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教材高中物理3.1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1 重力与弹力

本单元内容的选取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是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内容,通过对重力、弹力的学习,一方面为以后了解和掌握抽象的力的概念做一些铺垫;另一方面为受力分析打好基础。只有准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为今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力学知识解决动力学问题。所以本单元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学习重力力的基本知识:重力的概念、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重心。其中重点是重力的概念,难点是确定重心的位置。

关于形变和弹力产生的条件的教学,通过学生对教师提供器材的活动感受,认识到各种形变的存在,弹力的产生以形变为条件,教学中通过教师一步步的提问和引导,有层次地进行实验探究和演示,使学生认识到弹性形变与范型形变的概念,微小形变的存在,逐渐完善对弹力产生条件的认识和学习。关于胡克定律的教学,则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器材(将劲度系数不同弹簧和橡皮筋封闭在纸筒内)作为探究对象,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神秘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又达到探究的多重目的,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物理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知道胡克定律。

【科学思维】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通过体验微小形变的存在,培养学生用‘放大’的实验方法观察微小形变的实验思想。

【科学探究】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的形变,从而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科学态度与责任】养成用科学的质疑的态度去学习知识的习惯,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3.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方向;

4.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胡克定律)。 【教学难点】

1.重力的概念和重心的位置;

1.弹力的方向。 。

PPT

【新课导入】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认识一个力,需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谁受到的力,谁施加的力?怎样量度它的大小? 它的方向如何?作用点在哪里? 分析空中人所受的重力。关于上述问题,你知道哪些?

【新课讲授】 一、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物体与物体。

力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其大小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 受 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2.力的相互性—一个力总是联系着两个物体: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施力物和受力物同时存在、同时作用

3.力的矢量性—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三要素

4.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如图,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0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力的图示法作图步骤 ① 选取合适的标度;

②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线段上标出刻度;

③ 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 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和力的大小不要求严格对应

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的支持力为 20N,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这个力。

二、重力

1、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意: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2、大小:用弹簧秤测量(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 用公式 G = mg 计算,g = 9.8 N/kg = 9.8 m/s 3、方向 —— 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

2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比较容易确定。例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体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新教材高中物理3.1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1重力与弹力本单元内容的选取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是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内容,通过对重力、弹力的学习,一方面为以后了解和掌握抽象的力的概念做一些铺垫;另一方面为受力分析打好基础。只有准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为今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力学知识解决动力学问题。所以本单元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学习重力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nruj4ise23fmdy9ul8q7b8vd5385a00y0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