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及高频考点归纳汇总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模式:CSE: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的简称。

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设计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 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课程理论 ? 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 拉尔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过程模式 斯腾豪《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轮》 3情景模式 劳顿 “文化分析理论”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单选 简答) 1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重点)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教学的 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能力。 3.内容练习观。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 ?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重点) (一)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里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几率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三章 中学教学 (一)教学

定义: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

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函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观点:认识——发展说;认识——实践说;交往说;多重本质说 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智育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现,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不仅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3.教学与上课的关系

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包括上课,还包括备课、课外作业的布置、课外辅导、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等一系列环节。上课时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上课完成的。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重点)

特殊性表现在:

(1)认识的间接性;(通过教材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

(2)认识的交往性;(师生之间)(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三)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重点)

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检测)、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按时检查、认真批改、仔细评定、及时反馈、重点辅导)。

1、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和熟悉学生(3)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 备课老师要做好三种计划:(1)学年教学计划(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

2、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的最直接的体现。要上好课,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科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一下要求。

(1)明确教学目标(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置好课后作业

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包括:①培养学生计划学习,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②经常提醒和督促学生挂进学习,防止慵懒或松懈;③了解学生独立作业与自学的情况

(2)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①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或补课;②发挥科代表的作用,及时向学生提示作业的要求,与学生保持联系,对学生进行帮助;③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四)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定义: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直观的具体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贯彻要求: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想结合;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启发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

定义: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已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贯彻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及高频考点归纳汇总版 

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模式:CSE: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的简称。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4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指通过设计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nfn21hx908n6j4879hw6x2111f27v00bg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