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安徽省望江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望江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4×12=48分)。

1.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该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2.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1

如图1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质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先以5 m/s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1 s,而后停了1 s,最后以5 m/s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 C.B质点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 D.B质点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 3.

图2

如图2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对墙的压力增大 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4.

图3

如图3所示,木块A质量为1 kg,木块B的质量为2 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 N,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1,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则保持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 ). A.3 N B.4 N C.5 N

D.6 N

5.如图4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现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若该物体放在斜面上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也为a,则力F的大小是( ).

图4

131A.mg B.mg C. mg D.mg 223 6.

图5

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5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它在一条河宽150 m,水流速度为4 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

A.能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 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00 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 m

8.如图6所示,在水平地面上O点的正上方有A、B两点,已知OA=AB=h.现分别从A、B

两点以20 m/s和10 m/s的水平速度同时拋出甲、乙两球,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两球都在空中时,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保持不变 B.两球都在空中时,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保持不变 C.两球有可能同时落地

D.如果h取某一合适的值,甲、乙两球有可能落到水平地面上的同一点

9.如图7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B,用长L=0.8 m的细绳悬于以v=4 m/s向左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小车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此时悬线中张力之比FA∶FB为(g=10 m/s2)( ).

图7

A.1∶1 B.1∶2 C.1∶3 D.1∶4

10.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基地发射成功,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 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 km的“嫦娥一号”更加详实.若两颗卫星环月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8所示,则( ).

图8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角速度与“嫦娥一号”相等

11.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9所示.那么,A、B两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之比FA∶F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之比WA∶WB分别为( ).

图9

A.2∶1,4∶1 B.4∶1,2∶1 C.1∶4,1∶2

D.1∶2,1∶4

12.如图10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当小球A被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B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 ).

图10

A.两球的速度变化快慢不相同

B.在同一时刻,两球的重力的功率不相等 C.在下落过程中,两球的重力做功不相同 D.在相等时间内,两球的速度增量相等

二.实验题(20分)

13.(6分)如图11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图11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9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12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 A.m=5 g B.m=15 g C.m=40 g D.m=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

15.(5分)某同学在“研究平拋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拋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小球平拋运动的初速度.他先调整斜槽轨道使槽口末端水平,然后在方格纸上建立好直角坐标系xOy,将方格纸上的坐标原点O与轨道槽口末端重合,Oy轴与重锤线重合,Ox轴水平,如图13甲所示.实验中使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经过一段水平轨道后飞出.依次均匀下移水平挡板的位置,分别得到小球在挡板上的落点,并在方格纸上标出相应的点迹,再用平滑曲线将方格纸上的点迹连成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13乙所示.已知方格边长L=5 cm,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小球平拋的初速度v0=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13

三.计算题(32分)

16.(10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θ=30°,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0 s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设斜向上为正,g=10 m/s),试求:

(1)拉力F的大小;

(2)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

4n7qe6sds73qhtz4wh2h1h1yk7phhy00sg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