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在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作者:解月光 袁文铮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22期

袁文铮:解教授,您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对目前教育界较为关心的“如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问题,也有颇多的思考。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中,不少要点直指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如“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做出选择和决定。其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应该成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追求,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解月光: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社会的需求、人的发展、数字技术环境以及如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等现实问题的角度来认识。第一,在当今社会,创造关乎到民生,因此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二,有报道揭示出这样的事实,即大脑中未被利用的潜能竟高达90%。这让我们产生了新的认知,即教育面临的学生多是创造能力未被开发的人;第三,生存在数字技术环境下,更需要可迁移的思维技能,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基石,所以教会学生思维,学校教育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第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难题在课堂,课堂的难题在于如何将学生的创造潜能挖掘出来。因此,教育者必须重新反思学科教育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追求,进而探索怎样的教学才能促使学生大脑的智慧得到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也因此,我认为,必须将积累思维经验、发展高阶思维,作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导向重构课堂教学结构。

袁文铮:是的,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一直将科技与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科教兴国”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教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任务。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所产生的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它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知识的主要价值存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有善于思维的人,才能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尤其在当前教育被大量的记忆性知识充斥的状况下,发展学生的思维,应该成为教育的基本使命。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也就是说,虽然教学与知识密切相关,负载了传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任务,但教学的根本目的却不仅仅在于训练学生“使用”知识,而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问题解决,所以教会学生思维,就显得尤为

在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在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作者:解月光袁文铮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22期袁文铮:解教授,您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对目前教育界较为关心的“如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问题,也有颇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n20k3jep683uyx9681999g5n13tny00us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