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九课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前言: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长丰县实验高中2016--2017学年期高二年级政治学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项目 课题 内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修改与创新

知识目标:准确理解并识记矛盾的内涵。理解并识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运用矛教学盾普遍性欲特殊性关系的方法看待问题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人要实事求是,做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教学重点: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 重、 教学难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展示几幅反应中美关系的图片,并指出中美既合作又有冲突)在这些上,把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称之为矛盾。 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板书) 教学1,什么是矛盾(板书) 过程 A,含义:反应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间言之,矛 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B,矛盾的基本属性 斗争性 同一性

【问题探究】: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 在中国,“一支独秀”的经济背后是矿难的“一支独秀”。 从2001年至2004年十月底,全国煤矿平均每7.4天发生一宗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从2000年到2003年,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135起, 死亡24828人。 2004年,全国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853起,死亡6027人,其中有两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恶性事故。 2005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2672人,同比增加3.3%;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59起,死亡1319人,同比增加164人,增长14.2%;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24起,死亡704人,分别上升33.3%和114.6%。 根据材料探讨下列问题: 问题一:对企业而言,经济效益的产生离得开安全生产吗? (离不开,没有安全生产,就难以保证企业的效益) 问题二:生产过程中,合理的安全投入会转化成经济效益吗? (会,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从而转化成经济效益) 问题三: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存在矛盾吗? (存在,要安全生产就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花钱>,经济效益就是赚钱) 问题四:根据前面三个问题,概括出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就是一对矛盾,体现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效益的获得离不开安全生产,没有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保障,同样,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也必须努力做到安全生产 )

注意:A、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 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C.准确理解把握“事物内部”――――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2矛盾的同一性(板书)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两方面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情景思考】:盲人为什么会领路 英国首都伦敦是个“雾都”.一天早晨,国会议员史密斯先生出门,他要在八点钟之前赶到国会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可是大雾弥漫,咫尺之内,不见人影.史密斯先生没走多远就迷路了,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碰到一个人.那人说:“先生,您有什么事?”史密斯赶紧告诉他自己要到国会开会.那人说:“先生,你先别着急,我带你去.”说完就领着史密斯向前走去.他们走过一条街道,拐了一个弯,穿过了一个广场,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国会大楼.史密斯大为惊讶:“先生,这么大的雾,您是怎么找得着路的?”那人说:“有雾没雾对我来说是一个样,我是个盲人.” 盲人为明人领路,乍听起来出乎意料,可细想一下又在情理之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 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大雾的的条件下,明眼人看得见的优势反而成为劣势—找不着路了;盲人看不见的劣势却转化为优势—任凭雾再大也能自由行走。 3矛盾的斗争性(板书)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注意:哲学上所讲的“斗争”不等于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 —— “斗争性”。 【练习】:请根据矛盾对立性的含义填空: 喜―――( ) 吸引―――( ) 攻―――( ) 遗传―――( ) 强―――( ) 民主―――( ) 深―――( ) 战争―――( ) 议一议: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 ? ? ?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九课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lkdz2fw7a670et7c26i4qfr01784a016m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