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班主任专业胜任力和专业发展核心素质_班级管理学作业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对班主任专业胜任力和专业发展核心素质的看法

一、 罗孟祥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而“班级从来就不是一个物质实体,即以物的生产和分配为主要职责和目的的实体,而是一个精神实体和道德实体,一个以形成人的精神为目的的活动群体,是一个时刻进行着精神交往和精神建设的实体。”然而,班主任的专业角色与教师的专业角色有所不同,他们除了和任课教师一样要完成好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履行班主任的职责。因此,班主任主要是从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所以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即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它们二者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由此可见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即班主任经过培养和训练,逐步掌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过程。

这样看来,罗孟祥的观点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

1、 班主任不是生产和分配物质的实体,而是精神实体和道德实体,他们的“生产”使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精神”。

什么是班主任专业胜任力和专业发展核心

2、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一定成为合格的班主任。用数

学中的集合可以简单的表示如下:

教师 班主任 3、 它包括教师自己专业发展——所有教师成为合格甚至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前者的基础上成为合格和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虎技能等人

虎技能等人的研究认为,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双职业生涯者”,他们除了和任课教师一样要完成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履行班级的组织和管理职责,而“班级从来就不是一个物质实体,即以物的生产和分配为主要职责和目的的实体,而是一个精神实体和道德实体,一个以形成人的精神为目的的活动实体,是一个时刻进行着精神交往和精神建设的实体”。

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除了和其他优秀的老师在教学上优秀之外,还要更进一步,更专业化,即还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包括日常学习活动、精神建设、道德的培养等方面。

1

冯建军

专业化两种理解:一种是对职业群体而言的专业化;另一种是对个体而言的专业发展。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班主任专业化主要强调班主任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反映了一个职业逐步达到专业标准,向专业阶段发展的过程。它首先要求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专业地位要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并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待遇;其次要求班主任有明确的从业标准,进入班主任行列有严格的资格限制,必须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如果班主任没有较高的专业地位、社会声誉、经济待遇,那么,班主任本身就没有吸引力,连基本的从业人数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专业资格的要求了。

从个体的角度看,班主任的专业化表现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专业发展是指更新、完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过程和活动,专业发展的目的在于改进学生的学习”这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同样适合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班主任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品质的不断提升、发展、完善的过程。内在的专业品质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人格和专业发展的意识等。 群体意义上班主任的专业化与个体意义上班主任的专业化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没有对职业群体的专业地位的认可,没有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什么人都可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话,就不可能有对班主任个体专业发展的要求。同样,没有个体的专业发展,群体的专业化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班主任专业化的建设应该双管齐下,“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不过,在确立一个职业应该是专业的前提下,专业化就根本上取决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所以,个体的专业发展是群体职业上升为专业、保持并巩固其专业地位的必要条件。

我认为冯建军的观点主要包括三方面: 1、

班主任首先要具备成为一个合格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在经济、专业地位等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可。

2、 3、

在合格教师的基础上还需具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 以上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总的来说,我们对班主任胜任力和专业发展的认识,就是班主任除了具备优秀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具备班主任的特殊专业知识,班主任要胜任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带有一定的楷模性。,班主任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进行班级建设、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团队活动的组织、学校各种竞赛的组织和日常评比。

二、 我国班主任专业化的现状

一是不能主动获取理论指导,工作处于经验状态。 二是不能预测班级学生思想动态,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三是不能科学组织教育活动,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四是不能帮助学生科学发展,工作处于短视状态。

五是班主任待遇问题:对于班主任的待遇多集中在物质层面上,况且这些物质对很多班主任来说“无济于事”。

现在的班主任,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班主任的经济待遇等各方面的问题,多数都是被学校“强

2

制”而为之,在对班级的管理上也仅仅是限于学生不闹事,课课堂守纪律,学习态度好这些外在的对于应试成绩有帮助方面,最终追求的是班上整体考试成绩的提高,升学率的优秀。当然,这也不是我们班主任自身所能够左右的,很多都是社会现状所造成的。试想,如若你多带的班级高考升学率不好,那么其结果只可能是,家长不信任,学校不信任,也许将会注定你终生教高一。

三、 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与标准——需求期望和评价标准的同步化

1、 对于班主任的管理目标要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针对班主任,我们在专业诉求上全面,把其看成是优秀教师素质、优秀管理者素质、优秀人的素质三者的组合,并且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如强调班主任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包括洞悉国际形势、擅长琴棋书画等等。那么我们在评价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时候,也不要仅仅从学习的成绩和升学率上,而应该注重,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在各方面的综合成绩是否有所提高。

2、 精神关怀是班主任教育劳动和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应根据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来确定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在标准,并概括出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人格和专业发展意识五个要素。在评价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及效果上,学生学习精神面貌在评价标准重要占一定的比例。

总之,教师要培养的是一个将来在社会上行走的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价值观人生观的人,而不是我们现在眼中只会考高分的类似记忆——抄写的机器,所以我们在测评班主任的专业发展、评价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的时候,不要简单关注分数和升学率。

3

班主任专业胜任力和专业发展核心素质_班级管理学作业

我对班主任专业胜任力和专业发展核心素质的看法一、罗孟祥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而“班级从来就不是一个物质实体,即以物的生产和分配为主要职责和目的的实体,而是一个精神实体和道德实体,一个以形成人的精神为目的的活动群体,是一个时刻进行着精神交往和精神建设的实体。”然而,班主任的专业角色与教师的专业角色有所不同,他们除了和任课教师一样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k0yg0ahfq3sk4u08ke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