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 山东轻工业学院 08/09学年第一学期《 环境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
(A卷) (本试卷共9页)
题号 得分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5分)
阅卷人 1.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格栅栅条间空隙宽度在污水处理系统前,采用机械清除时为( )mm。
A. 16~25 B. 25~40 C. 40~50 D. 50~60
2.城市污水处理厂,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最小流速应为( )m/s。 A. 0.15 B. 0.3 C. 0.6 D. 1.0
3.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砂斗容积不应大于( )d的沉砂量。 A. 2 B. 3 C. 4 D. 5
4.城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 )m。 A. 1~2 B. 2~4 C. 4~5 D. 5~6
5.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二次沉淀池不宜大于( )L/(s·m)。 A. 0. 5 B. 1. 0 C. 1. 7 D. 2. 9
6.生物滤池的布水设备应使污水能( )在整个滤池表面上。布水设备可采用活动布水器,也可采用固定布水器。
A. 集中分布 B. 不集中分布 C. 不均匀分布 D. 均匀分布 7.低负荷生物滤池的设计当采用碎石类填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采用固定喷嘴布水时的喷水周期宜为( )min。 A. 1~3 B. 3~5 C. 5~8 D. 8~10
8.塔式生物滤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填料应采用塑料制品,滤层总厚
度应由试验或参照相似污水的实际运行资料确定,一般宜为( )m。 A. 2~4 B. 4~6 C. 6~8 D. 8~12
9.曝气池的布置,应根据普通曝气、阶段曝气、吸附再生曝气和完全混合曝气各自的工艺要求设计,并宜能调整为按( )运行。 A. 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 B. 两种方式 C. 一种方式 D. 两种以上方式
10.( )一般宜采取在曝气池始端1/2~3/4的总长度内设置多个进水口的措施。
A. 普通曝气池 B. 吸附再生曝气池 C. 完全混合曝气池 D. 阶段曝气池
11.( )的吸附区和再生区可在一个池子内时,沿曝气池长度方向应设置多个出水口;进水口的位置应适应吸附区和再生区不同容积比例的需要;进水口的尺寸应按通过全部流量计算。
A. 普通曝气池 B. 吸附再生曝气池C. 完全混合曝气池 D. 阶段曝气池 12.完全混合曝气池可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合建式曝气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的表面水力负荷宜为0. 5~1. 0m3/(m2·h) 。 A. 曝气区 B. 沉淀区 C. 导流区 D. 出水区
13. 氧化沟宜用于要求出水水质较高或有脱氮要求的中小型污水厂,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氧化沟前可不设( )。
A. 沉砂池 B. 初次沉淀池 C. 粗格栅 D. 细格栅
14. 采用( )叶轮供氧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叶轮的线速度采用3.5~5m/s。曝气池宜有调节叶轮速度或池内水深的控制设备。
A. 深井曝气 B. 表面曝气 C. 深水曝气 D. 深层曝气 15.污泥回流设施宜采用螺旋泵、( )和离心泵或混流泵等。 A. 水射器 B. 空气提升器 C. 滗水器 D. 表曝器
16.重力式污泥浓缩池的设计,当浓缩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般宜为4m。
A. 浓缩池总高 B. 浓缩池有效水深 C. 浓缩池超高 D. 浓缩池泥斗高度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17. 生物膜法一般宜用于( )污水量的生物处理。
····························································································································密·封·线·· A. 小规模 B. 中小规模 C. 中等规模 D. 大中规模 18. 下列有关UASB反应器的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A. 沉降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为45~60,且应光滑,以利于污泥返回。 B. 沉降室开口最狭窄处的总面积应等于反应器水平截面积的15~20%。 C. 集气室气液两相界面应维持相对稳定,以促使气泡释放并克服浮渣层形成。 D.在反应器的不同部位,上流液体的速度是相同的。 19. 铝盐和铁盐作为絮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
pH偏低,胶体及悬浮物颗粒浓度高,投药量不足的反应初期,以( )作用为主;在pH值偏高,污染物浓度较低投药量充分时,以( )作用为主;在pH值和投药量适中时,()作用则称为主要的作用形式。 A. 脱稳凝聚 网捕絮凝 桥连絮凝 B. 桥连絮凝 网捕絮凝 脱稳凝聚 C. 网捕絮凝 脱稳凝聚 桥连絮凝 D. 脱稳凝聚 桥连絮凝 网捕絮凝
20. 曝气池混合全池污水所需功率(以表面曝气器配置功率表示),一般不宜小于25 w/m3,( )一般不宜小于25w/m3
A. 普通曝气池 B. AB曝气池 C. 氧化沟 D. AO曝气池 21. 加压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 )一般可采用25%~50%。
A.回流比 B.压力比 C.气水比 D.进气比
22. 气浮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效率较高,一般只需( )min即可完成固液分离,且占地面积较少,生成的污泥比较干燥,表面刮泥比较方便。 A.5~10 B.10~20 C.30~50 D.以上都不对 2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吸附量不仅与比表面积有关,而且还取决于习孔的构造和分布情况。
B.活性炭的细孔有效半径一般为1~1000nm。小孔半径在2nm以下,过渡
孔半径为2~100nm,大孔半径为100~1000nm。 C. 细孔大小不同,在吸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不同。
D. 吸附过程中,大孔主要为吸附质的扩散提供通道,吸附量主要受小孔支配。
24. 在不同的膜分离方法中,按照被分离物质的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微滤 > 超滤 >钠滤 >反渗透 B. 超滤>微滤 > 钠滤 > 反渗透 C. 反渗透> 超滤> 微滤 > 钠滤 D. 微滤 > 钠滤>超滤 > 反渗透 25. 两级消化的一级消化池与二级消化池的容积比可采用2:1。一级消化池加热并搅拌;二级消化池可( ),但应有排出上清液设施。单级消化池也宜设排出上清液设施。
A. 不加热、不搅拌 B. 不加热 C. 不搅拌 D. 不排泥
得分 二、填空(本题满分20分)
1、 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
去黏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使其随气泡浮升到水面而加以去除的一种水处理方法。气浮分离的对象是
。
2、 所谓细胞平均停留时间θ(,是指细胞平均停留在处理系统中的时间,cMCRT)是指 。 θc在工程上是指 。
3、 在反硝化过程中,还原1g硝态氮能产生 克碱度(以CaCO3计),而在硝化反应中,1克NH3-—N氧化为NO3-—N要消耗 克碱度。 4、 反硝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 ,温度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与反硝化设备的类型及硝酸盐负荷有关。最佳pH值为 。
5、 在A1/O工艺中,硝化段的污泥负荷率小于 ;TKN/MLSS负荷率小于 。 6、 在Monod方程??阅卷人 ?max?SKS?S中,μ表示 。它与污泥龄的关系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为 。
····························································································································密·封·线·· 7、 采用奥特休法计算曝气池中平均溶解氧饱和度时,其公式如下:
Cse = (Cs1 + Cs2)×(1/2)
其中
CS1表示
;CS2表
示 。
8、 在A1/O工艺中,硝化段的污泥负荷率小于 ;TKN/MLSS负荷率小于 。
9、 在A1/O工艺中,污泥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比 。 10、 采用塑料做滤料时,塔式生物滤池水力负荷可达 ,BOD容积负荷可达 。
11、 污泥浓缩的方法分为 。
得分
1、什么叫折点加氯?试绘出需氯量曲线并对其进行解释。折点加氯有何影响?
2、曝气设备的作用和分类如何,如何测定曝气设备的性能?
三、简答题(本题满分36分)
阅卷人
环境工程学试卷(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