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可持续发展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南大学

Center south universty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题 目 论述我国现代化建

设的可持续发展

姓 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

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 经济、现阶段、人口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

【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亦即: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要使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能够生活下去。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自然系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如果它失去稳定,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不能生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对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也应保持在它的再生速率的限度以内。应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

其内涵为: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中共提出的科 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

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自己的进步却产生了种种疑虑,人们越来越感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迫切地需要对我们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需要在价值观、文化和文明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地变革,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代发生的各种危机,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传统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一种以摧毁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道路。人类已走到十字路口,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类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993年,中国政府为落实联合国大会决议,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1996年3月,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 【三】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现状:

一.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严重的大气污染使我国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最主要的致死原因。空气污染又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酸雨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腐蚀仪器设备,使其寿命大幅度减短,还造成森林植物大面积死亡。

二.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水体污染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农产品质量下降;渔业生产严重受损;水资源供应更为紧张,严重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三.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严重、自然灾害严重 。这些环境问

题严重阻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措施:

1、组织措施 主要是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机构和监测体系。 2、经济手段 三废处理设施、除尘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噪声防止设施;绿化;放射性保护;环境监测设施;复垦造田等。投资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工程基建投资;主管部门和企业自筹资金;排污回扣费,即环保补助资金。 3、环保资金来源的政策性措施

为了更广泛的扩大个人、企业和基层社会在保护和改善人类各种环境方面提出开明舆论和采取负责行为的基础,必须对年轻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同时应该考虑到对不能享受正当权利的人进行这方面教育。

2.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充分发挥人口数量大劳动力多的优势,制造业腾飞,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社会都得到普遍提高。 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同时,我国人口具有增长速度快,年龄结构轻,向老龄化发展,分布不均等特点。虽然,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后,成功的抑制了人口的暴增,保持着低生育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加快。同时,人口素质底,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困扰着中国,也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措施:

尽快脱离劳动力依赖,是当今社会各产业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我国应始终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我国还应努力将人口众多的劣势转化为人才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首要的便是利用科技提高生产力。劳动力依赖型产业,应该注意合劳动力,合理引导,利用科学勇于创新,摆脱劳动力依赖。老龄化最现实的问题便是,更少的劳动力,更大的需求。因此,我们更应该利用科学技术,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全民素质,使有限的劳动力发挥出无限价值。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构造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有高效的社会。

3、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现状: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处于世界后列,经济上又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更显得突出,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根本的改善。我国资源短缺问题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极限造成的,不合理的利用、不适当的管理,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社会结构的不适应、科学技术水平低,环境恶化等因素,才是资源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发正面临资源短缺的瓶颈,如何应对资源短缺,为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提供资源保障,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措施:

首先是树立科学能源观。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5个方面:1.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在经济转型期,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确定因素,必须从战略高度、人类文明的高度来谋划或制定资源战略。2.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世界是个整体,要从全球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借助外力,加强内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3.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发展循环经济,不能走重工业道路。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科学利用、科学配置和科学管理,滥肆开发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4.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资源战略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负责,既要创造物质文明,也要创造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扎扎实实的符合民众的意愿和需要。5.符合科学规律。要完善机制、调整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减少能耗。

开源则是获得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就矿产资源问题可具体细化为三个方面:第一,立足国内,获得更多可利用的矿产资源;第二,开拓境外,以更经济、更安全的方式,如投资、合作、期货、现货等多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国外资源;第三,积极开拓新型的替代资源。 寻求新型的、非常规的替代资源,是解决人类矿产资源短缺的崭新思路,也是新兴产业崛起的需求。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供给能力明显提高、能源节约效果显著、消费结构有所优化、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南大学Centersouthuniversty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论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姓名所在学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igkm57u8l1lh1d7s73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