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甘南州民俗旅游发展现状探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甘南州民俗旅游发展现状探析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扎尕那村是一个藏族聚居村落,这里风景秀丽,藏文化特色突出,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当地应加强资金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应抓住民族文化主题,适当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而且,还应建立合理营销机制,形成多层次旅游产品,推动扎尕那村旅游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反映和表现,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公众消费需求的演化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行业,迅速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一种全新的财富创造方式,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并已发展壮大成为21世纪的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它不仅改变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形式,而且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许多国家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1]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较多的省份,有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2个自治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7个自治县,文化资源

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地带,属藏、汉两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2]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甘南州文化产业的特点

甘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演绎出了丰富的语言、服饰、节日、宗教、舞蹈、文学等民族文化。这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民族风情和有利的区位优势,为甘南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甘南州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原生性、独特性、区域性和综合性,这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和基础。

甘南州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实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为文化产业在甘南的兴起注入了动力。其文化产业发展注重挖掘文化资源、突出藏文化特色,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积极拓宽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大力开发具有甘南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甘南州文化产业在短短几年内突飞猛进,成绩显著,初步形成了包装印刷、文艺娱乐、影视传媒、唐卡绘制、洮砚制售等具有甘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3]这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很多专家把这种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称之为“甘南模式”。

甘南州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园区、产业基地、重点项目、骨干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唐卡、藏医药、藏香、藏毯、洮砚、木雕、石雕、织锦带、哈达、帐篷、土酒、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堆秀、刺绣、酥油花、面具、藏文图书等一大批富有甘南特色的重点文化产品已经进入市场,涵盖甘南文化重点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蓝图。[4] 但是甘南州的文化产业规模小、分散、雷同,模式单一,未形成多元化的格局,结构布局不合理,文化产业集中度、关联度较低,规模效应较差。并且现存的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低,不容易形成规模效应,还未形成整体优势,缺乏竞争力。已经集团化的文化产业,如旅游、出版、报业、广播电视等都是由政府投资控制的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产业大都规模小、档次低,一般投资较大的也不过几百万元上千万元,而且数量较少。此外,甘南州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甘南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合作市、夏河县、迭部县等旅游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一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连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还不能得到满足,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 总之,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甘南的文化产业形成了基本的门类,其中旅游业成为拉动甘南州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扩大其内涵,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甘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文化为中心,坚持走甘南

藏区文化旅游的发展道路。 扎尕那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扎尕那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蛙乡,从迭部县城到扎尕那大约30公里。它是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藏族村落,半山坡上的村落、藏式榻板木屋,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嘛呢经幡迎风飘扬。村庄四周都是奇异山峰,平均海拔3000-3300米,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

“扎尕那”是藏语音译,意为“石匣子”,因其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而得名。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扎尕那村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扎尕那村依托自身的生态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但是,由于本村的旅游业刚刚起步,经营模式不完善,市场管理混乱,而且当前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旅游?I竞争加剧,扎尕那村的经营发展存在许多急于解决的问题。

首先,交通不便是影响本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扎尕那村距离迭部县城约30公里,来往道路较为崎岖,且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游客只能自驾游或跟团游。交通不便对扎尕那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都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扎尕那村的客流量难以提高。部分当地村民将家养的马匹提供给游客,作为景区交通工具以获取报酬。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管理,收费较高,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对扎尕那村的宣传也造成

了负面的影响。

其次,扎尕那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营和管理较为混乱,游客的体验性差,导致景区的口碑不好,回头客少。扎尕那村只有一家较为正规的野牦牛大酒店,但是收费较高,标准间的住宿标准为每晚280元,其内部设施与同价位的星级酒店相比较为逊色。其余都是村民自己办的民宿,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都比较差,且收费较为混乱,服务水平较低,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此外,村内餐馆较少,游客的选择范围小。虽然当地村民开设的酒店、民宿中会提供餐饮服务,但菜品数量单一,价格也相对较高。

再次,扎尕那景区对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开发程度不够,民族文化的运用较为简单。这主要是通过观看民居、简单展示民族用品以及举行歌舞活动等形式来展现民族文化,形式单调死板,只注重“视觉”和游览的概念,缺乏真实度和生动感。其民族表演和演出形式单一,数量较少,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舞台化,没有保留艺术的原生态性。为了吸引眼球,景区甚至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不合理甚至是扭曲的宣传。这完全没有起到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外界对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形成误解。 最后,扎尕那景区的经营模式单一,缺乏新意,旅游商品粗制滥造、缺乏创新。景区的收益主要是依靠每人十元的卫生清理费,收益微薄,收入来源单一。扎尕

甘南州民俗旅游发展现状探析

甘南州民俗旅游发展现状探析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扎尕那村是一个藏族聚居村落,这里风景秀丽,藏文化特色突出,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当地应加强资金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应抓住民族文化主题,适当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而且,还应建立合理营销机制,形成多层次旅游产品,推动扎尕那村旅游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文化是人类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hpnb88e217e16g2f5026bod04q32p00ox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