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汉语会话301句》课文安排及语法点顺序大纲(汉语定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汉语会话301句》教材语法点设置

第三版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为上下两册)

1、 在保留原有语言点的前提下,更换能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内容; 2、 在增加新内容的基础上,对语言点安排的循序渐进、前后照应进

一步细加研磨,使之趋于完善。 (前言)

《汉语会话301句》是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速成教材。 共40课,另有复习课8课。包括问候、相识等交际功能项目近30个,生词800个左右以及汉语基本语法。每课分为句子、会话、替换和扩展、生词、语法、练习六部分。

本书注重培养初学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采用交际功能和语法结构相结合的办法编写。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基本的部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语境展现出来。语法注解通俗易懂,并有浅显明了的例句作简明扼要的解释,使学习者能用语法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练习项目多样,且题量大,复习课注意进一步训练学生会话与成段表达,对所学的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各课的练习和复习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全部或者部分使用。 本书共40课,另外复习课8课。每课基本二——三个语法点。 第一课——第三课 重在语音训练,没有语法点 第一课:问候(一)greetings 你好!how do yo do? 句子:你好!(how do you do?) 你好!(how do you do?) 你好吗?(how are you?)

我很好。( I am very well。)你呢?(and you?) 我也很好。(I am very well,too。)

第二课:问候(二)greetings 你身体好吗? How is your health? 第三课:问候(三)greetings 你工作忙吗?are you busy your work? 第四课:相识(一)making an acquaintance 您贵姓? May I know your name?

1、 用“吗”的问句:questions with “吗”

在陈述句末尾加上表示疑问语气的助词“吗”,就构成了一般疑问句。例如:你好吗?你身体好吗?她是老师吗? An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s formed by adding the modal particle “吗” at the end of a declarativesentence,e.g.。

2、 用疑问代词的问句:questions with interrogative pronouns 用疑问代词(谁、哪儿、什么)的问句,其词序跟陈述句一样。把陈述句需要提问的部分改成疑问代词,就构成了疑问句。例如:他姓什么?你叫什么名字?谁是大卫?玛丽在哪儿?

3、 形容词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n adjectival predicate 谓语的主要成分是形容词的句子,叫形容词谓语句。例如:他很忙。

第五课:相识(二)making an acquaintance 我介绍一下儿 let me introduce……

1、 动词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verbal predicate

谓语的主要成分是动词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动词如果带有宾语,宾语一般在动词的后边。例如:他来。张老师在家。我去北京大学。 2、 表示领属关系的定语:the attributive genitive

1)代词、名词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时,后面要加结构助词“的”。例如:她的书,张老师的学生,王兰的哥哥

2)人称代词作定语,而中心语是亲属称谓,或表示集体、单位等的名词时,定语可以不用“的”。如:我哥哥,他姐姐,我们学校等。 3、 “是”字句(1):the “是”sentence (1)

动词“是”和其他词或短语一起构成谓语的句子,叫“是”字句。“是”字句的否定形式,是在“是”字前加否定副词“不”。例如:她是大夫。大卫是他哥哥。我不是这里的学生,我是老师。 复习(一) review “也”和“都”的位置

副词“也”“都”必须放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也”“都”同时修饰谓语时,“也”必须在“都”前边。例如: 我也很好。 他们都很好。 我们都是学生,他们也都是学生。 “都”一般总括它前边出现的人或者事物,因此只能说“我们都认识他”,不能说“我都认识他们。”

第六课:询问(一)making an inquiry 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when is your birthday?

1、 名词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nominal predicate

由名词、名词短语或数量词等直接作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肯定句不用“是”(如果用“是”,则为动词谓语句)。这种句子主要是用来表达时间、年龄、籍贯及数量等。如:今天星期天。我今年二十岁。他北京人。如果否定,在名词谓语前加“不是”,变成动词谓语句。如:今天不是星期天。他不是北京人。

2、 年月日星期的表示法:ways to show the year,the month,the day

and the days of the week

(1)年的读法是直接读出每个数字。如:1997年,读为:一九九七年,2000年,读为:二零零零年

(2)十二个月的名称是数词1——12后面加“月”。

(3)日的表示法同月,数词1——31后加“日”或“号”。(“日”多用于书面语,“号”多用于口语。

(4)星期的表示法是“星期”后加数词一——六,第七天为星期天或星期日。

(5)年、月、日、星期的顺序是:1998年7月8日(星期日) 3、“……,好吗?”:the question tag “……,好吗?”

这是用来提出建议后,征询对方意见的一种问法。问句的前一部分是

陈述句。

如:你来我宿舍,好吗? 明天去商店,好吗? 如果同意,用“好,好啊(wa)”等应答。

第七课:询问(二)making an inquiry 你家有几口人?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1、 有字句:the “有”sentence

由“有”及其宾语作谓语的句子,叫“有”字句。这种句子表示领有。它的否定形式是在“有”前加副词“没”,不能加“不”。如:我有汉语词典。他没有哥哥。 他没有日语书。 2、 介词结构:prepositional constructions

介词跟它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常在动词前作状语。如:在银行工作,在教室上课,其中,“在教室,在银行“都是介词结构。

第八课:询问(三)making an inquiry 现在几点?what time is it?

1、 钟点的读法:how to tell time

2:00,6:05,8:15,10:30,11:45,1:50 2、 时间词: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time words 表示时间的名词或数量词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 时间词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后谓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语前

作状语的时间词有两个以上时,表示时间长的词在前,如:今

天晚上八点二十分

时间词与处所词同时作状语时,一般来说时间词在前,处所词在时间词后。如:他现在在银行工作

第九课:询问(四)making an inquiry 你住在哪儿?where do you

live?

1、 连动句:the sentence with verbal constructions in series 在动词谓语句中,几个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并有同一主语,这样的句子叫连动句。例如: 我去问他。 王林常去看电影。 星期天大卫来我家玩儿。 我去他宿舍看他。

2、 状语:adverbial adjuncts

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修饰成分叫状语。时间词、介词结构等都可做状语。例如:

她常去我家玩儿。你们快来。我们八点开始上课。 他姐姐在银行工作。

第十课:询问(五)making an inquiry 邮局在哪儿?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1、 方位词:words of location

“旁边”“前边”等都是方位词。方位词是名词的一种,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等句子成分。方位词做定语时,一般要用“的”与中心语连接,例如“东边的房间”“前边的商店”等。

2、 正反疑问句:the affirmative-negative question

将谓语中的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肯定式和否定式并列,就构成了正反疑问句。例如: 你今天来不来? 这个电影好不好? 这是不是你的教室? 王府井离这儿远不远?

复习(二):review

句子的主要成分:the main elements of a sentence

主语和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1、 主语和谓语: the subject and the predicate

句子一般可分为主语和谓语两大部分。主语一般在谓语之前。例如: 你好! 我去商店。

如果语言环境清楚,主语或者谓语可以省略。例如: 你好吗? (我)很好。 谁是学生。 我(是学生)。

2、 宾语 the object 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一般在动词后边。例

如:

我认识他。 他有一个哥哥。 他是学生。

3、 定语 the attributive 定语一般都修饰名词。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有时用结构助词“的”,如:王兰的朋友;有时候不用,如:好朋友 我姐姐

4、 状语 the adverbial adjunct 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

的。它一般要放在中心语的前边。例如: 我很好。 他们都来。 他在家看电视。

第十一课:需要(一)needs 我要买橘子 I want to buy some oranges

1、 语气助词“了”(1):the modal particle“了”(1) 表示情况有了变化。如:这个月我不忙了。 现在他有工作了。

2、 动词重叠:reduplication of verbs 汉语中某些动词可以

重叠。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短促或轻松、随便;有时候也表示尝试。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是“AA”,例如“看看”“听听”“尝尝”。双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是“ABAB”,例如“休息休息”“介绍介绍”等。

备注:本课有关于人民币的介绍。“人民币的计算单位是元、角、分,口语中常用“块、毛、分”,都是十进制。处于最后一位的“毛”“分”可以省略不说。 1.30元:一块三 2.85元:两块八毛五

第十二课:需要(二)needs 我想买毛衣 I want to buy a sweater

1、 主谓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subject-predicate

construction

由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的主语所指的人或者事物常跟全句的主语有关。例如:

他身体很好。 我工作很忙。 星期天人很多。(我觉得这个例子不太恰当)

2、 能愿动词:modal verbs

(1) 能愿动词“想,要,可以,会”等常放在动词前表

示意愿、能力或可能。能愿动词的否定式是在能愿动词前加“不”。例如:

他要买书。 我想回家。 可以去那儿。 我不想买东西。 (2) 能愿动词“要”的否定形式常用“不想”。例如: 你要喝饮料吗?—— 我现在不想喝。

(3) 带有能愿动词的句子,只要把能愿动词的肯定形式

和否定形式并列起来,就构成了正反问句。例如:

你想不想去长城? 你会不会说汉语? 备注:有关于“几”和“多少”提问的区别

第十三课:需要(三)needs 要换车 you have to change buses

1、 双宾语动词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ditransitive verb as

its predicate

汉语中某些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前一个是间接宾语(一般指人),后一个是直接宾语(一般指事物)。这种句子叫双宾语动词谓语句。例如:

我给你一本书,他找我八毛钱。

2、 能愿动词“会”: the modal verb “会”

(1) 通过学习掌握了某种技巧:他会说汉语。我不会做中

国饭。

(2) 表示可能性:他会来吗?

3、 数量词做定语:numeral-measure compounds acting as

attributives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中间必须加上特定的量词。如:两张票 三个本子 五个学生

第十四课:需要(四)needs 我要去换钱 I am going to change money

1、 兼语句:the pivotal sentence

谓语由两个动词短语组成,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这种句子叫兼语句。兼语句的动词常常是带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如:请、让、叫等。例如: 请您写一下儿名字。 请她吃饭。

2、 语气助词“了”(2):the modal particle“了”(2) 1) 有时语气助词“了”表示某事或某种情况已经发生。例如:

我去商店了。 我卖苹果了。

2) 带语气助词“了”的句子,其否定形式是在动词前加副词

“没(有)”,去掉句尾的“了”。正反疑问句是在句尾加上“……了没有”,或者并列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没……”例如: 他没去商店。我没买苹果。 你吃饭了没有? 你吃没吃饭?

第十五课:需要(五)needs 我要照张相 I want to take a picture call

1、 是字句(2):the “是”sentence (2)

名词、代词、形容词等后面加助词“的”组成“的”字结构,具有名词的性质和作用,可以独立使用。这种“的”字结构常出现在“的”字句中。如:这个本子是我的。 2、 结果补语:the complement of result

(1) 说明动作结果的补语叫做结果补语。结果补语通常

由动词或者形容词充任。例如:打通,写对等。

(2) 动词“到”作结果补语,表示人或者运行的器物通

过动作达到某个地点或动作持续到某时间,也可以表示动作进行到某种程度。例如: 他回到北京了。 我们学到第十五课了。 昨天晚上工作到十点。

(3) 带结果补语的句子的否定式是在动词前加“没

(有)”。例如:

我没买到那本书。 大卫没找到玛丽。

3、 介词“给” :the preposition “给” 介词“给”可以

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接受对象。例如: 昨天我给你打电话了。 他给我做衣服。

复习(三):能愿动词小结 summary of modal verbs

1、 想:表示主观上的意愿,侧重“打算”“希望”。例如:

你想去商店吗?——我不想去商店,我想在家看电视。

2、 要:能愿动词“要”的主要意思和用法有: (1) 表示主观上的要求。否定式是“不想”。例如: 我要买件毛衣。

你看过这本书吗?——我不想看。我要看那本杂志。 (2) 表示客观事实的需要。否定式常用“不用”。例如: 要换车吗?——要换车。(不用换。) 3、 会:有两种用法。

(1) 表示通过学习掌握了一种技能。 例如:我会说汉语。 我

不会做菜。

(2) 表示可能性。例如:现在十点了,他不会来了吧?——别

着急,他会来的。

4、 能: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具有某种能力。例如: 大卫能用汉语谈话。

(2) 也可以表示客观上的允许。例如: 你明天上午能来吗?——不能来,明天我有事。 5、 可以:表示客观或情理上的许可。例如:

我们可以走了吗?——可以。

我们可以在这里玩儿吗?——不行,这儿要上课。

第十六课:相约(一)making an appointment 你看过京剧吗?have you ever seen a Beijing opera?

1、 动态助词“过”:the aspect particle “过”:动态助词“过”

在动词后,说明某种动作曾在过去发生。常用来强调有过这种经历。例如: 我去过长城。 我学过汉语。 我没吃过烤鸭。

它的正反疑问句是“……过……没有”。例如: 你去过美国没有? 你看过那个电影了没有?

在连动句中要表示过去的经历,“过”一般放在第二个动词的后边。例如:

我去那个饭馆吃过饭。

2、 无主句:the sentence without a subject

绝大多数句子都由主语、谓语两部分组成,也有一些句子只

有谓语没有主语,这种句子叫无主句。例如: 有人找你。 有人请你看电影。

3、 “还没(有)……呢!”:the expression “还没(有)……

呢”

表示一个动作现在还未发生或尚未完成。例如: 他还没(有)来呢。 这件事我还不知道呢。 我还没吃过烤鸭呢。

第十七课:相约(二)making an appointment 去动物园going to the zoo 1、 选择疑问句:the alternative question

用连词“还是”连接两种可能的答案,由回答的人选择其一,这种疑问句叫选择疑问句。例如:

你上午去还是下午去? 你喝咖啡还是喝茶?

你一个人去还是跟朋友一起去?

2、 表示动作方式的连动句:the sentence with verbal constructions in

series showing the manner of an action

这种连动句中前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如:用汉语介绍,坐车去机场 骑自行车去等。

3、 趋向补语(1):the directional complement(1)“来,去”补语 一些动词后常用“来”“去”作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这种补语叫趋向补语。动作如果是向着说话人的就用“来”,与之相反的就用“去”。例如:

上课了,快进来吧。(说话人在里面) 他不在家,出去了。(说话人在家) 玛丽,快下来!(说话人在楼下)

第十八课:迎接(一)welcome 路上辛苦了did you have a good trip?

1、 “要……了”:the expression “要……了”

这种句式表示一个动作或情况很快就要发生。副词“要”表示将要,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句尾加语气词“了”。在“要”前还要加上“就”或“快”表示时间紧迫。例如: 火车要开了。 快要到北京了。 他就要来了。

“就要……了‘前边可以有时间状语,“快要……了”前边不行。例如:

他明天就要走了。不能说:他明天快要走了。

2、 “是……的”(强调句):the expression “是……的” (1)“是……的”句式用来强调说明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是‘放在被强调的部分之前,有时可以省略。“的”放在句尾。例如: 他(是)昨天来的。 你(是)在哪儿买的? 我(是)坐飞机来的。

(2)“是……的”句式有时候也可以强调动作的施事。例如: (是)她告诉我的。

第十九课:迎接(二)welcome 欢迎你you are welcome

1、 “从”、“在”的宾语与“这儿”“那儿”:the objects of “从”

“在”and with “这儿”and “那儿”

“从”“在”的宾语如果是一个指人的名词或者代词,必须在它后边加上“这儿”或者“那儿”,才能表示处所。例如: 他从我这儿去书店。 我从张大夫那儿来。 我妹妹在玛丽那儿玩儿。

我的笔在他那儿。

2、 介词“从”“离”(旧版本有,新版本删掉):

3、 动量补语(旧版本没有,新版本有):the complement of

freguency

(1) 动量词和数词结合,放在动词后边,说明动作发生

的次数,构成动量补语。例如:

他来过一次。 我找过他两次,他都不在。

(2) “一下儿”做动量补语,除了可以表示动作的次数

外,也可以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短暂,并带有轻松随便的意味。例如:

给你们介绍一下儿。 你帮我拿一下儿。

4、 动词、动词短语、主谓短语等做定语:a verb ,verb phrase

or subject-predicate phrase as an attributive

动词、动词短语、主谓短语、介词短语作定语时,必须加“的”。例如: 来的人很多。

学习汉语的学生不少。 这是经理给你的信。 从东京来的飞机下午到。

第二十课:招待 reception 为我们的友谊干杯!let’s have a toast to our

friendship!

1、 程度补语:the complement of degree

(1) 说明动作或事物性质所达到的程度的补语,叫程度补语。简

单的程度补语,一般由形容词充任。动词和程度补语之间要用结构助词“得”连接。例如:(????怀疑这种说法) 我们休息得很好。

玛丽、大卫他们玩儿得很愉快。

(2) 程度补语的否定式是在程度补语的前边加否定副词“不”。

注意:“不”不能放在动词的前边。例如:

他来得不早。 他生活得不太好。

(3) 带程度补语的正反疑问句是并列程度补语的肯定和否定形

式。例如:

你休息得好不好? 这个鱼做得好吃不好吃?

2、 程度补语与宾语:the complement of degree and the object 动词后如带宾语,再有程度补语时,必须在宾语之后,“得”和程度补语前,重复动词。例如:

他说汉语说得不好。 他做饭做得很不错。 我写汉字写得不太好。 复习(四):

(一) 根据谓语的主要成分的不同,可把句子分成四种类型: 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1) 名词谓语句 the sentence with a nominal predicate由名词或

名词结构、数量词等直接作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例如: 今天星期六。 他今年二十岁。 现在两点钟。 这本书十八块五。

(2) 动词谓语句the sentence with a verbal predicate 谓语的主

要成分是动词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例如:

我写汉字。 他想学习汉语。 他来中国旅行。 玛丽和大卫去看电影。

(3) 形容词谓语句 the sentence with an adjectival predicate 用

来对人或事物的状态加以描写,有时也说明事物的变化。例如:

天气热了。 张老师很忙。 这本汉语书很便宜。

(4) 主谓谓语句 the sentence with a subject-predicate

construction as its predicate 主谓谓语句句子中的谓语本身也

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要是说明或者描写主语的。例如:

我爸爸身体很好。 他工作很忙。 今天天气不错。 (二)提问的六种方法:six types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1)用“吗”的疑问句:the question with“吗”这是最常用的提问方法,对可能的回答不做预先估计。

你是学生吗? 你喜欢看中国电影吗? 你有纪念邮票吗? 2)正反疑问句:the affirmative-negative question 并列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提问。例如:

你认识不认识他? 你们学校大不大? 你有没有弟弟? 明天你去不去长城?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the question with an interogative pronoun 用“谁”“什么”“哪”“怎么样”“多少”“几”等疑问代词来提问。例如:

谁是你们的老师?你身体怎么样?哪本书是你的? 今天星期几? 4)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the alternative question with “还是” 当提问人估计到两种答案时,就用“还是”构成选择疑问句来提问。例如:

你上午还是下午去? 你去看电影还是看京剧? 他是美国人还是法国人?

5)用“呢”的省略式疑问句:the elliptical question with “呢” 我很好,你呢? 大卫在看电视,玛丽呢?

6)用“……,好吗?”提问:the question with “……,好吗?”这种句子常常是提出建议,征求对方意见。例如: 我们明天去,好吗?

第二十一课:邀请 invitation 请你参加 will you join us? 1、 动作的进行:the continuous action

(1) 一个动作可以处在进行、持续、完成等不同的阶段。要表示

动作正在进行可在动词前加副词“正在,正,在”或在句尾加语气词“呢”。有时候,“正在,在,正,”也可以和“呢”同时使用。例如:

学生正在上课(呢)。 他来的时候,我正在看报纸(呢)。 他在听音乐(呢)。 他在写信(呢)。

(2) 一个进行的动作可以是现在,也可以是过去或者将来。例如:

你做什么呢?——休息呢。(现在:present)

昨天我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你做什么呢?——我作练习呢。(过去:past)

明天上午你去找他,他一定在上课。(将来:future) 第二十二课:婉拒declination 我不能去 I can’t go

1、 时段词语做状语:words or phrases of duration as adverbial

adjuncts

时段词语作状语表示在此段时间内完成了什么动作或出现了什么情况。例如:

他两天看完了一本书。 我们好几年没见面了。 2、 动态助词“了”:the aspect particle “了”

(1) 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所处阶段的助词叫动态助词。动态助

词“了”放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的完成。有宾语时,宾语常带数量或其他定语。例如:

我昨天看了一个电影。 玛丽买了一辆自行车。 我收到了他寄给我的东西。

(2) 动作完成的否定是在动词前加“没(有)”,动词后可以不

再用“了”。例如:

他没来。 我没看电影。

第二十三课:道歉apology 对不起 I am sorry。

1、 形容词“好”作结果补语:the adjective“好”as a complement of

result

(1) 表示动作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例如: 饭已经做好了。 我一定要学好中文。

(2) “好”做结果补语,有时候也表示“定”的意思。

例如:

我们说好了八点去。 时间约好了。

2、 副词“就,才”:the adverbs “就”and“才”

副词“就”“才”有时可以表示时间的早、晚、快、慢等。“就”一般表示事情发生得早,快,或进行得顺利;“才”相反,一般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慢或进行得不顺利。例如:

八点上课,他七点就来了。(早) 八点上课,他九点才来。(晚) 昨天我去北京饭店,八点坐车,八点半就到了。(快,早) 今天我去北京饭店,八点坐车,九点才到。(慢,晚)

3、 趋向补语(2):the directional complement(2)动词后有趋向补

语又有宾语,

(1) 如果动词后有趋向补语又有表示处所的宾语时,处所

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和补语之间。例如:

你快下楼来吧。 上课了,老师进教室来了。 他回上海去了。 他回宿舍去了。

(2) 如果是一般宾语(不表示处所),可以放在动词和补语

之间,也可以放在补语之后。一般来说,动作未实现的在“来(去)”前,已实现的放在“来(去)”后。例如:

我想带照相机去。 他没带苹果来。 我带去了一个照相机。 他买来了一斤苹果。

第二十四课:遗憾 regret 真遗憾我没见到他 it is a pity that I haven’t

seen him。

1、 用动词“让”的兼语句:the pivotal sentence with the verb“让”

跟用“请”的兼语句句式一样,动词“让”构成的兼语句也有要求别人做某事的意思。只是用“请”的兼语句更多用于比较客气的场合。例如:

他让我带东西。 公司让我回国。 我让他给我照张相。 他让我告诉你,明天去他家。

2、 “是不是”构成的正反疑问句:the affirmative-negative question

with“是不是”

对某一事实或者情况已有估计,为了进一步证实,就用“是不是”构成的疑问句来提问。“是不是”可以在谓语前,也可以在句首或句尾。例如:

是不是你的照相机坏了? 李成儒先生是不是回国了? 这个电影都看过了,是不是?

3、 “上”作结果补语(旧版本有,新版本没有)

第二十五课:称赞 praise 这张画儿真美!the pictureis very beautiful! 1、 “又……又……”:the expression “又……又……”(both……

and……)

表示两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例如: 你的房间又干净又漂亮。 那儿的东西又便宜又好。 他的汉字写得又快又好。

2、 “要是……就……”:the expression “要是……就……”(if……

then……)

“要是”表示假设,后一分句常用副词“就”来承接上文,得出结论。例如:

你要是有《英汉词典》就带来。 要是明天不上课,我们就去滨河公园。 你要是有时间,就来我家玩儿。

复习(五):复习语气助词“了”和动态助词“了”

1、 语气助词“了”在句尾,强调某事或某情况已经发生,动态助词

“了”在动词后,强调这个动作已经完成或肯定要完成。例如: 昨天你去哪儿了?——我去友谊商店了。(肯定这件事已经发生) 你买了什么东西?——我买了一件毛衣。( “买”的动作已经完成)

2、 动词后有动态助词“了”,又有简单宾语时,宾语一般要有数量

词或其他定语,或者有比较复杂的状语,才能成句。例如: 我买了一件毛衣。 他做了很好吃的菜。 我很快转告了她。 3、 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如“是,在,有,像”等,一般其后不

用动态助词“了”。

4、 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谓语句,一般的动词谓语句否定式和形容

词谓语句等,句尾都可以带“了”,表示变化。例如:

现在是冬天了。天气冷了。 他现在不是学生,是老师了。 我不去玛丽那儿了。

第二十六课:祝贺 congratulation 祝贺你!congratulations! 1、 “开,下”作结果补语:“开”and “下”as complements of result (1) 动词“开”作结果补语:表示通过动作使合拢、连接的东西

分开。例如:他打开衣柜拿了一件衣服。请打开书,看第五十四页。

表示通过动作,使人或物离开某处。例如:车来了,快走开! 快拿开桌子上的东西!

(2) 动词“下”作结果补语:表示人或物随动作从高处到低处。

例如:你坐下吧!放下书,去吃饭吧!

使某人或某物固定在某处。例如: 写下你的电话号码。请收下这个礼物吧。 2、 可能补语(1):the potential complement (1)

在动词和结果补语之间加上结构助词“得”,就构成了表示可能的可能补语。如“修得好”“打得开”就是“能修好,能打开”的意思。

它的否定形式是将中间的“得”换做“不”,如“修不好”“打不开”等。

3、 动词“了”“着”作结果补语或可能补语:the verb “了”“着”

as a potential complement

(1) 动词“了”表示“完毕”“结束”或“可能”的意思。常用

在动词后,构成可能补语,表示对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做出估计。例如:

明天你去得了公园吗? 他病了,今天来不了了。 (2) 有时可能补语仍旧表示“完毕”之意。例如:

这么多菜,我一个人吃不了。 做这点菜,用不了半个小时。

第二十七课:劝告persuasion 你别抽烟了please don’t smoke!

1、 “有点儿”作状语:“有点儿”as an adverbial

“有点儿”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表示程度轻微,并带有不如意的意思。例如:

这件事有点儿麻烦。 今天有点儿热。 他有点儿不高兴。 2、 存现句:the sentence expressing existence ,appearance or

disappearance

表示人或事物在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动词谓语句叫做存

《汉语会话301句》课文安排及语法点顺序大纲(汉语定稿)

《汉语会话301句》教材语法点设置第三版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为上下两册)1、在保留原有语言点的前提下,更换能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内容;2、在增加新内容的基础上,对语言点安排的循序渐进、前后照应进一步细加研磨,使之趋于完善。(前言)《汉语会话301句》是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速成教材。共40课,另有复习课8课。包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fk316lnk67dd7d92wae4uc568cqjj01a4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