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硚口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所有试题答案请书写在答题卷上,直接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考点:字音字形】 A. 蹒跚(pán) 矗立(zhù) 酵母(xiào) 络译不绝 .... B. 瞻仰(zhān) 馈赠(kuì) 墨守(mó) 永垂不朽 .... C. 怦然(pēng) 挑衅(xìn) 俨然(yǎn) 囫囵吞枣 .... D. 冗繁(rǒng) 上溯(sù) 羞赧(nǎn) 辨伪去妄 ....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考点:词语辨析】
(1)然而为了 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2)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 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 (3)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 的画面,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A. 打造 舒展 绚丽多彩 B. 缔造 舒缓 流光溢彩 C. 打造 舒缓 绚丽多彩 D. 缔造 舒展 流光溢彩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考点:病句辨析】
A. 为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泊尔抗震救灾的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决定向尼泊尔政府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救援。
B. 在一个创新和改革紧密相联的时代,最具创新活力的青年,将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C.这些名贵树种大多具有材质坚硬,结构均匀,切面光滑,干燥后不翘不裂。【考点:成分残缺】 D.鹦鹉洲长江大桥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整座大桥披上了亮丽的橘红色彩,在夜间呈现“红色巨塔,火虹浮江”的景象。
4.将“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考点:句子还原】
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A)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B)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C)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D)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二、说明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那文章,完成5—7题。
话“扇”
扇子起源于中国,至少有三、四千年历史了。扇,古称箑(shà),《说文》:“箑,扇也。”古代“箑”、“扇”并称,《方言·杂释》云:“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今江东亦通名扇为箑。”历史上,
第 1 页 共 5 页
扇,也称作“五明扇”。
扇子起始于何时,众说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扇子起源于虞舜时代,晋人崔豹《古今注》记有舜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
以《尔雅》中记载的“以木曰扉,以苇曰扇”来推测,早期的扇子应是长方形的苇编物,到了殷代,扇子就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野鸡的尾羽制成的,故“扇”字里有个“羽”字。最早扇子不是用来要取凉的,而是作为帝王礼仪之具,或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用的,故称作“障扇”。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扇风取凉,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深受人们的喜爱。东汉时,有人将羽扇改用丝、绢、绫罗之类织品制作,扇面上还绣上花朵图案。
扇子在我国是一种文化,并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扇子的“家族”非常庞大,有几百种之多,但又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扇,不能折叠;另一类是折扇,可以敞开收叠。
“平扇”应该是不能折叠的扇子的总称,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称作“合欢扇”。历史上平扇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的多种形式,然后用木、竹、骨等材料做成把柄。
在平扇的扇面上书写绘画,最晚是在魏晋时期就已出现了,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南宋时期,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了一种时尚,收藏盛行于世,到了明清时期此风更甚,扇子几乎成了文人雅士的必携之物。
折扇,最早叫作“聚骨扇”、“聚头扇”、“聚扇”、“撒扇”,后来叫作“折叠扇”、“摺叠扇”、“折迭扇”。说起折扇,多数学者认为在宋代就出现了。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对折扇有过较为详尽的描述:“以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素青,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宋人邓椿在其《画继》中称赞折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这种由使臣进贡折扇的仪节,从宋代一直传至明代。
扇面装裱,形式多样,但大体分为四种:一、将其装裱成条幅、屏条、中堂、镜片,作悬挂观赏之用;二、将其装裱成册页,主要是作以收藏;三、配上扇骨,拿在手中把玩观赏取凉;四、一种专门为了陈设、观赏或展览,虽是扇形,但比普通扇子大出几倍或若干倍,相当于大幅的作品。 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考点:要点概括】 A. 扇的历史起源 B. 扇的制作方法 C. 扇的基本分类 D. 扇的装裱形式
6.下列对“扇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考点:文意理解】 A.古代“箑”“扇”并称,舜帝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制作了“五明扇”。 B.最早扇子不是用来取凉的,称作“障扇”。东汉以后开始用来扇风取凉,深受人们的喜爱。 C.扇子分平扇和折扇,在我国扇是一种文化。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密切关系。 D.“平扇”不能折叠,如“纨扇”“团扇”等,平扇多用木、竹、骨等材料做成把柄。 7.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考点:内容探究】 A.早期“以苇曰扇”,到了殷代,扇子用雌野鸡尾羽制成,故“扇”字里有个“羽”字。 B.东汉时,有人将羽扇改成用丝、绢、绫罗之类的织品制作,扇面还可以绣出花朵图案。 C.最晚在魏晋时期就有人在平扇的扇面上书写、绘画,王曦之就曾为老妇人题写扇画。 D.折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因精致典雅,唐代即有给属国进贡折扇的礼节。 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8—10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①,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②上官。郡遣督邮③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④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第 2 页 共 5 页
(节选自《晋书 陶潜传》,略有删改) 注释:①秫谷:一种可以酿酒的粮食。 ②事:侍奉,这里指谄媚。
③督邮:汉朝、魏晋时期的一种官职,代表太守督察县乡。④拳拳:小心谨慎。 8.对下面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考点:实词推断】 ...A.不堪吏职 堪:忍受 .B. 公田悉令种秫谷 悉:全部,都 .C. 妻子固请种粳 固:坚决 . D. 解印去县 去:到 .
9.下列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考点:虚词积累】 ..例: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A.是以谓之“文”也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我以不贪为宝 D.以待饥者而食之 ..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考点:文意把握】 ...
A.陶潜祖上地位显赫,其曾祖父陶侃、祖父陶茂均为朝中大官。
B.陶潜少年时就胸怀高尚,知识渊博且为人洒脱大方不拘谨,被乡里邻居所看重。
C.陶潜先后被任命为州祭酒、主薄,他不愿为官,都没有去任职,只是在后来被任命为彭泽县令时才任过一段时间的职,但不久又弃官而去。
D.陶潜爱喝酒,在任彭泽令时让公田都种上能酿酒的秫谷,在老婆孩子的要求下,才只种了一半的秫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4分)
1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考点:翻译句子】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12.填空。(10分,每空2分)【考点:诗词默写】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3)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杨炯在《从军行》中写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里“百夫长”是指
。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 壮志豪情。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愿你学会,笑着低下头
在电影院排队买票,我前面是一对年轻恋人,刚排到他们,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急匆匆挤过来,直接冲售票小姐说:“我们的已经开场了,先给我们出票吧。”
我前面的姑娘不乐意了,“您排一下队好吗?” 那位妈妈完全不理,直接递钱给售票小姐:“孩子急着看,麻烦你先给我们出吧。” 姑娘有点火,伸手去挡。
眼看要闹起来,旁边的小伙子轻轻拉过姑娘,笑着说:“让她吧。”然后示意售票小姐先给那对母子出票。
姑娘生气。
小伙子笑着拍她肩膀:“不要紧,我们又不急。”
我顿时觉得这小伙子真帅。有时候跟讨厌的人顶上了,非要较真的话,讲理讲得赢,打架也打得赢,
第 3 页 共 5 页
但是赢了一件小事,却损失了时间和心情,划不来。不如低低头,让她过。
而重要的是,低了头,心里也不拧巴,还开开心心该干嘛干嘛,这就是种境界了。
去年,我的朋友大妮单位集资盖房,盖好后大家抓阄分房,大妮运气不错,抓到三楼。正美呢,领导找她说,“单位一个老大姐抓到五楼,觉得年纪大了爬着费劲,非要换,你愿意跟她换换不?”
大妮说,“我孩子才三岁,爬五楼也费劲。” 领导挺为难,“那大姐特难缠,天天打电话找,关键她妹夫又是公司的直管领导。” 大妮想想,说那就换吧。 领导有点过意不去,说委屈你了。大妮说没事儿,就当抓阄抓的五楼了,而且天天多爬两层还减肥呢,孩子过两年大了,爬五楼也不是事儿。
就这么换了。换完,大妮也没觉得委屈,跟那位老大姐还乐呵呵地处得很融洽。大姐挺感动,跟谁都说大妮好。她领导也领情,今年有个去英国学习的名额,二话不说就派给大妮了——这里面可能有其他成分,但换房事件功不可没。
其实,人都不傻,对大妮来说,到手的利益要拱手让人,没点胸怀做不到。而让出去以后还能想得开,不怀怨恼,真挺不容易。只是她做到了,好事儿就跟着来了。
人生是一盘很大的棋,你在这里迂回一下,可能就在那里蓄积了力量,该让的让过,不会亏的——用佛家的话说,福报在后面。
能在利益或者是非面前,笑着低下头的人,想必会活得更加安乐自在。 过去,我们总强调“就算含着泪,也要昂起头”,人生确实需要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但头要昂得起来,更要低得下去。笑着低下头,也是个很美的姿态。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更需要有这种姿态。
在非原则性的事情面前低个头,不较劲,不偏执,退让一步,做点不伤筋动骨的妥协,这是在理性上对客观现实的合理把控。
而在退让之后,也不觉得拧巴,淡然一笑当事情没发生过,不憋屈不失衡,内心依然平和,这是在感性上对内在精神安宁的有效维护。
低头其实很容易,但多数人是咬牙切齿低下去的,委曲求全,心里百般不爽,暗暗恨他人无理,怪自己窝囊,想着老子记着这事儿,总有一天要找回来,这样也不好。想想,你给了别人便利,放过了别人,却跟自己过不去,不肯放过自己,这多傻。
主观上不想相争也好,客观上不得不让步也好,如果相让是更好的处理方式,就让一步好了。而如果事实上已经相让,心中自然便该放下,纠结怨恨只会徒增烦恼。
愿你学会,笑着低下头。
13.文章围绕“笑着低下头”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考点:要点概括】
14.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6分)【考点:词句理解之词语含义】
(1)我顿时觉得这小伙子真帅。 .
(2)不如低低头,让她过。 ...
(3)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更需要有这种姿态。 ..
15.结合全文,请你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读者学会“笑着低下头”。(4分)【考点:文意把握】
16.一直以来,我们总是要求自己“含着泪昂起头”,但本文作者却希望我们“笑着低下头”你觉得这两种观念矛盾吗?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考点:作品感受】
第 4 页 共 5 页
六、(8分)【考点: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17、春节就要到了,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学校在放假前组织开展了“传统节日新主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就“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这个问题提出三个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出来。(4分)
18.参加实践活动的第二天,你去好朋友王强家里,准备和他一起去家附近的某小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王强的妈妈不让王强继续参加,因为她觉得参加这个活动占用了王强上假期培优的时间,而且还担心你们的安全问题,于是,你准备这样说服王强的妈妈:“ ”(字数100—120字)(4分) 七、作文(50分)【考点:材料作文】
19.不知不觉中,2015年已经悄然而逝,回首一年,一定会有一个字能够记录下你这一年的喜怒哀乐,请看看这些“大咖”们的年度字: 1、 吴敬琏-------中国经济学界泰斗
年度字:勤
因为:勤勤恳恳,尽心尽力 2、 董关鹏--------知名学者 年度字:忙
因为:忙忙人海中,有你也有我 3、 周鸿祎----360董事长兼CEO
年度字:进
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 李银河------著名社会学家
年度字:静
因为:这一年,安静平和 5、 朱学东-----新京报研究院院长
年度字:蓝
因为:蓝色是忧郁,也是我对环境的希望。 6、 海清------知名演员
年度字:行
因为:不等了,再等就下辈子了。
你的年度汉字是什么呢?围绕你的年度汉字,你会有哪些思考呢?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考点:材料作文】
第 5 页 共 5 页
2015--2016年武汉硚口区八年级语文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