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第6课时)
安徽淮南洞山中学 罗慧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和观察叶的徒手切片,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通过制作叶的徒手切片,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叶的徒手切片,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难点
制作和观察叶的徒手切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回忆相关知识。 叶片一般上表皮颜色深,下表皮颜色浅。 提问: 1.为什么叶片一般上表皮呈深绿色,下表皮呈浅思考、讨论。 绿色? 2.作为原料和产物,二氧化碳和氧气是如何进出复习引入 叶片的? 3.叶绿素又是如何在叶片中分布的呢? 追问: 如果想要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 教师讲述: 要想观察叶片的结构,必须制作叶的切片。 1
意识到必须观察叶的微观结构。 聆听。
[板书:第1节 光合作用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二)——叶片的结构] 思考: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制作哪些部位的切片呢? 思考、讨论,意识到必需制作叶横切面临时切片和叶表皮临时装片标本。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讲解实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讲解操作方法,并示范。提供永久切片用做对照。 提问: 1.叶作为器官,由哪些组织构成? 2.叶的横切面中,哪些部分是绿色的? 3.靠近上表皮绿色部分多还是靠近下表皮绿色部分多? 讲述: 制作并观察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叶的临时切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分别 片 称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上有气孔。 展示:叶的上下表皮装片标本。 提问: 1.表皮是透明的吗?其上有没有绿色部分? 思考、回答。 1.透明,保卫细胞部 学生阅读教材,聆听。 观察教师演示,将临时标本与永久切片进行对照。 思考,回答。 2.在叶的表皮装片中,是上表皮气孔多,还是下分为绿色。 表皮气孔多? 讲述: 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叶肉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2.下表皮气孔较多。 明确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2
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含叶绿体较多, 排列得比较紧密和整齐,好像栅栏一样,叫做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排列比较疏松,叫做海绵组织。 思考: 1.叶片中与叶柄相通的结构是什么组织? 2.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如何运送? 3.这些组织的形态分布一样吗? 讲述: 叶脉成束分布在叶肉组织之间,它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 叶脉中有两种管道:导管能输导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输导叶肉细胞制造的有机物,它们属于输导组织。 一些植物的叶脉相互交错,称为网状叶脉;还有些植物的叶脉大体上平行分布,称为平行叶脉。 总结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板书: 表皮 叶片的结构 透明 有利于接受阳光 有利于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 叶绿体多 叶绿体少 运输无机物 运输有机物 与教师一起进行总结。 思考、回答。 (输导组织;水从下而上,有机物由上而下运输;不一样) 气孔 栅栏 组织 海绵 组织 导管 叶脉 课堂小结 叶肉 进行光合作用 筛管 ) 3
四、板书设计
第1节 光合作用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二)——叶片的结构
表皮 透明 有利于接受阳光 有利于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 叶绿体多 叶绿体少 运输无机物 运输有机物 进行光合作用 气孔 叶片的结构 叶肉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导管 叶脉 筛管 4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6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