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一、 目的
本程序适用于对进料、制造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并实施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造成重大损失。
二、 职责
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监督对不合格品的隔离和处置,并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
评审工作。
2、 技术部负责支持不合格品的评审,作出技术方面的评价,组织生产部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 3、 质量部负责在职责范围内,对不合格品作处理决定。
4、 采购部负责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系、处理,确保所采购物料的合格入库。并负责原材料、外
购件中不合格品隔离和保管。
5、 制造部负责对成品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进行改善、确认,并重新报检。
三、 不合格定义
1、 严重不合格:是指影响产品性能、功能,严重影响外观的不合格,包括重要配合尺寸、关键尺
寸等
2、 一般不合格:一般的、轻微的,不影响产品性能、功能的不合格,一般外观问题,一般尺寸超
差等。
四、 不合格的处理方式
不合格的处理方式包括:返修、退货、报废、让步接收、特采。
1、 返修:是指经过相关部门评定,可以通过返修,能够满足产品性能、尺寸要求的处理办法。 2、 退货:是指经过相关部门评定,公司无法接收,需要退还给供应商的处理办法。
3、 报废:是指经过相关部门评定,关键性能、尺寸已经无法通过返修满足要求,只能采取报废的
处理办法。
4、 让步接收:是指经过相关部门评定,其不合格不影响产品的性能、功能,可以降低要求接收的
处理办法。适用于一般不合格。、
5、 特采:是指出现严重不合格,影响到产品性能、功能、严重外观不符合,而公司根据整体的需
要采取的处理办法。特采需要公司工厂厂长或总经理批准才能执行。
五、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1、 进料检验发现的不合格;
1.1由进料检验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评审单》附检验报告复印件,提交质量部门主管进行处理; 1.2质量部门主管根据不合格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确认处理办法; 1.3质量部门主管将评审单复印一份后,交采购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1.4对于返修回厂的物料,由采购部门再次履行报检,并在《报检单》上注明是返修件。 1.5让步接收,必须要必须制造部签字确认方能执行。 1.6特采情况,必须要得到工厂厂长或总经理批准方能执行。
1.7质量部门每月应该汇总《不合格品处理评审单》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下个月进料质量改进的方案、建议,执行改善。
2、 生产部在过程中发现的部件不合格:指由于在进料检验时错、漏检,或无法在进料检验中进行检验的部件,在装配时再发现的不合格品;
2.1发现不合格品的当事人应第一时间告知本班班长,同时请质量部检验员对不合格情况进行验证。 2.2质量部检验员在对不合格品进行确认后,根据实际情况,为保障生产进度,优先开具《换料单》,制造部门凭《换料单》到库房先进行物料更换以保障生产。
2.3其后,由质量部检验员开具《鉴定单》,初步判定故障原因,交部门主管组织相关部门对存在问题的物料进行评审。
2.4《鉴定单》评审完成后,复印一份至制造部当班班长、复印一份至采购部、印一份至财务部。 2.5制造部门凭《鉴定单》及不合格品到仓库进行重新领料,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对不合格品隔离保管。
2.6采购部门收到《鉴定单》后,按评审结果,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退、换货、或维修处理。 2.7财务部门收到《鉴定单》后,在给供应商付款时作为扣款依据。
2.8质量部门每月应汇总《鉴定单》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下个月制造过程中质量改进的方案、建议,执行改善。 六、 相关表单
1、《不合格品处理评审单》一式两联 2、《报检单》一式两联 3、《换料单》 4、《鉴定单》一式四联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