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A.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 B.真理具有普遍性,价值具有特殊性

C.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因素

D.真理是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E.真理的追求以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 24.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 ABCDE )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意识性 D.能动性 E.实践性 25.“实事求是”体现了( ABCDE ) A.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态度和辩证法精神的统一 E.必然和自由的统一

26.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BC )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经验主义 E.唯心主义诡辩论

27.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ABCD )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E.检验真理的尺度

28.“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CE )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 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 E.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的前面

29.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ABCD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30.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B )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31.价值的特性是( ABCD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32.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 ACDE )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 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人们读书的书籍 E.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33.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 DE )

,.

A.书本知识是源,实践经验是流 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 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 D.书本知识是流,实践经验是源 E.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

3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表现在(ABE )

A.它们的共同基础归根到底发源于实践 B.前者是源,后者是流 C.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 D.前者是科学的,后者是不科学的 E.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补充

3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因为(AC ) A.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C.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E.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

38.哲学史上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两种错误理论是( BC ) A.唯心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二元论 E.宿命论

39.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误是( BC ) A.二元论错误 B.经验主义错误 C.教条主义错误 D.冒进主义错误 E.宿命论错误

40.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AD ) A.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B.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C.大脑对感性材料要有想象力 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工感性材料 E.感性认识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

41.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有( ABCDE ) A.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C.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E.必须从实际出发 42.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AD )

A.积极能动的过程 B.消极被动的过程 C.自发实现的过程 D.质的飞跃的过程 E.量变渐进的过程

44.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多次反复,是因为(CE ) A.事物因果联系性 B.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C.事物的矛盾暴露的过程性 D.人类认识能力的不可靠性 E人们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45.人们在剧场欣赏某一悲剧,有人听之入神,有人听之乏味,有人为之悲泣,有人不为所动。这种意识反映的不同是由于(ABCDE )

A.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的欣赏能力不同

B.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 C.人们当时的主观精神状态不同 D.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因而情感不同 E.人们的风俗习惯不同

46.“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ABCDE )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

,.

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E.认识过程的总的规律

47.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遍意义” 的“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这种观点( BCDE )

A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把真理看作主观意识范围的东西 D是主观真理论 E认为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48.把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的观点视为真理,这种认识实质是(AD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表现 D.唯心主义真理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E.否认了真理是人们的思维形式

49.下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符合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辩证关系的是( BCE ) A.马克思主义句句是真理,应该坚持永远句句照办 B.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在20世纪已经不适用了

E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必须坚持,已经过时的个别结论要修改 50.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ABCD )

A.就一定范围和一定客观对象来说,它们是对立的 B.是相互联系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 C.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真理的发展 D.是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E.是真理变为谬误,谬误变为真理的不断转化 51.价值的特点是( ABCD )

A.具有客观性 B.具有主体性 C.具有社会历史性 D.具有多样性 E.具有虚假性 52.价值评价的特点是(ABCE ) A.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B.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C.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D.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

E正确的价值评价是与人民、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的 53.价值观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包括人们( ABCDE ) A.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 B.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 C.对人和事物的评价原则 D.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方法 E.对善与恶的心理偏好

5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BCDE ) A.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社会主义荣辱观

55.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BCDE ) 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

C.真理必然是有价值的

D.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的

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56.“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ABCDE )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E.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57.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为( ABCD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8.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因为(ABCD ) A.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B.为新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经验材料

C.为人们认识新事物不断提供观察和研究的手段 D.规定认识发展的方向

59.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表现为(ABC ) A.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 B.主体对信息的能动选择 C.主体对信息的自觉选择 D.主体对客观事物的选择

6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CD ) A.有限和无限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61.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D )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是否得到政府批准

C.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6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B )

A.真理之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真理的内容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D.真理具有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公共性的内容 63.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AC ) A.真理超出了其适用的一定条件和范围 B.只有少数人赞成,遭到多数人反对

C.背离了主观与客观、认识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在实践中一时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64.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B ) A.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C.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D.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65.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因为(ACD ) A.它们的内容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B.它们为大多数人所公认 C.它们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认识D.它们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

67.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BD ) A.从间接经验回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C.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过程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68.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ABCD )

A.在人的知识、情感、意志中,情感和意志属于非理性因素 B.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因素 C.人的认识过程中的非逻辑性思维 D.非逻辑的跳跃

69.只要迈进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个方向迈进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一观点是(BC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真理具有相对性

C.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会向谬误转化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70.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说明了( ABCD )

A.思想本身不是现实的力量

B.一定思想只有和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变成现实力量 C.思想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对社会存在起作用

D.无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思想,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7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BC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D.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72.哲学家魏源提出“及之而后知”,他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疱丁之一啜”。这种观点在认识上是( ABC ) A.坚持了唯物论B.重视感觉经验的作用 C.重视实践的重大作用D.坚持辩证法

73.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理性认识( ACD ) A.接受实践的检验B.起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C.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74.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ABC ) A.前者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后者则离开了社会实践

B.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

C.前者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则否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75.“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BC ) A.教条主义B.理论脱离实际 C.本本主义D.经验论

76.割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会导致(ABCD ) A.教条主义B.经验主义C.“左”的错误D.右的错误 77.“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ACD )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我主义的观点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

78.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是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B.真理具有普遍性,价值具有特殊性C.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因素D.真理是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E.真理的追求以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24.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ABCDE)A.自然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zi28hm12670et7c26i4qfr0177x6016n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