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1831553582326699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 ?氯仿沥青“ A”:用氯仿直接从岩石中抽提出的可溶有机质。

2 ?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 和油气水界面。

3?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

4 ?异常低地层压力: 某一深度地层的压力明显低于对应深度处的静水压力。

5 ?有效孔隙度: 岩样中互相连通的、流体能够通过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体积的比值。 6 ?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的某一相相流体的渗透率。 7 ?深盆气藏:是储集在低孔低渗储层下倾方向的气水倒置的气藏。

8 ?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 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需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

9 ?克拉通盆地:在克拉通基础上形成的面积广泛、形状不规则、沉降速率相对较慢并以坳陷为 主要特征的沉积层序。

10. 裂谷盆地:是岩石圈板块在拉张作用下减薄下沉形成的沉积盆地。

1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由甲烷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 物质。 12. 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容易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3. 油气聚集 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 气田的总和。

14. 物性封闭:由于毛细管压力差而造成的封闭被称为物性封闭。

15. 岩石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6. 超压封闭:由于超压的存在形成的对油气的封闭作用。 17. 圈闭的闭合高度:指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 18. 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储集层底面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

19. 流体势:地下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定义为流 体势。 20. 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包括储盖层及侧向遮挡层。

21 ?地层油气藏:因储集层岩性横向变化,或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中聚集了 油气而形成的油气藏。

22 ?油气差异聚集: 在一系列溢出点依次抬高的连通构造圈闭中,低处的圈闭中充满天然气, 高处的圈闭中充满石油,而构造位置更高的圈闭中可能只有水的现象。 23. 煤层气:指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4. 烃源岩:富含有机质,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生成并排出了或者正在生成和排出石油和天然气的 岩石。

二、填空题

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主要指

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

和热演化程度 等三方面。

2 ?与石油的形成条件相比,天然气形成具 境的广泛性三个特点。

有成气物质的多源性、成气机理的多样性、成气环

油藏饱和压力法、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或储层自生伊利石年代学分析)

14 ?油气藏破坏的产物主要有—次生油气藏、油气苗、—固体沥青。

等。

15 .两个储集层 A和B, A的平均孔喉半径为 2.5卩m, B的平均孔喉半径为 1.5卩m,哪个储层 毛管压力大 B ?哪个储层物性好 A ?

16 ?世界上油气最富集的盆地类型有三种,波斯湾盆地类型属于 于裂谷盆地。 17.

石油的族分包括_饱和烃、芳香烃、非烃 和 沥青。

前陆盆地,渤海湾盆地类型属

18. 苏林对油田水分为四类, 分别是 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 和

氯化钙型,其中氯 化钙 型水代表地层水的保存好。

19. 某储集层A点埋深2000m,地层压力25MPa , B点埋深1800m,地层压力20MPa,这两点 的流体势分别是 5380 J/kg和2342 J/kg,油气运移方向是由 A点向B点。 20.

盖层宏观封闭性包括 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和连续性和韧性。

21. 物性封闭主要是由于盖层比储集层具有更高的 能力,则其又具备了 烃浓度封闭机理。 22.

毛细管压力 而形成的,如果盖层具备生烃

某烃源岩的干酪根的 H/C原子比为0.75, O/C原子比为0.12,以含多环芳

II型 干酪根,生油潜力 中等。

油气的生成受温度和时

香结构及含氧官 能团为主,该有机质属于 23.

间两个因素的控制,温度对生油速度的影响呈

一指数关系,时间的影

响呈—线性关系_;温度和时间具有 —互补性_。因此,年代老的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温度一般比 年轻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温度 24.

低。

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所受的动力主要包括 毛细管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力、浮力和重力 和水动力。

25.

导致油气藏破坏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 剥蚀和断裂作用、热

蚀变作用、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 水动力作用和水洗作用、渗漏和扩散作用。

26. 图1为某盆地某地区的多族分烃类物系相图,图中的 K为临界点,K1为临界凝结温度点。 该区内有A、B、C三个油气藏,A的压力为20Mpa,温度为45 ° C; B的压力为12Mpa,温度为 70° C; C的压力为22Mpa,温度为80° C。那么A、B、C三个油气藏的相态分别为 A为油藏、B 为具气顶的油气藏、C为凝析气藏。

27. 有机质丰度的表征参数主要有: 总有机碳、氯仿沥青“ A”、总烃禾口 岩石热解生烃潜量。

3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183155358232669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用氯仿直接从岩石中抽提出的可溶有机质。2?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3?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4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kua4ji8e38gut0xsx29kcek7hm3l0141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