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创意化学实验 丰富新课堂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意化学实验 丰富新课堂

作者:李新燕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12期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的创新体验也往往体现在实验教学中。为此,必须充分重视并利用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多种创新实验方式,使化学实验设计具有创意。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堂;化学意识 一、采新猎奇,创意兴趣实验,使引课更生动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兴趣实验进行创意设计和运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示例一:

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一节时,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一般采用“复习→分析→讨论→归纳→小结”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深入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关键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进行深化,重新建构学生的知识网络。 具体思路:

如果这样设计,学生会觉得氧化还原反应是枯燥又有难度的化学理论知识,为减轻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不适应感,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在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 g氢氧化钠,100 mL水使之溶解,再加入2 g葡萄糖.振荡溶解.滴入约10滴0.2 %亚甲蓝溶液,塞上橡皮塞。振荡瓶子使全部溶液呈蓝色。静置一会儿,蓝色消失。再次振荡,无色溶液又渐呈蓝色.放置后蓝色又消失,此实验可反复操作。

由“魔术表演”——趣味实验将学生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奇妙世界之中。奇异特别的现象,能诱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好奇心;通过讨论寻找生产、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氧化还原反应,又进入了一个丰富的化学世界。

二、推陈出新,创意环保实验装置,培养绿色化学意识

教材中有不少化学实验在操作中都会造成大气或水体污染。如,氯气的性质实验、硫的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等。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外,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污染环境的化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验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成为绿色化学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教学示例二:

铜和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中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这个实验存在一定的弊端:

(1)铜和稀硝酸反应,由于试管内存在空气,只能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观察不到无色气体。

(2)浓硝酸和铜反应观察到现象后,反应不能及时停止,只能等到硝酸或者铜片反应完,造成对药品的浪费。

(3)浓硝酸和铜反应过快,产生的NO2可能外逸污染空气。 (4)本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也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 于是,我尝试把实验改成学生实验,装置如右图:

具体操作:将细铜丝装入胶头滴管中,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吸取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迅速将滴管放入到试管中,塞上橡胶塞,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1:溶液变蓝色,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胶头滴管内液面下降直到全部流出滴管到试管中。

现象2:溶液变蓝色,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胶头滴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接着胶头滴管内的液面下降直到全部流出滴管到试管中。

改进后的实验操作利用滴管中产生气体后压强增大的原理,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现象明显,加深了学生对硝酸与金属反应这一实验的感性认识,并且有效地防止了有毒气体NO2向大气中的排放,让学生从化学实验中感受到了环境教育。 三、贴近生活,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

一个教学多年的教师,如果使用同一教材,一直使用实验室器材,肯定会形成思维定式,这样下去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生活用品来设计实验,用自制教具替代正规教具。

利用“盐水瓶”做铁与氯气反应实验,采用220 V交流电加热方法,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并且避免了氯气逸出。以上两个实验的改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实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实验领先”的教育思想,通过创设实验问题的学习情境,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增加趣味性实验等创新实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利用学生的生活用具做实验,让他们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生化组) 编辑 薄跃华

创意化学实验 丰富新课堂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创意化学实验丰富新课堂作者:李新燕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12期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的创新体验也往往体现在实验教学中。为此,必须充分重视并利用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多种创新实验方式,使化学实验设计具有创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9qtt1ehi98mqar1rxe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