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RFID) 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研究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射频识别

1

1. 研究目的

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

, 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

(以下通称 RFID 技术) 。RFID 标签具有体积小、 容量大、 寿命长、

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

踪管理。 RFID 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RFID 技术应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可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成

本。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RFID 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成为国

促进经

具有战

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因此,研究 RFID 技术,发展 RFID 产业对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济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增强公共安全与国防安全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略性的重大意义。

本报告研究在电力行业开展

RFID 研究与应用的可行性问题。

2. 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包括:

1)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问题;

3)电力行业信息化背景下

RFID 技术应用问题;

4)实用化系统技术方案。

3. 可行性研究 3.1

国际国内 RFID 技术发展现状和产业政策

阐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 1 ) 国家产业政策

2006 年 6 月 9 日,由科技部、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信产部等 15 个部委联合发布了 《中

国射频识别 (RFID) 技术政策白皮书》,为

RFID 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系统性指南。

白皮书要求,中国将以应用为引导,带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促进中国自主 RFID 产业链的形成, 实现 RFID 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

自主创新体系, 突破 RFID 关键技术; 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提出并建立中国的 准体系, 重点是我国的编码体系、 数据管理与交换体系以及频率配置等方面; 及产业联盟, 实现在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大环境下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书明确 RFID 产业发展将分三阶段进行:

RFID 技术标 推动成立技术

为此,白皮

第一阶段为培育期 (2006 年至 2008 年 ) :在产业化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

取得突破,通过典型行业示范应用,初步形成

RFID 产业链及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

第二阶段为成长期 (2008 年至 2012 年 ) :扩展 RFID 应用领域,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规模化市场形成,促进

RFID 产业持续发展。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整合产业链,适应新一代技术的发展,辐射多个应用领域,提

高 RFID 应用的效率和效益。 (t228)

白皮书提出了国家发展 RFID 产业的指导思想: 1)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

RFID 产业规划及相关政策,将

RFID 产业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营造良好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环境,

鼓励企业在 RFID 领域投资、 生产, 推动 RFID 产业基地的

RFID 制造、

形成,支持行业应用

RFID 技术。通过政策、法规、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对

基地建设和应用给予扶持。

2)成立跨行业的 RFID 技术及产业发展协调机构,从国家层面推动

RFID 的发展。建立多部

委联合的协调机制,通过联合行动等多种组织形式,推动

RFID 技术、产业和应用的结合和

可持续发展。

3)持续开展我国 RFID 发展战略、标准体系框架及关键标准的研究。鼓励我国大专院校、科

研院所及企业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的开发,参与国内、国际

RFID 技术标准和

行业应用标准的制定,尽快形成能够支撑产业发展及应用的标准体系。

4)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在

RFID 领域投资、生产,推动建设 RFID 产业基地,支

持企业采用 RFID 技术和产品。通过政策、法规、经济、行政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 制造、基地建设和应用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优惠。

RFID

5)支持建立开放式的技术研发基础平台,建立支撑

RFID 技术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

RFID 技术测试环境和认证管理机制及质量保障体系。

6)构建 RFID 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多种教育模式,

培养各类专业人员, 形成完善的专业人才

培训机制。

7)加强对 RFID 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开展

RFID

国际技术交流活动,增强与国际企业间的合作。

( 2 ) RFID 技术标准现状

RFID 标准体系主要由空中接口规范、物理特性、读写器协议、编码体系、测试规范、

应用规范、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等标准组成。目前国际上制订

RFID 标准的主要组织是国际

ISO 其他有 RFID 标准

标准化组织( ISO/IEC ), ISO/IEC JTC1负责制订与

RFID 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

关技术委员会也制订部分与

RFID 应用有关的标准, 还有一些相关的组织也开展了

化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 相关标准之间缺乏达成一致的基础, RFID 应用层面上的互联互通。

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积极推动

中国在 RFID 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上已有一定基础,目前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

了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制定了《集成电路卡模块技术规范》、《建设事业

IC 卡应用

3

技术》等应用标准,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频率规划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验;在技术

标准方面,依据 ISO/IEC15693 系列标准已经基本完成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参照

ISO/IEC

RFID 标准体系

18000 系列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列入国家标准制订计划。此外,中国

框架的研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2007 年 4 月底,信产部发布了《关于发布

800/ 900MHz频段射频识别 (RFID) 技术应用

(RFID) 技术应用规定 ( 试行 ) 》

840MHz~ 845MHz和 920MHz~ 925 MHz,

试行规定的通知》 ,根据信产部《

800/ 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

的规定,中国 800/900MHz RFID 技术的试用频率为 发射功率为 2W。

( 3) RFID 技术现状

RFID 技术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敌我目标识别,但是由于技术

和成本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 RFID 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

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 RFID 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RFID 技术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

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技术。一些国家和国际跨国公司

都在加速推动 RFID 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程。 在过去十年间, 共产生数千项关于 RFID 技术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按照能量供给方式的不同,

RFID 标签分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和半有源标签三种;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

RFID 标签分为低频( LF)、高频( HF)、超高频( UHF)和微波频段

(MW)的标签。目前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标签产品为主; UHF标签开始规模生产, 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

MW标签在部分国

UHF芯

家已经得到应用。中国已掌握

HF芯片的设计技术,并且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同时

片也已经完成开发。

目前 RFID 标签天线制造以蚀刻 / 冲压天线为主, 其材料一般为铝或者铜,

随着新型

导电油墨的开发,印刷天线的优势越来越突出。 RFID 标签封装以低温倒装键合工艺为主,也出现了流体自装配、 振动装配等新的标签封装工艺。 中国低成本、 高可靠性的标签制造装备和封装工艺正在研发中。

4

RFID 读写器产品类型较多,部分先进产品可以实现多协议兼容。中国已经推出了

系列 RFID 读写器产品,小功率读写模块已达到国外同类水平,大功率读写模块和读写器片

上系统( SoC)尚处于研发阶段。

在应用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平台等方面,某些国际组织提出基于

RFID 的应用体系

架构,各大软件厂商也在其产品中提供了支持

RFID 的服务及解决方案,相关的测试和应用

推广工作正在进行中。中国在

RFID 应用架构、公共服务体系、中间件、系统集成以及信息

建立国家 RFID 测试中心已经被列入科技发展规划。

融合和测试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中国已经将 RFID 技术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和票证管理、动物标识、特种

设备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 RFID 技术已经在社会众多领域开始应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企业

经济效益、加强公共安全以及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预测,

RFID 标签

技术将在未来 2~ 5 年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到

2008 年 RFID 标签仅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市

场需求将达到 40 亿美元。

在未来的几年中, RFID 技术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电子标签、读写器、系

统集成软件、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等方面都将取得新的进展。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 RFID 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和衍生的增值服务也将越来越广泛。

RFID 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芯片功耗更低,作用距离更远,读写速度

与可靠性更高,成本不断降低。芯片技术将与应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紧密结合。

RFID 标签封装技术将和印刷、造纸、包装等技术结合,导电油墨印制的低成本标

签天线、低成本封装技术将促进

RFID 标签的大规模生产,并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决定产业

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RFID 读写器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趋势是读写器将向多功能、多接口、多制式,并向

模块化、小型化、便携式、嵌入式方向发展。同时,多读写器协调与组网技术将成为未来发

展方向之一。

RFID 技术与条码、生物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以及与互联网、通信、传感网络等

信息技术融合,构筑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海量

RFID 信息处理、传输和安全对 RFID

的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RFID 系统集成软件将向嵌入式、智能化、可重组

方向发展

(4)中国的 RFID 产业现状

5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RFID)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射频识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8p2273dfr5dq8n1sig30fluh9bohz00uf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