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筷子里的中国文化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筷子里的中国文化

徐风《百科知识》

这两天,某奢侈品牌关于中国不当言论被曝光,激起了广大中国人的不满。除此之外,该品牌还拍了一个用中国筷子吃披萨的广告,片中女模特用餐过程中,夹杂着中式发音、傲慢语气以及各种奇怪姿势。不知这些人是否了解中国的筷子,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想了解。某些外国高奢品牌赚着国人的钱,却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当做儿戏,表面上高呼“热爱尊重中国文化”,潜意识里却有着明显的傲慢与偏见。下面让我们拿起筷子,一起来了解筷子里蕴含的中国文化。 人类进食采用的方式,世界流行最广泛的有3种:用手指、用叉子、用筷子。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南北美洲,用筷子的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陆。中国人是用筷子群体的主体,也是筷子的创制者。

筷子起源于中国,古代叫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帮助吃饭的工具),也叫筯。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筷子是何时发明的?

究竟是谁发明了筷子?我们早已无从考证。《礼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说的是先民把谷子用树叶包好,糊上泥再放入火中烤熟。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放进火灰中,不时地用树枝拨动,让谷物得到均匀的受热后再食用,也许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启发,一根树枝逐渐变成了两根,树枝又被竹木代替,最原始的筷子就出现了。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筷子古称箸,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从象牙箸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在3000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中国人最早使用的是刀叉,不是筷子

其实,一开始我们中国祖先也是用刀叉的,而不是筷子。刀叉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现在世界上最早发现的骨质餐具刀是在我国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新石器时代的人还基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对付肉食类最好的工具当然是刀了,所以聪明的中国古人就把刀最先应用于饮食之中。只不过,当时人们把用于餐桌上的刀具叫作“匕”。现代人用的匕首原来产生的时候居然是用于饮食的。看看下面出土的青铜匕,它具有两种实用功能:一是相当于勺子,二是相当于餐刀。

先秦的时候,这个“匕”其实就是从刀演变而来的,后来,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两个功能就分开了,形成了刀和勺。“匕”后来只代表勺子,这个字在古代也引申成美食、美味。我们曾把去世的母亲称为“妣”,甲骨文中“妣”就是“匕”,代表做饭的母亲。

餐具刀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餐具,接着出现的就是餐具的叉子。在我国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它们出土的时候是在一起的,说明当时是成套使用的。到了商代,餐叉变为两齿,也小巧了。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当时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在我国商代的一些遗址、墓葬中也有出土餐具,这表明商代时刀叉是人们使用的主要餐具。

之后,在洛阳的一个战国墓里出土了50多件铜刀铜叉,说明战国也用刀叉。甘肃酒泉出土过东汉铜餐叉,广东出土过东晋铁餐叉,甘肃漳县出土过元代的餐叉餐刀,同时在山东嘉祥也出土过刀叉,还有专门放置刀叉的竹鞘。这说明刀叉的使用一直持续到宋元时期。 中国人为何用筷子取代刀叉

中国最早的筷子是安阳殷墟1005号墓发现的6支铜箸头。这就是为进餐准备的。所以,学界认为筷子当作餐具使用是在商代。

为什么用筷子取代刀叉呢?这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结果。

在商周时期,中国的烹饪技术摆脱了原始的状态,进入到饮食的文明时期。让我们来看看西周的王室和贵族的标准饮食。这时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代八珍”。 这“八珍”可是厨师事先对食物精加工的,工序很复杂。事先就把食材加工成适合入口的大小块,端出来的菜品已经切好做好了,所以,吃饭时当然不再用刀叉进行分割了,只要用筷子夹住送入口中就行了。因为“周代八珍”是中国各地方菜系的鼻祖,所以筷子成为了古代中国饮食的主流餐具。

“周代八珍” 由2饭6菜组成:“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牂”(煨烤炸炖母羊羔)、“捣珍”(烧牛、羊、鹿的里脊)、“渍”(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

筷子里的中国文化 - 图文 

筷子里的中国文化徐风《百科知识》这两天,某奢侈品牌关于中国不当言论被曝光,激起了广大中国人的不满。除此之外,该品牌还拍了一个用中国筷子吃披萨的广告,片中女模特用餐过程中,夹杂着中式发音、傲慢语气以及各种奇怪姿势。不知这些人是否了解中国的筷子,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想了解。某些外国高奢品牌赚着国人的钱,却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当做儿戏,表面上高呼“热爱尊重中国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85xz22b6g5v45r56fo51lh1d7s0s50096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