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直到满足以下要求:比重<1.25;含砂率<4%;PH值>6.5;沉渣厚度为零;粘度18~20S。

4.1.2.7 钢筋笼制作及吊装

钢筋笼采用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时均需在型钢焊制的骨架定位平台进行,以保证制作的钢筋笼的整体直度及主筋焊接接长时的对位度,对于20m桩长的钢筋笼可只分一节,直接加工成形,对于30m桩长的钢筋笼可分二节制作。钢筋笼用炮车运至现场。采用2台25T吊车配合安装,现场在孔口采用挤压连接器连接下放,缩短孔口操作时间,避免塌孔事故的发生。当底节骨架下降到孔口上只有一个箍圈时,用钢管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此时可吊来第二节骨架进行连接,连接完毕后,稍提骨架,抽去临时支承,将骨架缓慢下放。注意不要碰撞孔壁。下放钢筋笼时,在钢筋笼内部间隔一定距离焊十字撑,以提高钢筋笼的刚度。钢筋笼顶部通过钢筋与护筒口焊接相连,以预防钢筋笼在砼灌注过程中上浮。 4.1.2.8 水下砼灌注

灌注砼前,检测孔底沉淀厚度,大于规范要求时,须再次清孔。混凝土采用拌和站拌和,搅拌运输车送至现场。运至灌注地点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合格后,卸入料斗中,当地形受限时,可用输送泵配合灌注。导管为直径30cm壁厚10mm的钢管,浇注前要复核导管长度,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因导管很长,自重大,尤其是要确保接头的抗拉力满足要求,导管用高密封快插接头连接,用卡子固定好后,安设漏斗,导管底部至孔底有40cm的距离,且首批砼的数量由计算确定,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米的需要。

连续灌注和灌注砼的质量保证桩基的首要条件,在灌注砼之前认真做好一切浇筑准备工作。初灌砼时用的大斗容量必须满足第一批下料后导管的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首批混凝土的数量按规范要求的公式进行计算,具体为:

8

V≥πD2/4(H1+H2)+πd2/4(h1)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需的高度(M),即h1=HWυW/υc

HW—桩孔内泥浆的深度(M); υW—桩孔内泥浆的重度(KN/M3); υ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灌注时,先将漏斗用水湿润,向内灌一盘1:2的水泥砂浆,再用砼将漏斗装满,使下去的砼确保能埋住导管至少1m以上,然后拨球,在导管内砼顺管下落的同时,随即迅速将漏斗内以及搅拌运输车内的砼注入导管,以增加导管的埋深,防止导管内进水。为防止钢筋笼被砼顶托上升,在灌注下段砼时应尽量加快,当孔内砼面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较深的埋管,放慢速度,当砼进入钢筋笼1~2m后,应减少埋入深度。灌注过程中不得停顿,以保证桩的质量。灌注时及时拆除埋深了的导管,经常用测深锤检测孔内混凝土面位置,管底应在混凝土面下2~4米,最深不得超过6m,及时调整导管埋深,不要埋置过浅或过深,以免造成质量事故。溢流出的泥浆应引至泥浆池,禁止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灌注到桩顶,应使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50cm~100cm,防止顶部浮浆较多,出现“.虚桩”,造成接桩难度大,因此施工中按超灌1米控制。

灌注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进行检查,设有专人随时测量砼面的高度,计

9

算导管的埋置深度,做好灌注记录,记下灌注过程中的灌注时间、盘数、方量、导管埋深和故障处理时间等情况,同时认真做好砼试块并按要求养护。 4.1.2.9 拆除护筒、验桩

将护筒周围的土方挖除后即可拔除护筒。护筒拔出后将桩头上的浮浆和松散部分全部凿除,直至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和表面无松散现象。桩头凿除后,采用超声波动测法对桩身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每根桩的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1.3 冲击钻成孔常见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见表1。

表1 常见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序号 事故现象 事故原因 1、钻头的转向装置失灵,冲桩孔不击时钻头未转动; 1 圆,取渣2、泥浆粘度过高,冲击转动筒下入困阻力太大,钻头转动困难; 难 3、冲程太小,钻头得不到充分转动或转动很小 处理和预防 1、发现孔不圆,可用碎石粘土回填钻孔重新冲击; 2、经常检查转向装置的灵活性。 3、调整泥浆的粘度和比重; 4、用短冲程和长冲程交替冲击修整孔形 1、钻遇基岩时采用短冲程,并使钻头充1、孔内探头石、漂石大小不2 钻孔偏斜 均,钻头受力不均; 2、基岩面形状较陡; 3、钻进时钻塔移位 分转动,加快冲击频率,进入基岩后采用长冲程钻进,若发现孔斜,应回填重钻; 2、发现探头石后,应回填碎石或将钻塔稍移向探头石一侧,采长冲程猛击探头石,破碎后再钻进 3、经常检查钻塔是否发生位移及时调整 10

1、钻孔不圆,钻头被狭窄部位卡住; 2、未及时补焊钻头,钻头直径逐渐变小使补焊后的钻头冲击钻头3 被卡提不起来 入孔冲击被卡; 3、上部孔壁坍落物卡住钻头; 4、在粘土层中冲程太长,泥浆粘度过高,以致钻头被吸住; 5、放绳太多,冲击钻头倾倒顶住孔壁 1、钢丝绳在转向装置连接处1、应正确判断卡钻的原因,不要盲动,防止越卡越紧;若孔不圆、钻头向下有活动余地,可向下活动并转动至孔径较大处提起钻头,处理时可用打捞钩或打捞活套助提; 2、使用合乎规格的钻头; 3、向孔内泵送性能良好的泥浆,清除坍落物,替换孔内的粘度过高的泥浆; 4、及时修补钻头,若孔径已变小,应严格控制钻头直径并在孔径变小处反复冲刮孔壁以增大孔径; 5、使用专用工具将顶在孔壁上的钻头拨正 被磨断或在靠转向装置处被1、用打捞活套打捞; 4 钻头脱落 扭断或绳卡松脱; 脱开; 3、冲锥本身在薄弱截面折断 4.2 承台施工

2、用打捞钩打捞; 4、勤检查易损部位和机构 2、转向装置与顶锥的连接处3、用冲抓锥来抓取掉落的冲锥; 4.2.1 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坑开挖 11

测量放样

承台底处理 钢筋绑扎 钢筋加工 模板安装 模板制作 砼拌和、运输 砼浇注 砼养生及拆模 4.2.2 各施工工艺要点 4.2.2.1 基坑开挖

承台施工在桩基施工完毕并经检测合格后,进行承台施工。按设计图纸准确放样后,即可进行基坑开挖。当承台位置处于干处时,直接采用明挖基坑,当承台位置位于水中时,需先设围堰,围堰的形式根据地质情况、水深、流速、设备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基坑开挖一般采用机械开挖,并辅以人工清底找平,基坑的开挖尺寸要求根据承台的尺寸,支模及施工操作的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基坑的开挖坡度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为原则,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深度,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或放坡开挖受场地限制,或放坡开挖工作量大不经济时,可按具体情况采取加固坑壁措施。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措施,如截水沟等。 4.2.2.2 承台底处理

当承台底层土质有足够的承载力,又无地下水时,可按天然地基上修筑基础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当承台底层有地下水,且土质为松软土时,需排出地下水,并挖除松软土,换填10-30cm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

12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直到满足以下要求:比重<1.25;含砂率<4%;PH值>6.5;沉渣厚度为零;粘度18~20S。4.1.2.7钢筋笼制作及吊装钢筋笼采用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时均需在型钢焊制的骨架定位平台进行,以保证制作的钢筋笼的整体直度及主筋焊接接长时的对位度,对于20m桩长的钢筋笼可只分一节,直接加工成形,对于30m桩长的钢筋笼可分二节制作。钢筋笼用炮车运至现场。采用2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ev20k4bu3bj0w6hx3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