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教学实习环节,使

学生巩固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与技术,进一步明确园艺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社会、了解生产,将所学习的理论应用于生产。提高实践技能,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行程安排表

时间

地点 1

内容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6月11日 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 广州市萝岗区香雪公园 6月12日 园艺学院院楼716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6月13日 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 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 广东维生公司 6月14日 顺德陈村花卉世界 广州市芳村花卉市场 6月18日 6月19日

三、实习内容

蔬菜篇

园艺教学实验基地(果园) 园艺教学实验基地(果园) 参观蔬菜基地 参观蝴蝶兰 荔枝 蔬菜产品器官识别 蔬菜、果树、花卉 花卉 观察龙眼树 果树的嫁接繁殖 1、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在里面工作的大师兄带我们参观蔬菜基地,并讲解了基地蔬菜的种植情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栽培技巧、商品价值、选育种的手段等。蔬菜一般是春秋两季播种,也是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种类繁多,如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等。此次实习主要了解到了黄瓜、丝瓜、苦瓜、冬瓜、珍珠菜、西洋菜和玉米。

黄瓜:

形态特征: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其果为瓠果,筒形至长棒状,通常开花后8—18天达到商品成熟。嫩果绿色或深绿色,少数为淡黄色或白色,果面平滑或具棱、瘤、刺。开花至生理成熟需一个月左右,一般是只收一次果,为青绿色。

生长环境: 种植黄瓜应选择酸碱度在6.0-7.5之间,富含有机质、排灌良

2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与瓜类作物连作;早春1-3月播种,夏秋植6-8月。春播采用浸种催芽后育苗或地膜覆盖直播,夏秋 季浸种直播或干种直播均可;施足基肥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黄瓜对基肥反应良好,整地时深耕增施腐熟有机肥,植株2-3片真叶时,开始追肥。黄瓜根的吸收力弱,对高浓度肥料反应敏感,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每隔6-8天追肥1次;一般卷须出现时插竹搭架引蔓,搭\人字架\。引蔓在卷须出现后开始,每隔3-4天引蔓一次,使植株分布均匀,于晴天傍晚进行。黄瓜是否整枝依品种而定,主蔓结果的一般不用整枝;主侧蔓结果或侧蔓结果的,要摘顶整枝,一般8节以下侧蔓全部剪除,9节以上侧枝留3节后摘顶,主蔓约30节摘顶。

采收: 春季黄瓜从定植至初收约55天,夏秋季35天。开花10天左右可采收。即皮色从暗绿变为鲜绿有光泽,花瓣不脱落时采收为佳。头瓜要早收,以免影响后续瓜的生长,甚至妨碍植株生长,形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从而影响产量

防治: 防治白粉病的方法是适当增施生物菌肥、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细菌性角斑病以预防为主,其方法是(1)种子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浸2小时, 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9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按常规操作浸种催芽;(2)药剂防治:可采用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加收米液剂400-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农抗120、2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 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南瓜:

形态特征: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能爬蔓,茎的横断面呈五角形。叶子心脏形,花黄色,果实一般扁圆形或梨形,嫩时绿色,成熟时赤褐色果实可做蔬菜,种子可以吃。茎长达数米,节处生根,粗壮,有棱沟,被短硬毛,卷须分3~4叉。单叶互生,叶片心形或宽卵形,5浅裂有5角,稍柔软,长15~30厘米,两面密被茸毛,沿边缘及叶面上常有白斑,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花单生,雌雄同株异花。雄花花托短。花萼裂片线形,顶端扩大成叶状。花冠钟状,黄色,5中裂,裂片外展,具皱纹。雄蕊3枚。花药靠合,药室规则S形折曲。雌花花萼裂显著,叶状,子房圆形或椭圆形,1室,花柱短,柱头3,各2裂。瓠果,扁球形、壶形、圆柱形等,表面有纵沟和隆起,光滑或有瘤状突

3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起。似桔瓣状,呈橙黄至橙红色不等。果柄有棱槽,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灰白色或黄白色,边缘薄。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以沙壤土、壤土最为适宜。若是爬地栽培南瓜(西葫芦除外),行距为2~3米,株距0.5~0.7米;若是搭架栽培行距为1.5~2米,株距0.7~1.0米。栽培西葫芦行距为1.2~1.5米,株距0.7~0.9米。栽培南瓜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并施入圈肥做底肥,一般每亩施基肥2500~4000千克。

采收:南瓜既可采收嫩瓜,也可采收老熟瓜。早期结的瓜以采嫩瓜为好,可以使往后生长的幼瓜有充足的营养而生长良好。嫩瓜以谢花后10—15天采收为宜。老熟瓜在谢花后35—60天采收。嫩瓜宜随采随卖。老瓜应在充分成熟、皮蜡粉浓、刻划不动、皮色转黄后采收。准备贮藏的南瓜,应连瓜柄上约 5-10厘米长的瓜蔓剪下,宜选老熟、无损伤、无病虫的活藤瓜,并注意轻拿轻放,以在天晴数日后的上午采收为宜。贮藏应选择通风阴凉场所,下垫木板,单层码放或搭架分层存放,并及时拣除烂瓜,一般可贮藏3—6个月,能连续不断供应市场。

丝瓜:

形态特征:丝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丝瓜根系强大。茎蔓性,五棱、绿色、主蔓和侧蔓生长都繁茂,茎节具分枝卷须,易生不定根。丝瓜可分为有棱丝瓜和无棱丝瓜,无棱丝瓜亦称水瓜,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丝瓜一般是指有棱丝瓜。

生长环境:喜温暖气候,耐高温、高湿,忌低温。对土壤适应性广,宜选择土层深厚、潮湿、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不宜瘠薄的土壤。生产用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PH值中性略酸的沙壤为宜。

采收:一般丝瓜从定植到开始采收约需50~60天。从雌花开放后7~10天,果梗变光滑,瓜皮颜色变为深绿色,果面茸毛减少,用手触果皮有柔软感,即可采收。棱角丝瓜更易老化,一般采收期比普通丝瓜要提前1~2天。在肥水不足时,果实易老,应适当早采收;而肥水充足时,可适当推迟采收

防治: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花腐病或绵疫病均可导致烂花现象的发生。可以选择克露、安克、雷多米尔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或在蘸花药中加入部分药剂防治病害。

黑皮冬瓜:

4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形态特征:黑皮冬瓜为冬瓜中的一种,只因外表为墨绿色而得名。它是一年生蔓性作物,根白色,根群十分发达,深度0.5~1.0m,度1.5~2.0m,其根系吸收能力强,容易产生不定根,茎长而粗,蔓性,中空,其上有粗硬刺毛,长达数米,茎节叶腋间生有侧蔓和卷须,卷须作攀缘之用,卷须着生不定根吸收养分和水分。叶型较大呈圆形或为掌状形,绿色,表面粗糙,叶面叶背具有茸毛。

生长环境:冬瓜喜温暖,不耐寒,生育适温为25~30℃,发芽适温为30℃,15℃以下不能正常发芽,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砂壤土或粘壤土上均可栽培,但不宜连作。冬瓜需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湿,如种植在低洼地,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发育受到阻碍,就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应选择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栽培。

采收:冬瓜由现蕾至开花约9天左右,开花两天谢花一天,由开花到成熟约40天(35—45天),小冬瓜于嫩果达食用成熟期,可随时采收。大冬瓜多于成熟时采收,成熟特征为果实停止生长后,果毛脱落,果面出现白粉。采时多带一小段茎一片叶剪下,收藏于阴凉之处,以备随时供应。

栽培方式:地膜覆盖,保证高产稳产冬瓜地摸覆盖栽培。由于能创造出较优越的温、光、水、肥、土等栽培环境条件,促进了冬瓜的根系和植株的生长与发育,减轻了某些病虫及寒冷、干旱、暴雨等的为害,因而,能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地膜幅宽选用80-120厘米,颜色有白色、黑色及银灰色等多种。白色膜增温效果

好,但杂草易于生长,覆膜前必须先喷一次芽前除草剂:黑色膜增温效果稍差,但可以防除杂草发生;银灰色膜则能驱避蚜虫,减少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

贮藏:冬瓜适宜贮藏,贮藏冬瓜是解决淡季供应,增加市场花色品种的一个好办法。用于贮藏的冬瓜,要选生理成熟的果,大型冬瓜一般要在花谢40天以上采收为理想,作贮藏的瓜,必须选用老熟、无伤害的第二、第三个活蔓瓜,凡碰伤、晒伤、烂疤、死藤的瓜只和过嫩的瓜只,均不宜贮藏。在贮藏前几天瓜地停止浇水,使瓜内水分含量减少,作贮藏的瓜要求在上午8时左右采收,避免阳

5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 图文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教学实习环节,使学生巩固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与技术,进一步明确园艺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社会、了解生产,将所学习的理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61jj4bfya4g4gh0l1b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