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世界性粮食危机的研究6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世界性粮食危机的研究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农业、农民、农村构成的“三农问题”则是中国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历史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而农业的核心正是粮食生产,粮食的最大作用之一,是解决人类的“温”与“饱”的问题。“温饱问题”是一个已经为中国人民所了解了的,曾经制约着中国发展的问题。经过中国人民多年的努力,粮食问题早以不再是中国发展的“拦路虎”。但是,在中国与世界更紧密联系的今天,中国是否也将受到这次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影响呢?回答是:有可能!审视当今国际局势,世界性粮食危机日渐突显。 粮食危机产生原因 (1)人口问题

图1中国人口——统计、预测与控制目标

就我国而言,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要求:到201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人;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将控制在15亿人左右。图1是历年人口统计数据和笔者找到的人口预测/控制目标数据。由图1可见,在有统计数据检验的区间,蒋正华、张羚广的预测数据(《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第1期)和联合国《世界人口预测(1998)》均偏高,但相比之下,联合国的预测偏差小些。 (2)人均粮产问题

图2:人均粮食产量

中国人吃饱饭也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这十余年,由图2可知,

第 1 页

1996年的趋势线值(385公斤/人)大体上可以代表这一时段的平均水平。而这一年的通道下沿(356公斤/人)则为人均产量的警戒线,低于它将危及社会安定;高于通道上沿(414公斤/人)则恐谷贱伤农。由此,根据人口预测,到达人口峰值时,我们的粮食产能要比2005年增高19.31%,如果要保障充分的供给则需增高28.3%,如果增高量低于10.33%,则将出现供应危机。19.2%的增长需求要求0.95亿吨左右的新增产能。正如布朗指出,农田减少不可逆转,而环境破坏亦呈扩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现有产能都相当困难,遑论增长? (3)产粮能力:播种面积与单产

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于1998年达到峰值5.12亿吨,此后再也没有恢复到这个水平。粮食总产量取决于播种面积与单产。历年播种面积呈下行态势,主要是杂粮之类,面积大幅萎缩,作为主食的稻谷、小麦,总播种面积长期稳定在8亿亩左右,但进入本世纪后,也发生了明显的下滑。

(4)单产:化肥与良种

化肥和农药是半个世纪来提高单产的重要因素。数据告诉我们,超过一定限度后,持续加大化肥和农药用量,对提高单产几无意义。1996年后,化肥和农药每亩用量持续增大,逻辑上有两种可能:其一农民无知,盲目施用;其二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产生了“药物依赖”,不逐步加量就可能减产。无论实际上是哪种情况,都不可能仅靠化肥、农药来明显提高单产。 (5)单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第 2 页

在“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的时代,各地几乎是不计代价地兴建农田水利。当时的农业样板大寨,最重要的建设就是梯田,所谓“先治坡、后治窝”,宁可忍受家里破烂,也要改善基本农田。 现在,人们对“先治坡、后治窝”有两极化的评价。然而,从1961年到1996年的单产持续提高,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续的高强度投入功不可没。虽然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就逐渐下降,但前期建设所产生的功效至少维持了10年。 (6)农田水利条件的区域分布。

图3: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

“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川粮外运”,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这些民谚中的地方成了城市化、工业化的热点区域,相对而言,务农的比较效益绝无竞争力。于是昔日的“天下粮仓”再也没有输出粮食的能力,有的甚至需要大规模进口粮食,才能维持社会经济运转。图3显示出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与全国均值之差。由此我们看到唯一有能力大规模向外输出粮食的只有: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一向被视为粮仓的江苏、河北、湖北、四川,只能自给而已,而珠三角和浙江,则成为严重缺粮的区域。

(7)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粮食的生产成本。 粮食生产成本的增高,间接打击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国际粮食市场价格。

(8)由于新能源的开发,部分粮食被用于乙醇燃料的制造。 图4:玉米、稻谷和小麦在粮食总产量中的份额

第 3 页

使得本来就不足以满足全球食用的粮食进一步减少。从2006年以来,世界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主要体现在粮食价格上涨和国际粮食库存减少两个方面。 粮食危机的影响

2007年,世界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小麦上涨了112%,玉米上涨47%,大豆上涨75%。粮价暴涨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埃及,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居民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印度大米的价格如今是一路猛涨,1公斤大米的价格已由原来的20卢比(1美元约合40卢比)涨到现在的40卢比;小麦的供应情况更糟,去年下半年,印度已经开始进口小麦。印度著名经济学家潘南第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的粮食储备感到沾沾自喜,但现在储备粮仓快被掏空了,只剩下不到1800万吨。”

印度粮食短缺导致食品价格一路飞涨,使部分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据印度《经济时报》公布的数据:在过去一年里,印度食品价格普遍上涨至少30%。城市里已有很多贫民因食品涨价而揭不开锅了。 自去年以来,埃及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节节攀升,尤其是面粉、大饼、肉类、蔬菜等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大,有的价格甚至涨到了以前的两倍以上。埃及媒体形容物价“像得了神经病一样疯涨”。

整个非洲的形势更加严峻。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称,目前有数千万人急需救济,尤其是非洲南部的马拉维、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已面临饥荒,那里至少有1200万人严重缺粮。干旱和农业经营不善原是非洲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现在又遭遇全球性的粮食大涨价,这无疑使非洲“雪上加霜”。

第 4 页

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布劳恩认为,从长期看,粮价上涨会导致更多的人营养不良,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到2020年将会翻上一番。 措施

1.为应付各类粮食危机,各国政府有必要收购和储存粮食,从而缓和价格波动,否则容易产生不良的社会与政治后果。

2.各国应共同建立多边互信的“全球粮仓”,过度的粮食保护主义意味着一个效率低下的全球粮食生产体系,降低了全球整体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这样国内国际双重应对,最终有效地降低粮食供应风险。

3.在农产品消费层面,全球应协调改变生物燃料政策,如将生物燃料产量固定在现有水平或者减少生物能源产量,同时补偿那些受当前政策影响进入这个快速扩张行业的投资者。

4.加大对非生物能源的相关技术的开发支持力度。这样既解决了能源问题,也能遏制过多的农业资源被投放到能源产出领域。

5.可以从创新的角度促进农业发展。如金融创新方面,气候变化是农业生产的一大随机因素,可开发天气保险金融产品来“熨平”这种天气造成的随机影响。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作物保险计划已经开始涵盖越来越多的高价值农产品,而将此种创新在农业广谱产品中推广,就可以拉动小型农业部门的投资并稳定其财务收入。

6.制度创新方面,可以提高小农对资产,尤其是土地部分产权的可得性,提高他们在不平等社会的发言权,最终效果是提高小农部门的规模和竞争力。

第 5 页

7.环保方面,需要在当代农业基础上优化或者重新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系统,加速开发和应用有前景的绿色技术和制度创新,促进农业的环保功能。如灌溉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战略必须提高水的生产率,降低水体污染,减少对地下水的不可持续性开采。

最后,各国需要倡导合理的营养结构和饮食文化,以便对粮食体系的消费终端的健康起到直接的正面作用。理由是,如美国,公共财政支出越来越多的比例被用于医疗保健,但其中很多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大都是由不恰当的饮食习惯引起。也就是说,其实可以通过优化饮食结构以及倡导良性的饮食文化(如有效的反吸烟运动可以节省国家整体医疗方面的财政支出)来降低部分疾病蔓延的危险,从而降低医疗支出,同时,粮食的利用效率也会得到良好提高。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第 6 页

关于世界性粮食危机的研究6页

关于世界性粮食危机的研究“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农业、农民、农村构成的“三农问题”则是中国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历史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而农业的核心正是粮食生产,粮食的最大作用之一,是解决人类的“温”与“饱”的问题。“温饱问题”是一个已经为中国人民所了解了的,曾经制约着中国发展的问题。经过中国人民多年的努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5e028ugp948fsc2a7r62i4cx3q5hp00q4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