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人力资源第一的战略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 注重人文价值 (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双轨制演变为独立企业经营的单轨制, 是中国传媒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三)、培养经营管理者、传媒职业经理人, 是传媒企业单轨制的必然要求
传统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以电视与报纸为例
一 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一)我国电视媒体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 1用人机制不尽合 2 薪酬评价体系尚不科
3 人才培养和流动体系还不完善。
(二)电视媒体走出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的对策 1 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介入 2. 建立合理的用人机 3. 构建有效的激励机 4. 完善人才培养机
二 浅谈地市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 【7】
(一 )、我国地市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 1.人才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2.薪酬评价体系尚不科学 3.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二)、地市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用人机制不够完善 2.机构改革相对滞后 3.激励机制尚未健全。
(三) 加强地市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创新 1 改革用人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3 建立完善的电视传媒职业经理人制度。
三 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路径研究,基于非时政类报刊改制的背景——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例【8】
(一)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
1、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 2、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3、 高端复合型传媒人才缺失 一 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二 是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 是缺乏专家型人才
(二)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面临的变革
1、 都市报间竞争向传媒集团间竞争转变
2、 跨行业多元化经营向产业链延伸式多媒体跨平台立体混合经营转变 3、 重庆日报为龙头的党报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变
(三)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路径
1、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构建现代传媒集团的人才招聘体系
一是招聘时间前移,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本地高校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二是与高校合作办学,成立传媒学院,按照自己的需求,培养集团急需的各类人才。
2、 以体制改革为依托,构建现代传媒集团的人才管理体系
一是由传统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市场化和职业化”的流动机制,对人的知识资源、能力资源实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促使内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构建现代传媒集团的人才配置体系。
二是由传统“官本位”的升迁晋级模式向专业化多层次的职业发展模式转变,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营造传媒与员工共同成长的氛围,提高其对组织
的归属、自尊和忠诚度。
三是构建现代传媒集团的激励和奖励体系,形成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短期激励、长期激励等多元化的激励、奖励体制,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 以员工培训为依托,构建现代传媒集团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实施培训的“走出去”战略,人才的职业培训要汇集国际传媒业发展的前沿理念、最新资讯和有效经验,汲取当今国际上最领先的经验、风格和趋势,使学员通过培训获得国际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实际运作水平。
二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集团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训员工,为集团未来的发展积聚人才。
4、 以团队建设为依托,构建现代传媒集团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传媒业人力资源的新发展——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人力资源 一 新媒体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革——以谷歌为参照体 【11】
(一) 新媒体产生的背景理论
第一类是关于中国传媒业对待制度及制度变革的态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管制度的文本层面如何阐述,大多数国有传统媒体都将管理制度当作外生性事物来对待,认为只要赋予一定的合理性,制度就能够被任意地人为给定,这是中国传媒业中一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真实态度
第二类是关于传媒产业迅速拓展的价值边界几个典型案例和观点:微软、谷歌、脸谱、腾讯已然是不折不扣的媒体
第三类是关于新媒体技术、人才与广大用户:直达终端用户的新媒体技术,正在将大量“传媒专业人士”与全能化的“普通用户”同质化,或者说相互替代的网络化传播模式正在使个人对公众和社会的单位影响力逐步递增。
(二)简析美国新媒体典型案例:谷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 高标准招 2. 员工推荐制度 3. 重视企业文化培训 4. 允许“闲(贤)人”存在
5. 组合型激励(1)时间管理(2)自由项目管理。(3)组织管理 6. “两极化”绩效考评
二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人力资源培养战略
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实现传播的新的媒体形态。研究新媒体下广电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就是要研究由于新媒体的介入而改变的媒介环境。新媒体的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媒介融合。【1】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电传媒的战略转变 (二)、广电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
(三)、新媒体下广电人力资源培训面临的挑战 (四)、基于组织发展策略的广电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五)、以人才专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战略的新机制。 1.结合战略,优化现有人才结构分布 2.端口前移,建立校台合作的长效机制 3.搭建平台,开发复合型广电人才 4.勇于创新,加大涉外培训力度 5.创新形式,提高培训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浅谈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周 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力资源办公室 )《中国广播》(2011年第7期)
【2】《胡政之报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兼论对中国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启示》俞凡(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系讲师)《新闻界》(2011年第2期)
【3】《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曹鹏(经济日报研究部副主任、博士) 《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七期)
【4】《当代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价值取向》祥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重庆社会科学》(2010 年第11期)
【5】《建设中国特色“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学”》 史松明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生)《传媒观察》 (2010年2月)
【6】《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汤阳 梁娟娟(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青年记者》2007年7月
【7】《浅谈地市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蔡群《经济师》2011 年第5期 【8】《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路径研究———基于非时政类报刊改制的背景》易彦龙 韦文杰(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创意产业研究所,中国地市传媒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特聘研究员) 《经营方略》2012 年第3 期 【9】《传媒变革时期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裁 郭林霞 【10】《论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基于需求层次论的视角》 吴晓创、葛慕石 (中南大学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1 卷第5 期 2011 年9 月
【11】《中国传媒业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之探索》文崇坚 , 吴玉兰(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 《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年8 月第44 卷第4 期 【12】 《试析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革——以谷歌为参照体》周 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电视研究》2011年第10期(总第263期)
【13】《媒体产业化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生)《传媒观察》 (2011年11月)
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教学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