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古代种芋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古代种芋法

的技术演进及其对现代农学的贡献

摘 要: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是芋的起源地之一。本文以中国古代的古籍农书为研究材料,详细的论证了种芋法的渊源、历代传承关系、技术演进的脉络,并以图示表明主要古籍农书中种芋法的传承关系。(3)公元六世纪的《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为种芋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历代农者在种芋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逐渐形成了包括区种法、使地力常新壮说、新品种选育、芋秧移栽法以及芋农事操作技术中的锄芋、壅根培土和霜降捩叶术等一套完整的芋种植技术。对于当今“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 种芋法; 技术演进;贡献

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是天南星科植物,俗称为芋头、芋艿。古亦称芋魁、蹲鸱等。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是芋的起源地之一。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甲篇》(公元前四世纪)、《史记·货殖列传》(公元前一世纪)等古籍已有芋的记载〔1,2〕。秦时卓氏迁蜀,就因所说汶山(即泯山,古时可泛指川西北山区)之下盛产“蹲鸱”,赖此可以终生不饥,便放弃了迁北之葭萌而自愿远迁临邛。成都和彭县出土的《种芋》、《采芋》画像砖瓦,更是生动地反映了汉代成都平原水芋的大田种植情景〔3〕。西晋南北朝时种芋经验已相当成熟,已有十四种芋品种。所以当时“蜀汉既繁芋,民以为资”,成为举国皆知的常识。唐代仍是普遍种芋,就连锦里先生杜甫也是“园收芋粟不全贫”〔4〕,竟然在这个北方诗人的心目中,芋也与粟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到了南宋时期,我国有些平川地区,还以“芋区”和“粟陇”为夏季主要农田景观〔5〕。芋在唐宋广泛种植的同时,由于冬小麦的逐渐推广,使所有传统夏粮在它的面前相形见绌,随着旱地粟——冬小麦和水田稻——麦轮作制的建立,能用于种芋的闲田日渐减少。南宋以后,芋便下降为一般蔬菜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后的发展进程,芋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进入国际市场,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全球芋的生产总面积约为1,077,660公顷,其中80%以上在非洲,15%左右的面积分布在亚洲,平均产量约6.1吨/公顷,由此可见芋仍是一些地区的重要农作物〔6〕。我国仅山东省2001年芋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出口芋类产品已达总产量的30%以上〔7,8〕。

在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作者在研究芋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利用价值的同时,探讨我国古代种芋法的起源,传承关系,技术演进及对现代农学理论的贡献,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自然科学历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对于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倡导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芋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1 种芋法的起源及传承关系

种芋法首载于《氾胜之书·种芋篇》〔9〕。此前,农业发展历史虽已有记载,但均未较完整的记录种芋技术及其起源。《氾胜之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个人专著农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书之一。撰于西汉末年(公元前一世纪之末),以黄河流域的旱农为对象。原书现已散失,《氾胜之书今释》是根据仅存的材料整理校勘所得。由此可推断,对种芋技术的纪录应早于《氾胜之书》。理由之一,据刘佩英在四川发现的野生芋,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芋的资料可知,我国南方地带是芋的起源地之一〔10〕。理由之二:据《齐民要术》纪录,“蜀汉即繁芋,民以为资”〔11〕。说明在汉代四川成都平原芋的生产十分繁盛,可见南方种芋技术应早于黄河流域。

2 种芋法的技术演进与发展

2.1《氾胜之书·种芋篇》之原本技术内容

《氾胜之书》首载种芋法:“宜择肥缓土,近水处。和柔,粪之。二月注雨,可种芋。率:二尺下一本。”“芋生,根宜深,劚其旁,以缓其土。旱则浇之。有草锄之,不厌数多。”又说:“治芋如此,其收常倍。”此种芋法概括了:⑴芋的生物学特性是喜肥水;⑵种植的季节是下连绵雨时;⑶种芋的技术要点是:勤松土、锄草和浇水;抓住以上三个基本特点,种芋就可得到加倍的收成。短短的几句话高度概括了西汉末年之前的中华民族种芋的成功经验,并为后人种芋奠定了科学的技术基础。

2.2种芋法及其技术的演进与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期,种芋的经验已相当成熟,并已有14个芋品种的记载。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指出:“种芋区,方深皆三尺。取豆萁内区中,足践之,厚尺五寸。取区上之濕土,与粪和之,内区中箕上,令厚尺二寸。以水浇之,足践令保泽。”“取五芋子,置四角及中央。足践之。旱数浇之。萁烂,

芋生,子皆长三尺。一区收三石”。较详尽的叙述了种芋的操作要点:⑴种芋:区三尺见方,三尺深。掘好后,在区底铺上豆萁,踏紧要有一尺五寸厚。⑵将区里掊出来的湿土,和粪拌匀,在区里豆萁层上,铺一尺二寸厚的一层。浇上水,踏过,让水分可以保存住。⑶取五个子芋,摆在区四角和中央。盖土踏紧。天旱时多浇几次水,到豆萁腐烂后,芋可长三尺高。一区收三石芋。此法与《氾胜之书》相比,技术原理相同,但内容更具体化,可操作性强。并首次记录了用豆秸腐烂后的有机肥做底肥,有利于提高芋的产量,即“一区收三石”。此后又对《氾胜之书》种芋篇作了全篇引录,并对《四民月令》“正月,可菹芋”。家政法曰:“二月,可种芋也”作了引录。因此可以记为《齐民要术》继承和发展了种芋法的技术内涵,充分反映了公元六世纪以前和六世纪中种芋技术的辉煌成就,并为种芋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唐代许多平原地区仍是普遍种芋,《四时纂要》作为唐代主要农书较详尽地引述了《氾胜之书》和《齐民要术》种芋要点:“种芋宜近水肥地,和粪种之”。“区方深三尺。取豆萁纳其中,足践之,厚五寸(按:《氾胜之书》是一尺五寸)。取区上湿土和粪盖豆萁上,厚尺二寸。以水浇之,足践令保泽。”“旱则浇之。萁烂芋生。一区可收一石。”“芋可以备凶年,宜留意焉”。中唐时,芋仍是大小庄园很重要的大田作物,剑南西川的“青苗税”甚至包括了芋税〔27〕。而且紫芋等新品种宜在推广种植。唐人以“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来概括唐代东川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活,并不是没有来由的〔28〕。说明唐代几乎进入芋生产的鼎盛时期。

从宋代的《全芳备祖》和南宋的《尔雅翼》,都可以让人清楚的体会到蜀都“芋区”生机盎然的农田景观。但令人遗憾的是宋代的农书对种芋法却未有新的发展和充实的记录。

《农桑辑要》是元代官颁农书,在引录了《氾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之种芋区,又种芋法之后。又引录了《务本新书》:“芋宜沙白地,地宜深耕。二月中为上时,相去六七寸下一芋。” “秋生子叶以土壅其根。”首次提出了壅根培土的种芋技术和民间经验。而“芋羞三月,众人来往,眼目多见,并闻刷锅声处,多不滋胤。”“三”即众多之意,则“月”应作“目”,说芋怕众目多见是滑稽之谈,是无科学道理的,但却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元代前后对种芋的一种神圣感。

《东鲁王氏农书》是元代重要农书。在叙述种芋技术时指出:“种宜软白沙地,近水为善。”并解释说“芋畏旱,宜近水。”“区行欲宽,宽则过风。芋本欲深,深则根大。”“春宜种,秋宜壅。立夏种,不生卵;秋失壅,瘦而不肥。霜降,捩其叶,使收液以美其实,则芋大而愈肥。”较详尽的展现了元朝前种芋技术的经典操作要点。

《农桑衣食撮要》是元代少数民族(维吾尔族人鲁明善)所写的第一部农书。它以较细腻的笔墨叙述了芋的育苗技术“芋秧先将园地锄过一遍,又以新黄土覆在锄过地上,却将芋芽向上密排种之。用草覆盖,侯发出三四叶约四五寸高,于三月间移栽之。”又“种芋子 宜近水肥地种,每窠根边用盦过菉豆壳壅之或用麻灰粪、牛羊踏过烂草壅其周围,则可长大。”再“放芋根,此月(八月)芋苗正旺,锄开根边土,却上别泥及蟠稈叶则力回,芋头与子肥大,不然苗盛芋小。”从上述元代的三部主要农书对种芋法的记录可知,元代和元代之前我国的种芋技术渐趋成熟。

明朝黄省曾高度概括和总结了前人关于芋的论述和种芋技术和经验,首次撰写出种芋专著《种芋法》(芋经)一卷。全卷共分四部分:“一之名”中叙述了芋的种类和土名;“二之食忌”之后是“三之艺法”在详细记录了《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家政法》《务本新书》、《物类相感志》等著作中有关种芋的内容后,以较浓重的笔墨叙述了“种芋之今法”(500余字,以苏杭一带为对象)。“?至七月乃塘塘法在芋子四角之中掘其土,遍亩皆然,壅在根上则土缓而结子圆大。”“田之有瓦砾者不可种;凡种二岁必再易田,不然则不长旺。”第一次提出了芋的轮作倒茬问题。

明代《群芳谱》分三部分进一步引录和补充了种芋法。“择种,十月拣根圆长尖白者,就屋之南檐下掘坑,以砻糠铺底,将种放下,稻草盖之,勿使冻烂。至三月间,取出埋肥地。待早苗发三四叶,于五月间择近水肥地移栽。”“栽种, 行欲宽,宽则过风。本欲深,深则根大。春宜种,夏种不生。秋宜壅,失壅则瘦。锄宜频,浇宜数。霜降宜捩其叶,使收叶。锄开根边土,上肥泥,壅根,使力回于根,则愈大愈肥。”“ 锄芋,宜晨露未干及雨后耘锄,令根旁虚则芋大子多。若日中耘,大热则蔫。以灰粪培则茂。”首次对锄芋时间和技术要令作了描述。 明代《农政全书》树艺部系统引录了《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务本新书》等区种芋法,字有更动,但不失本意。

从上述明代三部重要农书,特别是《芋经》,可以看出,明代的种芋法有了新的发展,且已达到较完善的程度,《芋经》不愧为中国古代种芋法的经典著作。遗憾的是这卷专著在其后的传承发展中,未见起到应有的作用。

清代《授时通考》重点引录了《氾胜之书》、《农桑通诀》、《群芳谱》等种芋法。

《三农记》以“植艺”、“芸芋”、“择种”三个方面,在继承《氾胜之书》等种芋法的基础上,以简明的语言对种芋技术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郡县农政》和《农业合编》均对种芋法作了一般论述,对种芋技术的发展仅起到了传承作用,没有新的贡献。

3 种芋法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贡献

在我国丰富的农学遗产中蕴藏着许多宝贵的植物生理学知识〔29〕。作者对古籍农书中种芋法的深入研究发现,我们的祖先在芋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和科学见解。

3.1《氾胜之书》对种芋法的理论贡献

氾胜之在他的种芋法中,首次提出了应选择肥沃疏松并便于灌溉的地块用来种芋。可以看出当时已对芋的生物学特性有了一定认识。芋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沼泽地区,是地下膨大的球茎类作物,栽种时只有首先满足了芋对土壤和水肥条件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其收常倍”的目的。对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来说,这也是芋栽培成败的关键问题。在距今2000多年前较原始的时代,氾胜之就能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如此富有科学理论的技术要点,无疑为种芋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也不难看出,为何其后历代古籍农书竞相引录《氾胜之书》的缘由。

3.2 种芋法对现代农业科学的贡献

3.2.1 区种芋法

“区种芋法”这一技术是在《氾胜之书》中最先提出,“区种芋法”的“区”字经过有关专家的反复考证,应该作(ou)音〔30〕。“区”底意义,是向地平面以下洼陷进去。这样做成的区,在防止水分与营养物质的损失上都很有作用。从“务粪泽”的基本原则上着想,是很好的措施。《齐民要术》及以后的历代古籍农书均继承和发展了“区种芋法”。区种芋法所实行的是精耕细作,集中地使用灌溉水和肥料,集中地使用人力,以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反对“广种薄收”的浪费人力物力,在一定的实地条件配合中,是有积极意义的。例如在水源地带,山陵多而平地少,水土流失情况严重,肥源缺乏,劳动力有剩余的情况下,用区种芋法这种园艺式栽培的精耕细作法,来换取高额的收获,既直接有利于本地区的农业劳动者,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为本地区和下游地区减少灾害,是与现代生态农业科学理论相吻合的。在中国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下推行区种芋法是可行的。但过去的精耕细作,劳动强度大,既不能利用畜力,更谈不上利用机器,如此生产市场价格不高的粮食,劳动效率是不高的。所以从现代农业的观点出发,区种芋法绝不是获得芋丰产的唯一方法,但是区种芋法对于“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古代种芋法

中国古代种芋法的技术演进及其对现代农学的贡献摘要: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是芋的起源地之一。本文以中国古代的古籍农书为研究材料,详细的论证了种芋法的渊源、历代传承关系、技术演进的脉络,并以图示表明主要古籍农书中种芋法的传承关系。(3)公元六世纪的《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为种芋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22g69rrvf4c2da0069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