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军队院校生军官招生文化科目统一考试模拟考试(高中语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军队院校生军官招生文化科目统一考试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追溯(sù) 隽(jùn)永 忙不迭(dié) 返璞(pú)归真 B.信笺(qin)洗漱(shù) 一溜(liù)烟 恪(kè)守不渝 C.收敛(lin) 蕴藉(jiè) 一刹(chà)那 敷衍塞(sè)责 D.整饬(chì) 框(kuàng)架 肇(zhào)事者 心无旁鹜(w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透彻 频律 攻坚战 振聋发聩 B.通谍 竞聘 节骨眼 锋芒毕露 C.精悍 杂糅 识时务 礼尚往来 D.坐标 博取 辩证法 大相径庭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人所谈的“文约而事丰”也就是常说的________。优秀的作家都是精于语言加工的大师,他们在写作时很少一挥而就。即使是一首短诗,也要反复锤炼,________,用最省俭的语言,以不写之写让读者________弦外之音、韵外之致。

A.言简意赅 文从字顺 体验 B.言近旨远 字斟句酌 体验 C.言简意赅 字斟句酌 体味 D.言近旨远 文从字顺 体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5.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的·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

1

的愤懑心情。

B.《六国论》是苏洵史论文代表作品,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 C.欧·亨利是美国短篇小说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片叶子》等。

D.小说《小二黑结婚》是现代作家赵树理的代表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汤勤福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

2

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人民日报》(2016年3月25日)

8.下列对中华礼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中华礼制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这种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中华礼制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缓和矛盾、化解冲突的作用,使诸民族之间逐渐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使道德与理想之道紧密结合起来。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推进,是因为即使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

B.“进退周旋,威仪抑抑”讲的是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孔子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反映了内在精神实质。

C.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是具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

D.《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体现了礼法合一的思想。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礼记·郊特牲》中“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强调的“尊其义”,在孔子反复强调的“不学礼,无以立”中有体现。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华礼制演进需要适时变革。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3

三、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9 小题。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 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从独石抵宣府, 增置墩堠[注] 。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府、大同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注] 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 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 以足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卒。

(注)墩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詈:责骂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八》)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B.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C.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D.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12.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明清两代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故可以年号称之。 B.抚辑,亦作\抚缉\,为安抚辑和之意。文中指官员到地方安抚灾民的行为。 C.刑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D.朔望,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在文中,皇帝照顾魏源有足疾,此两日朝见即可。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魏源心存正义,勤政爱民。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赋税。

B.魏源颇有作为,深得信任。他成功整治大同、宣府等边务,皇帝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

C.魏源治政有力,却遭弹劾。治边时,请求换掉不称职的官员,却被谏官以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为罪名弹劾。

D.魏源勤于政务,他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得到了朝廷许可。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5 分) 译文:

4

(2)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5 分) 译文:

四、文学名句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

15. 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16.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7.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荀子《劝学》) 18.别有幽愁暗恨生, 。 (白居易《琵琶行》) 19.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20. ,杨柳岸晓风残月。 (刘永《雨霖铃》)

五、诗歌鉴赏(共8分)

塞下曲 (明)苏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①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①觱 篥(bl):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

2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明月高悬,清辉洒边关,此为静;西风劲吹,战袍随风拂动的情景

B. “觱篥无声河汉转。” “觱篥”,是一种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簧管乐器,这句写因为边境形势紧张,早已不闻歌吹之声,在宁静而紧张的环境里,星移斗转,时光流逝。 C. “露华霜气满弓刀”的特写,向我们展示了经过一夜站岗守卫,忠于职责的将士已满身繁露霜华,但仍然刀枪在手,巍然挺立的形象。

D. 这首诗通用浓墨重彩,在具体的场景描写中,流露出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感情。他既写了边塞风光的壮阔,又写了军营生活的艰辛,更传达出作者对戍边生活的复杂心态。

22.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边将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2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7 分)

大兵 梁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

5

2020军队院校生军官招生文化科目统一考试模拟考试(高中语文)

2020军队院校生军官招生文化科目统一考试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n)洗漱(shù)一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1l967x6ld6vudb8bhn079ew80o94h00sa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