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闸蟹的繁殖技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大闸蟹的繁殖技术

大闸蟹的繁殖技术 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漫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最鲜美。一般来说,大闸蟹特指长的中华绒螯蟹。

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生长在长江下游一带的湖河港汊中。

阳澄湖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大闸蟹\呢?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谓\炸蟹\。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 他\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讷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张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阳澄湖畔,始悉其原委。\ 吴讷士是苏州草桥中学的创始人,父亲吴大征晚清时官至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当过刘坤一的副帅,一门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

张惟一就是方还,与王颂文同为吴讷士的好友,吴家的常客。顾炎武《天下邵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为吴士讷所购得,又为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并慨然接受相赠迎回昆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 事有凑巧吴家设蟹宴,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方还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关\大闸蟹\名称的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

大闸蟹的黄河口生态养殖技术 黄河口河蟹,品种纯,生长快,个体大,肉鲜味美,肉质细腻而有弹性,成蟹个体平均体重100克~200克,最大可达450克,其外形、品质、规格均可与我国的江浙大闸蟹相媲美。据分析,黄河口河蟹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高达23%,碳水化合物6.8%,脂肪5.8%,维生素a、d、b1和b2均显著高于陆生和其他水生动物,并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黄河口河蟹以其优良的品质、高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被誉为“天然佳品”,畅销国内。黄河入海口现有湿地近30万亩,湿地环境优良,由于芦苇的根系、落叶等天然腐殖质的滋润,水体有机质丰富,无污染,是发展绿色天然水产养殖的最佳场所。近年来,通过河蟹生态养殖,取得了好的效益,2004年黄河口河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认证,总结出了一套湿地生态养殖技术。 一、湿地养殖区选择

湿地养殖区要远离村庄、工矿区,自然环境优良,无污染,蓄水方便,水草资源、小虾及螺、蚬等底栖生物丰富,底质淤泥层少(10厘米),无凶猛鱼类等敌害生物,路渠等设施配套。 二、放苗

首先加强黄河口河蟹原种的选育工作,保持黄河口河蟹的优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良性状,培育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坚持选用野生亲蟹繁育,操作中实行自然筛选、去杂留纯、去劣留良,保证严格筛选。然后选择规格整齐,大小100只/千克~200只/千克为好,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性早熟扣蟹)的扣蟹,经3‰~4‰食盐水溶液浸洗3分钟~5分钟后于4月份向湿地沟渠投放蟹苗。采用一次放足,三级放养。放苗时养殖区与育苗池盐差 ≤5‰,温差≤2℃,放养密度每亩200只~400只。为让蟹苗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在投放后一周内用隔断隔开,并投蛋黄及豆浆豆渣,待他们适应环境后,敞开隔断放入各个主渠和支渠。 三、日常管理

坚持可持续的健康养殖模式,加强对水环境的质检工作。通过芦苇生态养殖,保护湿地植被,使该区域养殖环境具有较强的水质调控和净化功能,从而做到黄河口河蟹健康养殖。其次是加强对水环境的质检管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芦苇湿地养殖区的抽样化验,及时掌握养殖区中水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合理调控,使养殖用水达到黄河口河蟹养殖生产的环境要求。蟹苗放养以后,每天早晚各巡池一遍,观察蟹子生长及摄食情况,定期对养殖区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盐度:0‰~30‰,适宜温度15℃~30℃,最佳温度22℃~2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ph值7.5~8.5,氨氮0.1毫克/升以下,硫化氢0.01毫克/升以下。 四、水质调节

养殖过程中不用药,基本不换水,水质恶化或者暴雨天要及时调水或加水,换水量根据情况而定。在生产中,严格按照无公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害控制技术操作,不使用农药及激素等,直接引用黄河水自然养殖,夏季高温时,视水质情况,不定期换水,每次换水水深10厘米~20厘米,先排后灌。 五、收捕销售

每年9月~10月用灯光诱捕法或在各个水渠内插网捕捉大闸蟹,捕捉的成蟹应经2小时以上的网箱暂养,经吐泥滤脏后,分袋包装,保温运输至市场销售

大闸蟹的养殖技术 水质调控方法

1、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每隔15天使用一次em菌或芽孢杆菌或其它生物底改,充分降解有机杂质,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维持水体酸碱平衡。

2、肥水。根据水质肥瘦和藻相状况,适时补充有机氮肥或磷肥,促进藻相、菌相的平衡。在暴发蓝藻的塘口,请谨慎使用药物杀藻,宜采取换水、调水、补充有益藻种等方式,使池塘有益藻类占优势,抑制蓝藻的繁殖生长。

3、适时加水。高温期蟹池蒸发量大,一般每隔10天加注一次新水,使平均水深控制在1.2米左右。

大闸蟹的注意事项 1.加大饲料投喂:河蟹摄食旺盛,增加高蛋白颗粒饲料或冰冻海鱼投喂,观察吃食情况,严格确定饲料投喂量,保证河蟹吃好吃足,促进生长。

2加强水草管理:对水草生长缓慢的塘口,普施发酵过的有机粪肥;水位过深塘口,降低水位,浅水区水位维持在20—30厘米,增加水草的光合作用;水草种植量较多且肥度相对偏大的塘口,使用水质改良剂,吸附沉淀有机质,增加透明度;水草长势过旺的塘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口,轮流间隔疏除部分水草;在网片围出的轮叶黑藻种植区,选择晴好天气,用粘性泥土和轮叶黑藻芽孢拌和进行播撒。 3提早进行蓝藻和青泥苔预防:进入4月中下旬,部分塘口蓝藻和青泥苔开始生长,早期数量有限,及早全池泼洒氯制剂进行控制和杀灭,可以间隔3-5天重复使用一次。在正常气温下,也可以谨慎使用硫酸铜进行预防,使用量为正常用量的80%。 4预防病害:河蟹前两次脱壳死亡率相对要高,病菌逐渐活跃,在晴好天气可全池泼洒碘制剂一次

大闸蟹的繁殖技术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大闸蟹的繁殖技术大闸蟹的繁殖技术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漫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最鲜美。一般来说,大闸蟹特指长的中华绒螯蟹。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生长在长江下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ox22rd1x797950lpza3sk4u09qt500ff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