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0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0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辽宁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

根据年快报初步统计,现将2008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2008年是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经济总量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46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0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512.1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4647.5亿元,增长11.2%。人均生产总值3125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增长。全年农业增加值53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林业增加值40.7亿元,增长6.3%;牧业增加值428.4亿元,增长7.9%;渔业增加值247.3亿元,增长9.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9.7亿元,增长7.6%。

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46.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51.2千公顷,增长0.8%;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5.2千公顷,增长37.9%。粮食总产量1860万吨,比上年增产2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蔬菜产量2438.3万吨,比上年增长9.3%;水果产量591.6万吨,增长11%。肉类总产量376.0万吨,比上年增长8%。其中,猪肉产量204.2万吨,增长6.9%;牛肉产量40.5万吨,增长6%;羊肉产量7.8万吨,增长11.4%;禽肉产量116.3万吨,增长10.3%。牛奶产量114.1万吨,比上年增长8.8%;禽蛋产量230万吨,增长12.7%。水产品产量494.9万吨,比上年增长8.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83.3万吨,增长13.8%;海洋捕捞147.8万吨,下降0.9%;海水养殖263.8万吨,增长13.6%。

造林绿化取得成效。全年完成人工造林作业面积220.1千公顷,飞播造林面积13.2千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06.7千公顷。新育苗面积6.7千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0947.8万株。辽西北边界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推进664.6延长公里,完成工程建设34.2千公顷。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稳步推进,农村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主要良种覆盖率达到96.4%,建立大田作物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22.2千公顷,建立42个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133.3千公顷,推广水稻无纺布育苗技术305.3千公顷。建立省级以上保护性耕作示范区48个,核心示范面积133.3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包括渔船)2042.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2%。耕、播、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52.5%,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三、工业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03.1亿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上年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7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装备制造业支撑带动作用增强。全年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89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7%。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557.2亿元,增长31.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48.6亿元,增长2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411.5亿元,增长9.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254.6亿元,增长19.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64.2亿元,增长18.6%;金属制品业增加值215.9亿元,增长27.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5.5%。主要产品产量中,金属切削机床下降1.8%,其中,数控机床增长10.2%;金属冶炼设备增长56%;水泥专用设备增长29.1%;采矿设备增长15.9%;机车增长31%;汽车下降9%;民用钢质船舶增长2.2%。

原材料工业稳定增长。全年原材料工业完成增加值3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6%。其中,石化工业增加值1332.3亿元,增长7.3%;冶金工业增加值1398.7亿元,增长11.8%;建材工业增加值410.5亿元,增长28.1%。主要产品产量中,原油加工量增长1.6%,乙烯增长9.2%,生铁增长1.4%,粗钢下降1.7%,钢材增长2.7%,水泥增长9.1%,平板玻璃增长19.2%。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全年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1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383.4亿元,增长24.8%;饮料制造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22.2%。主要产品产量中,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20.9%,卷烟增长2%,果汁及果汁饮料增长38.2%,白酒增长27.5%,啤酒下降0.2%,液体乳下降14.8%。

各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生产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年国有企业增加值837.2亿元,增长5.8%;集体企业增加值201.3亿元,增长21.9%;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58.2亿元,增长17.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612.9亿元,增长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271.7亿元,增长1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利税总额1248.8亿元,下降12%;利润总额489.8亿元,下降34%。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建材等行业利税和利润总额均实现大幅度增长。装备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429.5亿元,利润总额28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19.7%;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95.0亿元,利润总额117.4亿元,分别增长18.1%和20.5%;建材工业实现利税总额93.1亿元,利润总额54.2亿元,分别增长33.3%和37.9%。冶金工业实现利税总额424.9亿元,利润总额216.5亿元,分别下降5.7%和19.8%。石化行业受价格倒挂影响,利润总额为净亏损215.6亿元。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90.7%;利润总额656.1亿元,增长15.8%,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33.9%。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本溪北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38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4804.1万平方米,增长8%;上缴税金83.9亿元,增长15.4%;实现利润98.9亿元,增长18.1%;全员劳动生产率166518元/人(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增长21.9%。 房地产开发持续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2058.1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其中,住宅投资1575.1亿元,增长35.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98.3亿元,增长53.3%。房屋施工面积1470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竣工面积3540.8万平方米,增长13.1%。商品房销售面积401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商品房销售额1507.7亿元,增长12.8%。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16.3亿元,比上年增长34.7%。按城乡分,城镇投资8879.2亿元,增长35%;农村投资1137.1亿元,增长32.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325.1亿元,增长64.2%;第二产业投资4832.2亿元,增长35.2%;第三产业投资4859.0亿元,增长32.6%。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工业投资476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5%。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1362.1亿元,增长41.8%;原材料工业投资1773.0亿元,增长41.8%;能源工业投资544.4亿元,增长14.2%。

非国有经济投资大幅度增加。全年国有经济投资25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非国有经济投资74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4.8%。其中,集体经济投资445.0亿元,增长59.6%;股份制经济投资2802.2亿元,增长35.4%;私营个体投资3015.8亿元,增长44.2%。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一步增强。全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3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49.4亿元,增长3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789.6亿元,增长33.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118.5亿元,增长76.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699.7亿元,增长29.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54.2亿元,增长21.5%。

三大区域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规划的7个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1亿元,增长37.8%,总长1443公里的沿海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沈阳经济区(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市)一体化进程加快,实施了沈抚轻轨、沈抚公路和沈阳生态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4.1%。 “突破辽西北”(包括阜新、铁岭、朝阳3市)战略稳步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8亿元,比上年增长55.6%。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进展。全省开工的亿元以上建设项目由上年的1528个增加到1676个,全年完成投资4249.6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占全部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54.8%。主要工程有:鞍钢鲅鱼圈新厂,红沿河核电站项目,辽河油田油气田开发工程,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铁岭至承德高速公路,大伙房输水一、二、三期工程和沈阳一、二号线地铁工程等。 城市建设继续加强。城市用水普及率由上年的96.9%提高到97.1%;供气普及率由上年的91.9%提高到92.1%;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由上年的10标台增加到10.1标台;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由上年的9.61平方米增加到9.6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上年的9平方

米增加到9.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上年的37.5%提高到38%;污水处理率由上年的51.6%提高到53%;垃圾处理率由上年的56.5%提高到57%。 六、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较快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39.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10.8%和9.1%。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06.0亿元,增长22.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11.5亿元,增长21.6%。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033.7亿元,增长21.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19.0亿元,增长28.4%。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吃、穿、用类商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4%、22.8%和23.1%。市场热点商品继续旺销,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2.9%,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47.7%,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1.8%,家具类零售额增长53.5%,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20.1%,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29.8%,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69.4%。 七、对外开放

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72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总额420.6亿美元,增长19.1%;进口总额303.8亿美元,增长25.8%。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219.5亿美元,增长27.3%;加工贸易出口178.8亿美元,增长8.7%。国有企业出口124.7亿美元,增长17.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02.8亿美元,增长14.8%;集体私营企业出口93.1亿美元,增长32.1%。机电产品出口160.1亿美元,增长20.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1亿美元,增长9.4%。

年末全省对外贸易国家 (地区)208个。全年对亚洲出口25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对日本出口92.6亿美元,增长17.1%;对韩国出口56.0亿美元,增长21.8%;对新加坡出口29.2亿美元,增长7.1%。对欧盟出口65.2亿美元,增长14.5%。对美国出口47.2亿美元,增长14.1%。对非洲出口9.8亿美元,增长71.1%。对拉丁美洲出口17.1亿美元,增长51.7%。

利用外资重大项目增多,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新批合同外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526个,合同外资额149.7亿美元,占全省新批合同外资额的73.8%;外商实际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52个,实际投资额88.4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73.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2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投向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5.4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87.7%。

引进内资成绩显著。全年全省以市为单位全口径引进国内资金实际到位额2052.5亿元,其中,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420亿元。

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全年在海外新办各类企业和机构76家,总投资额6.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项目1745个,比上年增长23.9%;新签合同金额26.2亿美元,增长168.4%;完成营业额11.1亿美元,增长41.4%。外派劳务人员9万人,比上年增长10.3%。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71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

客货运输持续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6338.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其中,铁路1342.5亿吨公里,增长3.8%;公路661.2亿吨公里,增长16.4%;水运4333.0亿吨公里,增长9.6%;航空1.8亿吨公里,下降4.4%。货运量127293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铁路17400万吨,增长5.1%;公路100615万吨,增长11.3%;水运9267万吨,增长5.6%;航空11万吨,下降6.1%。旅客周转量871.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1%。其中,铁路465.9亿人公里,增长6.7%;公路298.5亿人公里,增长13.3%;水运7.8亿人公里,下降7.4%;航空99.1亿人公里,增长1.2%。客运量77950万人,比上年增长9.3%。其中,铁路11958万人,增长14.8%;公路64708万人,增长8.6%;水运598万人,下降8.1%;航空686万人,下降1%。港口货物吞吐量48768万吨,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058万吨,增长2%。

邮政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3亿元,增长13.4%;电信业务总量786.5亿元,增长16.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702.1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457.9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8.8%和15.5%。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07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9836.4万人次,增长20.2%;接待入境旅游者241.9万人次,增长20.9%,其中,外国人207.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34.6万人次,分别增长21.5%和17.6%。旅游总收入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635.5亿元,增长34.6%;旅游外汇收入15.3亿美元,增长24.3%。 九、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6%,涨幅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4%,农村上涨5.5%。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2.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1%,衣着类价格下降6.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3.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9%,居住类价格上涨4.1%。

生产领域价格明显上涨。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28.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0.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5%。 十、财政

财税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地区税收收入 (不含海关代征)20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增值税694.2亿元,增长15.9%;营业税304.0亿元,增长20.6%;企业所得税407.4亿元,增长34.4%;个人所得税129.3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6.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1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教育支出307.1亿元,增长21.8%;科学技术支出49.1亿元,增长2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8.2亿元,增长16.2%;环境保护支出48.2亿元,增长70.5%;农林水事务支出149.4亿元,增长22.7%。 十一、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0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根据年快报初步统计,现将2008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2008年是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一、经济总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h1o9ptfw1symv1jox557eja0pqs3006o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