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考试复习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7、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答:(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某些部分和环节,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它已经逐步变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我国原有的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8、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1)社会形态是指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而所谓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2)每一代人的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人们虽然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最终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4)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的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

49、试述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2)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50、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答:(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资本主义的

11

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4)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51、试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答:(1)价值规律,是指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主要有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52、试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在:①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不被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②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的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利或亏损的程度,从而决定着他们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

53、为什么说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答:(1)、生产价格就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将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动,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2)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是因为:

①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②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完全相等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③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

54、试述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答:(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

12

(2)剩余价值和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

(3)因此,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就被掩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55、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1)、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其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对外扩张;

(2)、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主要原因有: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是:①、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②、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提高。各国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③、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3)、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具体表现有: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资本的全球化

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考试复习资料

47、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答:(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xuw57qm0x02tja2ir6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