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多元化专科培训在继续教育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多元化专科培训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17年8月正式实施手术室多元化专科培训,选取2017年1—7月接受培训护理人员86名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24年5月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90名为研究组,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传统培训方式,研究组护理人员接受多元化专科培训,记录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和培训期间论文发表,并对比两个时间段内患者对于手术室内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人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论文发表篇数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培训期间(即2017年8月—2024年5月),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满意程度更高。结论手术室多元化专科培训在继续教育中应用效果理想。
【关键词】手术室;多元化;专科培训;继续教育;临床应用;
效果评价
手术室是医院行使诊断、治疗、急救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一个
医院手术治疗工作开展的核心场所[1],承担着大量手术;由于手术室内医疗操作开展多而复杂,对护士护理配合能力与专业素养水平的要求较高[2],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医学专业的不断细化,引进的手术的设备越来越高端、精良、顶尖,因此对于综合性的医院的护理工作来说,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所以需要护理人员的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尤其是对于接触工作不久的新护士来说,要想短时间使其在面对手术室内高强度的工作量、复杂多变的手术病种、精密复杂的仪器
设备、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和种种意外突发情况时做到游刃有余,并以较高水平的手术护理配合辅助手术医师完成手术,采用一种合理、实用、高效的手术室护理培训方法至关重要[3]。为提高培训质量我们采取了多元化专科培训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该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7月的护理人员86名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24
年5月的护理人员90名为研究组,对照组护士年龄均在20~43岁,平均年龄(28.2±1.5)岁,男性9名,女性77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0名,大专学历36名,平均工作年限(3.4±1.6)年;研究组护士年龄均在19~45岁,平均年龄(27.8±1.7)岁,男性7名,女性83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2名,大专学历38名,平均工作年龄(3.6±1.4)年。经比较,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时间段内存在的人员变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邀请院内的外科教授担任讲师,进行外科专题讲座。可以有
护士长代表与外科专家进行沟通讲课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外科手术会涉及到很多的科室,比如神经外科、肿瘤科、胸外科、骨科等十几个科室,所以这就需要拟定合理的授课计划,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术中的配合、解剖结构等[4]。授课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以示范、讲授或者
小组讨论为主。加入多媒体更加形象具体化的展现讲课的内容,也可以借助医院内的模型及接收的真实案例。时间安排保证院内每月有1次90分钟的课程,在课后护理人员可以积极的与专家交流互动,讲课遇到的重点或者疑问第一时间解决,对于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每一季度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2)采用专科组长带头的培训方式,邀请专科护理组长进行讲座,我院有5个专科组,每组设立一个专科组长,专科组长的选择标准为组内专业能力最强的,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5]。科室内为专科组长安排外出学习的机会,专科组长在学习回来后在科内进行互通交流,提高科内其他人员的专业水平。专科护理组长的授课1个月可安排1~2次,主要的授课内容包括本科内的手术特点,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术中要求、术后对患者的体位摆放、在术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以及科内手术医师的习惯。(3)安排人员定期授课,为科室内的其他护士讲解新的技术、核心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现场演示等方法,也可通过案例分享的形式对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讲解[6]。(4)针对院内引进的新器械进行专业的培训,邀请生产厂家的工程师来授课,使用前讲解具体的操作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并将操作的流程制作成卡片悬挂在旁边。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可以使用,关于器械维修、保养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7]。
1.3观察指标
考核成绩:包括理论和操作成绩,理论考核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
和手术室专科知识,为闭卷考核,满分100分。操作考核以考核者现
手术室多元化专科培训在继续教育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