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变,只是变成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已,主语如果是人,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则句子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如例(3)变为“身笑”。

上述被动结构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9)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齐晋鞌之战》

上述含“为”的被动句,无论施事者是否出现,其结构都跟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相同,只要简单地把“为”释成“被”就可以了。

“为”字表被动时后来还发展出“为??所”式,“为字后面的施事者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据王力先进研究,“为??所”式出现于汉代。如:

(10)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11)卫太子所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12)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13)复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15)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李将军列传》 上述六例,前四例施事者出现了,后二例施事者没有出现,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省略,出现的频率远没有前者多。相对而言,“为??所”式只比原来的句式多了一个“所”字,但被动的意味更明显,且没有歧义,故它出现后便成了一种比“於”字还要常用的句式,直到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如“为风雪所阻”,“为事实所证明”。而原来那种不用“所”的句式,由于“为”字还有其他意义,有时候会产生歧义,故后来比较少用了,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看到。容易产生歧义的例子如:

(16)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17)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16)的“为”可以是介词“替”,可以是介词“被”,还可以是动词“成为”,分别译为“后代一定替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被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例(17)的“为”可以理解为动词“成为”,也可以理解为介词“被”,前者可译为“像我韩信也已成为俘虏了”,后者可译成“像我韩信已经被俘虏了”。正因为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后来被“为??所”所取代。

3、“见”字句

单纯用“见”作被动的被动句结构比较简单,其结构为“见+动词”,施事者不出现。如: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 (3)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史记·商君列传》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5)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只用“见”的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上述后二例“见疑”、“被谤”对举,“为戮”、“见疑”对举。

“见”字句如果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需要与“於”字句配合使用,组成“见+动词+於+施事者”的结构。如:

(5)臣诚恐见斯於上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韩非子说难》

上述只用“见”的“见+动词”结构,后来产生了另一种新用法,“见”不再表被动,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而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人把这种用法的“见”称为副词)。如: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8)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7)的“慈父见背”意为慈祥的父亲背我而去,例(8)的“或见恕”意为“或许原谅我”。现代汉语的“见谅”、“见怪”、“见笑”还保存了这种用法。由于同一结构可表达两种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故“见+动词”这种句式后来很少使用。

4、“被”字句

“被”用于被动句是最后起的,大致出现于战国末期,“被”用于被动句是从“被”的动词义“遭受”发展而来的。如:

(1)而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 (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末期,“被”字由遭受义发展为表示被动,如:

(3)今兄弟被侵,必攻也,廉也;知已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4)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以上“被”字还有明显的动词义,汉以后“被”逐渐虚化,纯粹表示被动,但开始只有“被+动词”的形式,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5)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稍后,才出现了行为的主动者,魏骨之后逐渐得到推行。如: (6)臣被尚书召向。(蔡邕《被收时表》) (7)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被”字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后,“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得以完成。由于“被”字句没有歧义,尽管它是最后起的句式,却得到广泛运用,一直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式。

从上面我们看到被动句的整个发展情况:开始是主动被动同形,没有形式标志,接着出现了“於”字句,再接着出现了“为”字句和“见”字句,最后出现了“被”字句。由于“於”字句、“见”字句和“为”字句都可能产生歧义,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表意明确,于是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式终于被被动意味较强且无歧义的“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中优胜劣败的结果。

(四)古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 动量即行为动作的数量,古今汉语在表示动量时有两点不同。一是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动量词,如一次(下、遍、回、趟)等,而古代汉语原来就没有动量词,魏晋以后虽然产生了动量词,但文言文中一般还是采用数词直接与动词结果的旧形式。前者如“一鼓作气”,后者如“三发问而近不答”(胡铨《戊午上高宗土封事》)。

二是词序不同。古代汉语是“数词+动词”,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现代汉语则一般是“动词+数量词”,即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当补语。如:

(1)彼茁者葭,壹发五葩。《诗经召南驺虞》 (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贾谊《论贵粟疏》 译成现代汉语,例(1)“壹发”译为“射一次”,例(2)“三思”译为“思考三次”,例(3)“再食”译为“吃两顿”。

古代汉语如果要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数词前面加上“者”字,这样原话就变成了截然分明的两部分——“者”字连同前面的词语和处于句尾的数词,前者整个充当句子的主语,后者单独当句子的谓语。如:

(4)(赵高)上殿,殿欲坏者三。《史记李斯列传》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5)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询《六国论》

如果不强调行为动作的数量,一般语序例(4)为“殿三欲坏”,例(5)为“不匝旬而二得异地”,例(6)为“后秦再击赵”。数量单独抽出来放于句尾,原来的状语升格为全句的谓语,其地位就显得突出得多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后秦击赵者再”可译为“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两次”。似乎既能保留愿意,词序也未变,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二者的语法结构是大不一样的。

二、矣、焉

作为句末语气词,“矣”、“焉”和“也”一样,都用于陈述语气(包判断、叙述),而与表疑问“乎”与“欲”“邪(耶)”,表感叹的“哉”“夫”三足鼎立。由于感叹有时与疑问有交叉之处,故也可采用陈述与疑问两分法。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所以柳宗元《答杜温夫书》就说——“乎、欲、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所谓决辞,是指陈述确决语气。虽然同为“决辞”,但它们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下面就讲“矣”“焉”的用法,至于“疑辞”,后面一节我们即将讲到。

(一)矣字

“矣”与“也”虽然都为“决辞”,但二者的用法判然有别,正如《淮南子说林》所说——“‘也’之与‘矣’,相去千里。”

上面我们讲过,“也”用于句末时的基本用法是表示肯定确认语气,“矣”的基本用法是用于叙述句中,把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新情况告诉别人。关于这点,教材中分析得非常精彩到位,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左传庄公十年》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例(1)原来不可,现在可了,故用“矣”;例(2)原来未“庶”,现在“庶”了,故用“矣”,原来未“富”,现在“富”了,故也用“矣”,都在报道一种新的情况。

除叙述句外,“矣”还可以用在描写句、祈使句和疑问句的末尾。描写句的如: (3)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4)天之弃商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5)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描写句中的“矣”,不仅描写事物静的状态,还陈述了这种状态由弱趋强的过程,因此也是在报道一种新情况,当谓语前置时,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如例(5)。

祈使句如: (6)子行矣!《庄子列御寇》 (7)若属皆罢去归矣!《史记滑稽列传》

祈使句中的“矣”也表示了一种行为动为的进程,如例(6)原来不能走,现在可以走了,例(7)原来不能回去,现在可以回去了。

疑问句的如:

(8)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大学》 (9)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疑问句中的“矣”,报道新情况的意味不如其他句子强,但仍然是报道一种新情况,它本身不能表疑问,疑问语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表示的。

总之,“矣”不管用在什么句式中,都表示一个动态的过程,与表示静态的“也”是大不一样的,关于它们二者用法的区别,下面一段文字表现得非常清楚。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黎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这是太宰伯州黎与楚王的对话,楚王看到晋军每一个动作的进程,把它们作为一种新情况告诉太宰,因此句末都用“矣”。太宰向楚王逐一解释对方在干什么,所以句末都用“也”。在这里,“也”“矣”各司其职,是不能互换的。

跟“矣”作用相似的句末语气词还有一个“已”。如: (10)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贾谊《治安策》 (11)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 (12)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矣”与“已”大致与现代汉语的“了”相当,有时候可以译为“啦”。 (二)焉字

“焉”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用法很广的词,它可以表示多种词性,具体各种用法各属什么词性,人们的看法有时不一致。就王力先生这本教材来说,“焉”字可以作语气词、疑问化词和词尾,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处地方(另两处分别为第二册P276和第二册P470)。疑问代词的例子如:

(1)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篓上》 (2)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例(1)的“焉”作宾语,“哪里”的意思。例(2)的“焉”作状语,“怎么”“哪里”的意思。词尾的例子如:

(3)我心忧伤,叔焉如擣。《诗经小雅小弃》 (4)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荀子议兵》 词尾的“焉”作用同“然”,上二例都可换为“然”。疑问代词词尾与语气词的“焉”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疑问代词是动词谓语前,词尾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语气词是在句末,这里讲的是处于句末的语气词。我们说人们对词性的分歧主要就在语气词。本教材的语气词“焉”分为三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兼词“于是”,一是纯粹的语气词,一是用于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1、兼词“于是”

这种用法的“焉”一般人都称为“兼词”,因为兼有两个词的作用,本教材是认为兼有指示代词和语气词的作用。说它是指示代词,因为它有指代的作用,说它是语气词,因为它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末表示停顿。杨树达认为是指示代词,兼有介词“于”和代名词“是”的作用。郭锡良认为它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既是指示代词,又同时兼有语气词的性质。王力重在语气,故列入语气词;郭锡良重在指代,故列入指示代词;杨树达则从其词汇意义来着眼。无论哪一家,都认它具有指代的作用。它常用于叙述句末尾,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物,还可能是处所,其词汇意义“于是”随文而译。如:

(5)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6)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7)智者作法,愚者制焉。《史记商君列传》 (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苛政猛于虎》 (9)昔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10)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大同》 (11)积土成山,风雨生焉。《荀子劝学》 (12)余收尔骨焉。《蹇叔哭师》

(13)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上述最有启发性的是例(8),前为“死于虎”,后为“死焉”,可见“焉”是指代虎的,“焉”正等于“于虎”。前三例是指代人的,“焉”分别译为“向他们(看齐)”,“跟他(相见)”和“被他们(控制)”。中三全指代事物,分别译为“被老虎(咬死)”,“从这里”和“在这方面”。后三例指代处所,都可译为“在这里”。因为人或事物也是大概念的处所,所以三者都可归入处所。

“焉”还可用于描写句中,组成“形容+焉”的格局,描写句中的“焉”一般用于表示比较。如:

(1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15)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语王》 “善莫大焉”意为“善事中没有哪一样比这更大,”“罪莫大焉”意为“罪行没有哪一种比这更大”。

“焉”不是此义讲时,“焉”前面或者是不及物动词,或者是动宾词组,还可能是形容词,而代词“之”前面一般为及物动词。试比较:

(17)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荀子王霸》 (18)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

(19)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例(18)的“能”是及物动词,“学”是不及物动词,例(19)的“爱”是及物动词,“忠”是形容词。

2、纯粹语气词

上面讲过,作为兼语的“焉”指代范用和方面,包括对象(人、事物)和处所等,如果所指代的对象和处所等在句中已经出现,句末的“兼”就不再有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了。纯粹的语气词“焉”常用在叙述句末,如:

(20)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 (前面有“南方”表处所) (21)彼有人焉,末可图也。《三国志吴志主传》 (“彼”已指处所)

(2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 (一篇之中已表范围) (23)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国语。鲁语下》 (“其中”已表处所)

有时候,句中虽然没有表范围、处所等词语出现,但完全失去了代词性,也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如:

(24)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晋公子重耳出亡》 (2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26)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能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焉。《史记韩长孺列传》

纯粹语气词的“焉”有时也可用于疑问句中,其疑问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来表示的,“焉”本身并不能表疑问语气。如:

(27)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

(28)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史记伯夷世家》(按——卞随、务肖都是人名)

“焉”的兼词与单纯的语气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候分得比较清楚,但由于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候同一个句子各人看法不尽相同。试看下面的例子:

(29)崤有二陵焉。《蹇叔哭师》

(3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例(29)的“焉”,王力本《古代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变,只是变成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已,主语如果是人,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则句子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如例(3)变为“身笑”。上述被动结构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xiqu7phhy1xkfw974l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