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文学类文本沈《亲爱的“凡尔赛”奶奶》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凡尔赛”奶奶

沈芸

①某天早上,一个电话把我的发呆打断了,来电给了我一个号码,要我跟美国纽约的程太太联系,她在找我。

②我想到了,是我爷爷的外甥女、五姑姑袁玲华,姑父程树滋先生是华尔街的老银行家。我们在2010年上海分手后再没联系过。电话接通了,姑姑悲伤地说:“树滋九月份过了……”她自己在医院里过了生不如死的几个月,现在总算是把以前的保姆周阿姨找了回来,回到了新泽西养老院的家。她很想念我,怀念在上海一起去虹口看我们家老房子的时光。

③后来姑姑在电话里又跟我说,她想吃冬笋,油焖笋的味道,她只能在脑子里想想了。她还惦记着我从嘉兴给她带的肉粽子,“那真是美味极了,回味无穷,我一直都记着呢……”她说着嗲糯的尖团音,碎碎念。

④姑姑是一个在纽约保持上海人生活习惯的人,七十年一贯制,这应该是相当奢侈的习惯了,其成本已经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她吃不惯西餐,像生菜沙拉、土豆泥和牛排一类,她连看也不要看。她住的养老院很高级,每天提供两顿饭,她只喝其中的鸡汤。周阿姨说,你姑姑会自己烧菜,她很节省,用冬笋头熬骨头汤,前面的嫩尖烧油焖笋。听着这些,我一下子感觉自己烧笋时扔掉的老头,太浪费了,有些暴殄天物。

⑤她喜欢的冬笋和肉粽子这两样,可不是说轻而易举能带进美国的。我想来想去,想到了我们的朋友,在上海的张先生,他有家人在法拉盛,托他弟弟在中国城买,然后寄到新泽西。果然,张先生一听说95岁的老太太要帮忙的事情,非常热情,我解释说姑姑的儿女已经是华裔“美国人”了,不太懂得买中国的食品,张先生表示一百个理解。后面的事情一切顺利,姑姑在春节前收到了,大悦!她亲热地说,我让她感觉到了亲人的温暖。我心里也非常喜悦帮她在农历年前完成了心愿,对于我们来说,共同感受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年味。

⑥这以后,我几乎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得到姑姑的消息,譬如她想吃炒豆芽菜和番茄炒蛋,可是要等她儿子两周来一次去中国超市把豆芽菜买回来;她去烫头发,顺便到法拉盛吃了上海点心馄饨和小笼包,回来的路上,她一直在埋怨小笼包不好吃;感恩节去儿子家聚餐,她要提前把衣服搭配好,脸上的妆化好,还要戴上墨镜和披肩,“她说,这是风度!”周阿姨陪着她,早早就等着车子来接了,“你姑姑很讲礼数的!”

⑦从我7岁第一次见到五姑姑起,我们俩的关系从未像现在这么亲密过。我跟姑父倒是聊过天儿,他跟我讲了好多话,他曾在“苦干剧团”帮忙做过财务,是黄佐临、丹尼夫妇的好朋友,“文华”的老板吴性栽很信任他,委托他在好莱坞发行《假凤虚

凰》和费穆的电影,但是很不成功。姑父最得意的手笔是他在改革开放后在中美两国银行界之间牵线搭桥,为此,他们夫妇被邀请参加老布什总统的就职晚宴。姑姑给我看过她一身丝绒旗袍,盛装出席的照片,骄傲地说:“我的福气好,先生身居高位,我做程太太是加分的。”

⑧过了一段时间,周阿姨来说,姑姑经常出现幻觉,自言自语——对着空气说话,口气像是跟先生在对话。她先生用过的东西,她都不能看到,看到了就会哭哭啼啼。还没等我把这个信息消化掉,姑姑就正式通知我,她要跟周阿姨一起回中国养老了,叶落归根!

⑨姑姑终于在2019年的5月底落地上海虹桥机场,发给我的图片,一点看不出车马劳顿的疲倦,反而红光满面,眉开眼笑。“我是决定了要在这个时间回来的,我要吃上今年的杨梅,想了好多年。”她清脆的声音这次是从上海传来的——姑姑迅速把她美国的家产分给子孙,只带了日常用的衣物和两部轮椅,安排做体检,办理护照机票,登上飞机头等舱,一路睡着就到了上海。

⑩我陪着姑姑去了一趟她外婆的德清老家,她要去寻根问祖。路途中,她不禁想到了她的先生,“树滋的祖籍是安徽,家里在镇江开钱庄,1946年以后,树滋去了美国念书。我找了人算命,帮我算算我跟我的这个男朋友能不能成功,算命先生说,走得越远越好,结果……这么远啊!”

?她在1948年离开了中国,2019年回来了,这两个时间节点的选择,足够代表她一生的传奇。 ?姑姑的归来,让我的内心很幸福。在她的身上,我再一次触摸到了我爷爷他们老辈人的脉搏,感受到我们家族强大的基因在继续流淌,元气尚存,没有断片儿就是胜利!

(节选自《文汇笔会》2021年2月19日)

9.第④段中,“奢侈”和“节省”之间是否冲突?请分析理由。 10.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的表达效果。 11.全文多次写到“姑父”, 请分析其作用。

12.结合全文,评析文中“姑姑”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9.示例:不冲突。“奢侈”是指生活在纽约却长久地保持上海人生活习

惯的艰难、不易,“节省”则是指保持上海人生活习惯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有限的食材,突显的仍旧是保持习惯的艰难和不易;而尽管如此艰难,年事已高的姑姑仍旧没有选择妥协,体现出姑姑的故乡情结;同时也为下文拜托张先生弄食材、重返上海做铺垫。

10.示例:本段综合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主要记叙了我和姑姑之间的通话内容,主要提及姑姑吃到称心如意的中国菜的艰难,以及对于精致生活的坚持,体现了姑姑对坚持精致生活的自豪。后文主要借助周阿姨的语言描写侧面烘托姑姑的形象,周阿姨的话还原了姑姑对于风度的执着追求,其对姑姑讲求礼数的肯定。本段从多方面表现了姑姑的内在修养,使姑姑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感,表达了作者对姑姑内在修养的赞美。 11.示例: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姑父”:第一次交代姑姑和我恢复联系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姑姑回国做铺垫;第二次回忆了姑父的生平作为,提及他的贡献,突显姑父对故乡的热爱,丰富了姑姑的形象;并与文章结尾“触摸到老辈人的脉搏”照应。第三次交代姑姑离开故乡久居美国的原因,含蓄地表现了姑姑对姑父的思念以及远离故土的怅惘之情,体现了姑姑对故乡的依恋。三次提及,表现了夫妻感情深厚,交代了姑姑的家庭背景,丰富了姑姑的形象,使读者对姑姑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2.示例:本文主要通过写身居国外的姑姑,七十年一贯地保持上海人的生活习惯、追求优雅风度,不仅表现了姑姑的优雅、坚韧,还表现了她对故土和丈夫怀有深深眷恋之情。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节奏越来越快,慢慢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甚至轻易地就抛弃了自身的文化基因。因此,姑姑的形象有助于启发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某些表面上的坚持,其内里实际体现的是一个人精神上的追求。 【详解】 略

文学类文本沈《亲爱的“凡尔赛”奶奶》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亲爱的“凡尔赛”奶奶沈芸①某天早上,一个电话把我的发呆打断了,来电给了我一个号码,要我跟美国纽约的程太太联系,她在找我。②我想到了,是我爷爷的外甥女、五姑姑袁玲华,姑父程树滋先生是华尔街的老银行家。我们在2010年上海分手后再没联系过。电话接通了,姑姑悲伤地说:“树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ve9y899nx4i6jo0x1m776vac3ljqt012d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