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立秋这个节气里面还有一个就是最好能够通一通膀胱经,这个我们昨天已经学过了,就是做那个摇篮式,你仰卧在地上,两腿弯曲起来,手抱住,头往上抬刚好就形成一个弓,一个摇篮,前后这么摇动几下,你这个头往后仰,然后它会自己往前这个样子,就很舒服应该是,如果方法正确的话。而且它能够刺激到我们两条重要的经络,应该说是三条:中间是督脉,两边是两条膀胱经。督脉就是总督一身的阳气,当然做这个摇篮式是下午三点钟,气血经过膀胱经的时候做是最好了,尤其是那些腰酸背疼、腰肌劳损,做做这个是效果挺好的。

2、处暑

这个时候也是适合排毒祛湿,我们可以熬一点黄金粥,黄金粥就表示它里面基本上都是黄色的,小米、玉米、南瓜,再放一些大枣就可以了,除了大枣是红色的之外,其他都是黄色的,是比较好的一个养脾健胃食疗法。

饮料方面我们可以用玉米须三十克,空心菜六十克,熬水,然后弃渣留汁来喝,在处暑的时候你用这个当茶喝是非常好的,玉米须须是很常见,但是大家都浪费了,其实玉米须须收藏起来很好的,它能够降压、降糖、利尿。

3、白露

白露适合于养肾,古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这个节气就开始温差大,天气转凉了,所以不要露身,早晚要添衣,从这个节气开始,天地的阳气就开始向内收敛,而肾是主收藏的,所以这个时候肾就开始收纳阳气了,收纳阳气准备过冬了。

这个时候我们适合于喝一种益肾元气茶,是七种药物,用制何首乌五克,生地五克,枸杞子五克,黄芪三克,菊花三克,再放上大枣三粒,再放一点点冰糖,多放点水煮开,把这个当茶喝是非常好的,能够益肾养元气的茶。因为制何首乌能够平补肝肾;枸杞子、生地能够补肾滋阴;黄芪当然是能够健脾益气;菊花能够清热;大枣能够健脾、调和五脏。

而且这个茶你长喝都不会上火,不腻不燥,所以可以经常喝,尤其是我们昨天说的那个半月痕不足的人,你在白露这个节气最好喝足十五天,就喝这个茶。 我们手指甲上的半月痕,白色的越白越好,越白你身体里面的阳气越足,如果你十个手指都没有半月痕,那你是阳气很虚了,因为要知道,半月痕不足就反映我们体内的元气不足了,表示你之前消耗心力、消耗精神过度,因为手指甲是阴经和阳经交接的地方,阴经和阳经交接的地方就能够反映到我们体内的元气是否充足。

还有一种,我们有一个穴位叫十宣穴,十宣穴就是指肚,十个手指的指肚,它是一个穴位叫十宣穴,如果有个人突然晕厥倒在地上,那你要急救,怎么办呢?用针消毒,把十个指肚都刺到滴出一滴血来,这个人就醒过来了,因为它是沟通阴阳之气的地方,这是救急的一个常识。

11

所以我们看这个半月痕,它是观察人体气血循环变化的“窗口”。如果一个人长期熬夜、压力很大、元气耗损,半月痕就会减少,一般是从小指开始没有,渐渐地到其他的指头没有,在药师法门里面不叫半月痕,药师法门里更形象,叫元气环。 4、秋分

秋分这个时候最适合于养肺了,秋分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都是直射赤道,所以是昼夜相等的时候,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刚好相等,但是不同的,春分称之为天门开,这个时候就阳气升腾,从此以后天气就越来越暖和,秋分这个时候就称之为地门关、地门闭,表示阴气渐盛,从此天气就越来越凉了。所以中国的古谚上说:“秋分雷始收声。”雷声是天空之中阳气很旺盛的一种表现,秋分时候阳气衰弱了,所以从此以后基本上也就听不到雷声了。

在秋分这个时候养生的食疗方是什么呢?有一个国医叫朱良春,江苏南通人,现在可能差不多一百岁了,他就曾经给弘一法师看过病,弘一法师还给他题过一个书法“圣手妙医”。他有一个每天自己喝的食疗方,我们也可以用,他跟我们药师法门这个秋分的养生法刚好是差不多相通的,是一样的一些药物。 可以用一点黄芪,用黄芪来煮水,煮水以后弃渣留汁,(水要多放一点,后面还要放其他的),弃渣留汁以后,汁里面加上薏苡仁、扁豆、绿豆、莲子、大枣,将要熟的时候再放一点枸杞子进去,这样来煮粥吃能够长期吃都不会燥、不会腻,而且因为它寒热食物都有,搭配得非常好,尤其适合于在秋分的时候吃的一个食疗方法。

对于经常失眠的人,或者睡眠很差的人,就可以用酸枣仁,捣碎它然后加上小米来煮粥,吃以前放一点蜂蜜,在睡觉以前一个小时喝,就能够帮助我们改善睡眠。 5、寒露

寒露就是天凉、露水重,这个时候秋天的燥气就非常明显,可以润燥、清咽喉,可以用桔梗清咽茶——桔梗五克,百合五克,菊花三克,炙甘草三克,然后放一粒胖大海,放一点冰糖进去,开水反复冲。因为桔梗能够宣肺利咽,能够止咳,能够开肺气之郁结,宣心气之郁闷。 6、霜降

“霜降一过百草枯”,所以中国的古语说:“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这一天如果没有霜,来岁的收成就不太好了,这个时候用平补的方法比较好。可以用茯苓十克,大枣三粒,当归三克,枸杞子十克来煎水喝。茯苓能够渗湿利水,能够健脾。松树边上挖下去,往往就能够找到茯苓,它是松树的精气凝结形成的,如果把表皮全部削掉,里面的核心部分就叫做茯神,那个药就是安神,能够养心,药效是不同的。

12

冬季也是六个节气,我们在冬季里面适合于让阳气归根,让阳气收藏于肾,“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个是冬季的六个节气。 1、立冬

立冬时候是属于干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燥气是最重的,所以立冬这一天不能够大补,其实在《黄帝内经》的六季,立冬是干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不适合于大补,可以清补。比方说我们有“制何首乌粥”,这个去年(2010)讲过,用制何首乌二十五克,放五粒红枣,加一点粳米。制何首乌先熬水出来,然后渣不要了,再放大枣和粳米进去,将熟的时候放一点红糖。 2、小雪

小雪是欲补先清,首先要清肠,然后再来清补。可以用苹果胡萝卜粥——苹果一百五十克,包菜一百五十克,胡萝卜一百克,剁成泥以后把汁滤出来,然后再放米进去来煮粥吃,这样将要熟的时候可以放蜂蜜,有些人担心破坏维生素,也可以先把米煮好,差不多熟的时候再把蔬菜水果汁放进去,将要吃的时候再调一点蜂蜜进去,这样就能够保全蔬菜汁里面的维生素。 3、大雪

大雪是最适合于进补的时候,“小雪应清肠,大雪宜进补”。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真正能够进补的就是大雪这个节气,大雪这个节气里面你怎么补都能够吸收,效果最好。所以我们这个时候要做好内在阳气的保养封藏工作,在大雪这个节气里面不要熬夜,不要剧烈运动,精神内守。

对于所有的人都适合的大雪这个节气当然就是八珍汤了,八珍汤也就是四君子汤加上四物汤,四君子能够补气,四物能够补血,气血双补。当然如果你身体很健康,就在大雪这个节气里面喝一剂八珍汤就好了,如果觉得想利用大雪这个节气来进补的话,就整个十五天你都喝这个八珍汤,一般都是不会上火的,当然如果你本来就湿热很重,你要先清湿热。 4、冬至

冬至这个时候适合于养阳气,冬至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一阳生,阴阳转换的时刻,冬至对应的这个就是复卦,地雷复,最下面一个是阳爻,是一点阳气萌生的时候,所以古人有这个养生智慧,他就很重视这一天,静养阳气,不要干扰阴阳的转化和阳气的萌生。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吃四逆汤,前面夏至里面就讲过了四逆汤,也就是制附片十克先煎一小时,干姜十克,炙甘草十克水煎服就可以了。也可以用肉苁蓉十五克(内蒙古大家如果去过就知道那边会产那种肉苁蓉,称为沙漠人参),然后加一点大米适量煮粥吃,也是能够养阳气的一个食疗方。

13

5、小寒

小寒这个节气里面我们适合于吃核桃仁饼,用核桃仁五十克打碎,然后放面粉二百五十克,放一点白糖混合在一起,加水搅匀以后烙薄饼吃就可以了。 核桃你敲出来像人的大脑组织一样,所以它能够健脑的,供养里面供养核桃表示是肝脑涂地,头目脑髓都能够供养的意思。

这个是我们讲小寒。 6、大寒

大寒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适合于强肝壮胆,就能够帮助阳气升发,防风寒。汤水方面可以喝黄花合欢汤,用黄花菜二十五克,合欢花十克,加水煮半个小时,睡前一个小时的时候放一点蜂蜜来喝,就能够治疗健忘、治疗失眠,如果心中很郁闷,可以疏解心中的郁闷之气。

当然在大寒的时候也可以吃八宝饭,用糯米五百克,莲子二百五十克,大枣二百五十克,薏米和蜜冬瓜条各一百五十克,蜜樱桃八十克,龙眼肉八十克,瓜子仁二十克,白糖适量,用这些来做八宝饭,一家这个量应该就够了。

这个是大寒的时候我们怎么吃、怎么喝,养生的方法。

黄花菜,古语里面叫做萱草,白居易有一句诗叫做“萱草解忘忧”,所以萱草——黄花菜是能够消除心中的郁闷之气的。

我们把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简要地说了,归纳起来说的话,《黄帝内经》把一年分为六季,也就是风、暖、热、雨、干、寒六季。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要避风邪,风邪如果跑到体表就容易引起皮肤瘙痒、荨麻疹;如果跑到关节里面去就会引起关节痛;如果跑到筋脉里面去就会引起抽搐。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就要避火邪,所以在这些时间就不要去进补了。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就是要避暑邪和湿邪。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就避开湿邪,因为湿邪是会催生肿瘤的。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要避免燥邪,天气干燥这个人就老得快,所以要用汤水来滋养。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要防寒邪,我们人的气血一受寒就会淤堵。 这个是我们讲时间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的实质都是借天地之力以养人,达到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常会听

14

到“天人合一”这四个字,但是其实很多人讲天人合一,他不晓得里面到底包含了什么,其实药师法门来说天人合一一定要包含三个内涵:

第一个就是天人同构。人以天地之气而生,所以是天人同构的。天上有日月,我们人就有两只眼睛,相对的了;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我们人的身体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有三百六十五块骨节;天有十二个月,人就有十二条经络。这个都是表示天人同构,当然可以无限地举下去,相应的有很多。

第二个内涵就是天人合德。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生病的原因就是人与天地不能够合德,与天地之德不相应、不相合,跟天地运行规律相逆、相隔,药师法门就是讲要相应不相隔,相应就是顺应,相隔就是交叉、冲突。能够相应就会有天人感应,怎样和天地去合德?天地有什么德?

我们看《易经》就知道了,乾卦上面怎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是指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天地之德,我们要能够顺应天地之德。

四川有一个老人叫杜道生,这个人好像1937年就从北大毕业,他懂得很多外文,但是他不想要这些,他就直说,他九十多年从来没生过病,其实他就表示天人合德,他顺应这个天地规律。

第三个就是天人感应。如果我们修学药师法门,能够与天地运行规律相应不相格,能够天人合德,坚持就一定会有感应,就是药师法门上面所说的“以色身透法界,以法界透色身”,这样就是天人感应。

我们懂得了缘起的规律,懂得的时候就是神通妙用,不懂的时候就是秘密,所以要有天人同构、天人合德、天人感应,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怎样修学药师法门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15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立秋这个节气里面还有一个就是最好能够通一通膀胱经,这个我们昨天已经学过了,就是做那个摇篮式,你仰卧在地上,两腿弯曲起来,手抱住,头往上抬刚好就形成一个弓,一个摇篮,前后这么摇动几下,你这个头往后仰,然后它会自己往前这个样子,就很舒服应该是,如果方法正确的话。而且它能够刺激到我们两条重要的经络,应该说是三条:中间是督脉,两边是两条膀胱经。督脉就是总督一身的阳气,当然做这个摇篮式是下午三点钟,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vdvr1u23m0zdc5257a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