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

气色与望诊

我们的形体身骨乃先天之根本,气色为后天之枝叶;而望诊应先究后天之气色,所谓气就是整个泛于上面者谓之气,显于皮外者谓之色;又云:皮内者谓之气,现于皮者谓之色,皆发于五脏,古人又云:“气为先天之动机,根据五脏六腑而发,色者为后天之华表,根据五行四时而应,气隐于皮肤之内为事实之先表、色浮于皮肤之外,为事实之应验,亦合阴阳节令气候也!二者如雪上之霜、水上之冰,大体相似而实异也。”古人又说:“气来各明,满面壮实,隐隐如珠玉,然气来生色,气自相应。”

气色因何而发

气色系因七情六欲而发,换言之:气色系因喜怒哀乐所发,或因酒色所发,或因己身之五脏病变所发,即所谓:“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凡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上变化或因酒色等肉体上刺激,或健康上发生变化所冲击,无不影响人之五脏六腑骨髓及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因而引发西方人所谓之“血红素”之变化,在中国医学上则谓之发出五脏五行四季之气色。

掌诊与气色鉴别

气者——元气也,元气足,气乃和润;元气不足,气乃暗滞,因气秉五脏关骨节所发,如游龙、如飞鸿,近看似无、远看似有,此乃气之正宗。又云:气有二——有内气、有外气,浑行一身,周流于五脏六腑、百骸毛发之间,七情出而发于皮肤之内,始者为气、定者为色、外气者声也。古人又云:“有肉无气者,犹如蠹木,内已空虚,虽外有皮肤,暴风速雨不能久禁,乃空魁梧者,无肉而有气者,犹如松柏久枯;皮肤尚润根蒂深远,忽一日华秀,而复魁梧矣”!

无论其人高矮胖瘦、掌面大小,比较下,有气之人,必然满面壮实,手掌莹静,皮肉内外皆润,此为气之旺者。无气之人,必然掌面浮散暗滞或皮肉内发出不洁之油光,此为气之衰者,推论之,气乃掌面上焕发之光彩,能耐久看,不偶发偶散,历久不衰,具体而有征也。再则,气之发较不受四季时令之限制。

色——有轻重,朝见于掌面,暮收归脏腑,欲知其形状,大如毛发,小蛋之吐丝,长者不过一寸,短者似一粒粟米,又如尘末。古人云:“在皮上者谓之色,在皮内者谓之气,或明朗、或清爽、或浮或沉、或聚或散、或昏或乱、或盛或衰、或如涂抹、或如尘垢、或浓而光润、或者惨而枯燥,圆大如豆、细小如微尘、急者如曳发、慢者如惊蚕头动,或定视而不见、或远见如云暗,非明眼妙视,岂能尽之。以上说明色之表征,只要细心观察,即可将掌面一览无遗矣!”色要有光,色无光润者,乃脏腑有病。

气与色综合研讨

古人说:“人之生也受气于水,禀形于火在于血肉者谓之气,在于皮肤者谓之色,气与色相济,气全则色全,气能留色色不能留气,夫气舒则色畅,气恬则色静,光润华明见于面,此皆色之善者,气偏则色焦,气滞则色枯,暗黑则见之于掌面,此皆病色,以上说明气乃色之母,气全之人掌色必佳,气滞之人掌色必暗,气与色互相扶持,有气有色,方为气色之正宗。

胡氏针灸治病要诀

经络看病情:穴位论穴性,配穴要契机,经络纳音五行生尅比泄。

针灸要能治病,气血强弱需分明。体壮者、气足者,可使用即效疗法,也就是直接治疗法(亦谓一针法治病法);体虚无气者,需调和五脏,使用五行针法治疗,方为治病之根本。

布针心法——经络相通。意劲要随心而动,意先静而后带动心之意识,可增进念力。 下针手法——意念配合一致,猛而粗者是初学,杀而粗猛治惊吓,杀而带劲是霸针(为强刺激法),意而带劲者治筋骨;意柔相随医脏腑,若能意劲神贯注,为至高无上心法。

董氏独门掌诊图

董氏掌诊心法:

⑴观气色:

①颜色浅淡在于表 ②色转青者病在中

③紫黑色深,病在深(为久病也) 色浮者——新病 色沉者——久病 光泽者——无病 肉陷者——虚症

⑵例如:①、肾区:青色为肾虚、头昏(贫血症)

肾区:黑紫色为眼皮重、肾脏炎、腰痛

②、膀胱区:青色为膀胱无力 紫黑色深为频尿

※若由肝区横向心脏呈紫黑色者乃不治之症。 ※董氏掌诊诊断心法

胃——胆、脾、胃。 心——膀胱、肾、心。 肝——肝胆、肺。 脾——肝、脾、胃。 肺——肺、心。

肾——肾、膀胱、肺。

气管——气管、心(脑部缺氧)、肺。 指甲白——主体质虚弱、贫血、缺氧。 掌心色滞——主全身缺氧、头痛、头晕。

针灸临床必备针具与消毒概要

⑴、使用手法:首重指力及手法纯熟,由指力与手法纯熟度可以看出个人在针灸基础学上所下功夫如何,技术纯良者,在下针、进针刹那不应该产生刺痛;有感觉的应该是得气现象——酸、麻、胀、凉、热之感才正确。再则就术者本身针感之体认;例如针刺下后有否刺伤血管或静脉,以及捻针的感觉,以免造成患者晕针现象及其他副作用;使患者之惧针感减到最低。

⑵、三棱针:使用目的乃在利用三棱针面割刺皮肤,使伤口加大,以便瘀血能泻放出来,

故针之三棱面必须够锋利,于使用过程中以刺破络脉及静脉血管之管壁为原则,不得刺透整个静脉管,以免造成内出血以及静脉瘤的产生。

⑶、使用方法:持针以拇指、食指、中指,如持毛笔状,以中指之指尖紧靠三棱针之针尖,视针刺之深度而使针锋透出同等长度为准,其作用在防止因针刺过深而造成血管壁被刺透形成内出血。

⑷、消毒用具:须备一高压灭菌器,针器使用后消毒用。

⑸、拔罐器:真空净血;先以三棱针刺络出血,再以拔罐器拔出恶血。

脏区刺络部位规划

⑴、背部五脏分布图 ⑵、心区、胃区、前头区、肝区之治疗病症

⑶、口齿区、耳区、肺区之治疗病症

⑷、后头区之治疗病症

⑸、肾区、膀胱区之治疗病症

心脏疾症

先天性心脏病 :患者嘴唇与指甲变成紫色也就是出现呼吸困难、急促的现象。 图01

疗穴:地宗穴、内关穴、通天穴、通山穴。 刺络:背部心肺区点刺出血。

疗程:二日施针1次,助其心脏新陈代谢正常,调合其五行运转,强壮心脏力量,再以1周2次刺络疗法疏通瘀积之恶血,疗效好。

心脏神经症:突然的在没有理由的情形下感到恐惧,同时发生严重的悸动,脉搏加速,结果导致心脏附近的疼痛,称之为心脏神经症,是心脏及心脏周围循环系统在机能没有任何异常,而患者夸大的感到不安。心脏神经症的患者,以廿~四十岁的妇女居多,普通人在情感受到极端的冲击时,也会发生心 脏神经症。图02

疗穴:通天穴、通山穴、内关穴、地宗穴、肾

关穴、火硬穴。

刺络:背部心肺区点刺放血。

疗程:心脏神经症,换言之,亦为过度紧张症,心悸、不安、恐惧,是由于神经失去了平衡作用,以上疗法有安定神经作用,一周施针3次。

心囊炎:心囊炎,是包围心脏的心外膜所发生的炎症,惧患关节风湿、结核症、外伤、感冒之后,会发生心囊炎。最初心囊炎的症状隐藏在风湿或结核症状的后面,除了发烧、食欲不振外,没有任何其他症状,病情恶化后,脉搏会加速、倦怠,呼吸急促、悸动,同时胸部的深处会感到疼痛,并有发闷的感觉。图03

疗穴:外关穴、通关穴、通山穴。 刺络: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疗程:人在长时间郁闷下,极易患心肺疾病,疗针过程中,患者能配合适量的运动,则效果更佳。2日施针1次。

心内膜炎:有的是风湿或梅毒所引起的,有的是因细菌所引起的。

风湿性心内膜炎是风湿热所引起的,在初期有悸动、呼吸急促、前胸疼痛压迫感等症状,恶化后呼吸变得困难,也会出现浮肿,血压也会增高。

细菌性心膜炎:拔牙或扁桃腺接受手术后1~2星期后就容易发生细菌性心膜炎,不明的发烧、全身疼痛、倦怠。

疗穴:风湿性:腑格三穴、内关穴、驷马中穴。图04

梅毒性:分枝上穴、分枝下穴、火山穴、通关穴。图05

细菌性:腑格三穴、灵骨穴、脾一穴、脾二穴。图06 刺络:膝下心肺区点刺出血。

疗程:2日施针1次,配合1周2次之刺络疗法。

心脏肥大:心脏的瓣膜,发生狭窄或闭锁不全时,血液就无法通畅,一度流出去的血液,一

部分会逆回心脏,先天性的心脏疾病,如动脉管开存症、心室中隔症等也会造成心脏肥大。罹患动脉硬化症或高血压等症时,也会造成心脏肥大。图01

疗穴:地宗穴、内关穴、通天穴、通关穴。 刺络: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

疗程:以上疗法采2日施针1次,2周内可明显发现心脏瓣膜渐恢复正常,施针至症状消失时始停针。

狭心症:胸部有针刺般的感觉,是由于供给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硬化或痉挛时,就会引起狭心症,突然在左前胸或胸骨的后方发生疼痛感,从迟钝的疼痛到针刺般的疼痛(狭心痛),有时胸部像扭绞般非常激烈,发生悸动现象,并有不安感觉。图07

疗穴:心门穴、内关穴、外关穴、地宗穴、通天穴。 刺络:背部心肺区点刺放血。

疗程:患者忌烟酒、刺激性食物,一触即容易发作。2日施针一次至症状消失(症状发生时立即下针,效果立现)。

心肌梗塞:也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液中发生凝块,造成闭塞所引起的。引起的原因为:高血压、过度吸烟、糖尿病、肥胖、遗传因子。症状为心脏部位前方会发生剧烈疼痛、呼吸困难,一般所谓的心脏麻痹。图08

疗穴:地宗穴、内关穴、灵骨穴。

刺络:背部心肺区点刺放血(若因糖尿病引起,不宜刺络疗法)。 疗程:发生的当时立即下针,延误时可能发生死亡。

心肌炎:多半是由于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心肌炎,分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心肌炎多半是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风湿。症状包括了呼吸困难,悸动、呼吸急促,心脏疼痛、脉搏不整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慢性心肌炎,多半是由急性心肌炎演变而成。图09

疗穴:心门穴、通关穴、地宗穴。

刺络:背部心肺区点刺放血(1周2次)。

疗程:患者心脏疾病之人,平日需保持心情愉快,生活作息应规律,食物方面亦该节制(油炸、烟、酒、不洁之海鲜忌吃),2日施针一次至症状消失。

脉搏不整:每分钟跳动100次以上,患者胸部会突然跳动,持续数十分钟,数小时后停止。

疗穴:地宗穴、心门穴、内关穴。图010 刺络:背部心肺区点刺放血。 疗程:脉搏不整(亦称心律不整),发生当时,立即下针,可马上稳定症状,再以1周2次针疗至症状消失。

心脏不全:心脏第一秒钟收缩一次,如果由于某一种原因发生心脏收缩力衰退时,就称之为心脏不全,初期的症状就是轻微运动时,会发生悸动或呼吸急促,渐渐的脚部会发生浮肿,不久肺部发生浮肿,因此而有咳嗽与痰,陷入严重的心脏不全后会引起心脏哮喘、肺水肿等疾病。图011

疗穴:通关穴、通山穴、通肾穴、人皇穴、驷马中穴。 刺络:背部心肺区点刺出血。

疗程:2日施针1次,配合刺络疗法,疗至症状转好为止。

高血压症:由于肾脏不良所引起之高血压称之为肾性高血压;荷尔蒙的异常所引起的高血压称为内分泌性高血压;症状包括头痛、头重、耳鸣、肩酸目眩、手足麻木等。血压突然上升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 - 图文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气色与望诊我们的形体身骨乃先天之根本,气色为后天之枝叶;而望诊应先究后天之气色,所谓气就是整个泛于上面者谓之气,显于皮外者谓之色;又云:皮内者谓之气,现于皮者谓之色,皆发于五脏,古人又云:“气为先天之动机,根据五脏六腑而发,色者为后天之华表,根据五行四时而应,气隐于皮肤之内为事实之先表、色浮于皮肤之外,为事实之应验,亦合阴阳节令气候也!二者如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uk1a8ins237lyd0yen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