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第一次学习是上课听讲,第二次是家庭作业,第三次是知识的深化过程。

35,直观性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指在教学活动,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觉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荀子:“闻——见——知——行”

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看看、摸摸、听听、闻闻) 36,直观手段的种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37,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8,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9,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40,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大前提),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41,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说明要因材施教

42.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4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44,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性独立思考,培养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45,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①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②教学要有系统性③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④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内在逻辑)

46,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①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47,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48,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重点)

注入式: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9,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去判断。 50,常用的教学方法(重点):①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②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④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⑤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5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以教师和学生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的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52,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其智力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

优缺点: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是不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①要组织学生听讲②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③讲授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④要讲究语言艺术 ⑤、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53,劳凯声将讲授法分为三种形式:讲述,讲读,讲解 54,谈话法(问答法):

概念: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优点:能够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师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基本要求:①要做好计划,教师要对谈话的中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准备②谈话时,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经验,要有启发性,要面对全体学生,因势利导。③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归纳和小结。

55,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讨论法在高年级运用的比较多。

讨论法的优点:通过讨论,学生之间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钻研精神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基本要求:

①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②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56,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基本要求:①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②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③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④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57,演示法是指教师配合讲授嗯哼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教具,演示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要求:①明确演示目的,做好演示准备②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③演示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④掩饰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结论。

58,参观法(现场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类: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59,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60,练习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这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①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②练习题要注重双基的提高;③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联系方法并及时检查和反馈;④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⑤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61,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

62,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63,实践活动法是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法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决不能越俎代庖。 6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由布鲁纳所倡导的。

6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的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教学方法。 方法:欣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

66,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特点③学生年龄特征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7,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68,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儿顿制等。其中,个别教学制度是古代(中西方)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69,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70,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①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基础(重点)②赫尔巴特: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基本定型③凯洛夫:课的类型和结构,形成完整的体系。 71,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清末)设立于京师同文馆。(判断题形式:不同于京师大学堂)

7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①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②按课教学③按时授课

73,班级授课制的优点:①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④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⑤有利于德智体多方面发展⑥有利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74,班级授课制的缺点:①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②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③不能很好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④不利于因材施教⑤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⑥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75,班级授课制的改革趋势:主要是小班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和分层教学。

76,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是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复式教学。

77,个别教学(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能进行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学生)是指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特殊化教育需要、实现个性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78,现场教学(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是指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给学生提供直接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9,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80,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形式:

外部分组:取消年龄编班,只按能力或成绩编班 内部分组:既按年龄编班,又根据成绩分组 能力分组:根据能力分组教学,课程相同,年限不同 作业分组:根据特点和意愿分组,年限相同,课程不同

81,道儿顿制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像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82,特朗普制由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创建。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83,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有他的学生克伯屈加以改进并推广。设计教学法是指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兴趣,自己组织学习单元,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84,贝尔-兰喀斯特制(导生制):

仍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而是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然后由他们中间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者成绩较差的其他学生

84,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①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范围趋向合理化②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③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马蹄形、圆形、同心圆形、模块形(小组学习)④探索个别化教学

8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86,备课的要求: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②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87,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88,根据教学任务,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技能技巧课(技能课)和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和复习课。

89,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主要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90,一节好课的标准:①教学目标明确②教学内容准确③教学结构合理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根本的要求)⑤板书有序⑥教学方法适当⑦讲究教学艺术 91,教学目标包含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

92,基础目标是只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93,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根本特征。

94,体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95,作业的形式有多种: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

96,布置作业的要求:①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②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③分量适宜、难易适度④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⑤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⑥作业反馈清晰、及时⑦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⑧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⑨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97,课外辅导的内容:①解答问题,指导作业②为基础差和因事、因冰缺课的学生补课③为成绩特别有益的学生做个别辅导④为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辅导⑤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 98,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99,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可以使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及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和教学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100,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察和考试 101,平时考查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

102,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①要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②内容应力求全面③方法要灵活多样 103,学业成绩评定的要求:①客观公正,必须遵循评定标准②方向明确,要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③鼓励学生创新

104,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105,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最全面,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广泛的是美国乔伊斯和韦尔的《教学模式》,他们提出了四种教学模式:信息加工类,社会类,个人类,行为修正类。

106,信息加工类:概念获得模式,归纳思维模式,探究训练模式,先行组织概念模式,记忆模式,认知发展模式,生物科学探究模式

107,个人类: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群辩法,意识训练模式

108,社会类:课堂会议模式,直率性训练模式,群体调查研究模式,角色扮演模式,法理学探究模式,研究室训练模式,社会探究模式,社会模拟模式

109,行为修正类:相倚性管理模式,通过操作方法的自我控制模式,训练模式,掌握学习模式,减轻紧张模式,脱敏模式,是教育学的特点相适应模式。

110,当代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抛锚式,范例式,

111,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目标导控式,自学指导式,传递接受式,问题探究式

112,探究式教学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教学的基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113,探究式教学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精神。缺点是学习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114,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它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有时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基本环节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115,范例教学由瓦根舍因提出,有四个特点:①基本性:教学中是基本知识的学习②基础性:重视学生实际,单独适宜③范例性:精选示范内容,便于正向迁移④体现四个统一:知识教学与德育;问题教学与系统学习;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主体与客体。

116,范例教学的基本过程:范例性地阐明“个”案——范例性阐明“类”案——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规律原理的运用训练。

117,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传递-接受式。

118,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119,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既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在现行的学生学业评价中,测验依然居于主流地位。

120,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 121,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① 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②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③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122,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成为终结性评价。 123,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

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易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个体内差异评价:这种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和常模比 绝对性评价(标准参照性评价)——和标准比 个体内差异评价——和自己比

124,相对性评价甄选性强,有利于选拔人才,而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25,个体内差异评价最大的优点是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 126,内部评价:也就是自我评价,只有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外部评价:是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127,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128,发展性评价的特点:①已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②对被评价者的发展特征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到进行必要的选拔,目的都是为了有利于被评价者后继发展③注重过程评价④关注个体差异⑤评价主体多元化 129,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②评价功能③评价观念④评价内容⑤评价方式⑥评价主体⑦评价过程

130,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①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②由关注终结性目标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发展③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④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第一次学习是上课听讲,第二次是家庭作业,第三次是知识的深化过程。35,直观性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指在教学活动,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觉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荀子:“闻——见——知——行”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twld001u41symv1jox557eja0pqkz006k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