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华为创新材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 华为公司创新案例分析

4.1 华为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4.2 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

华为在1988年开始营业,创始人为任正非。当时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小型程控交换机,气浮仪、火灾警报器开发生产及有关工程承包咨询。当时中国的电信设备市场几乎被国外瓜分,在起初的两年内,公司主要是代销香港的一种HAX交换机,靠价格差获利。

上世纪90年代初,华为所代理的的香港公司看到市场局面已经打开,就把代理权收了回去;当时国家开始限制信贷,控制设备进口,代理业务走到了尽头。很显然,华为必须找到一条别的道路,来挽救这个刚新生的公司,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华为看到了希望,在那时交换机的稀缺和国内设备提供商的空白,华为看到了生的希望,但是,在那时华为并没有这种自主研发交换机的经验,可任正非在那之前,就预想到了这种局面的发生,所以在代理商阶段时,华为曾不断对国外的交换机技术进行研究。当HAX的工程师对已售出产品进行现在维护时,华为必派出自己的工程师去到现场,所以,在经过这么多回的研究之后,任正非拉起队伍开始进行研发活动。才成立三年的华为公司决定将代理销售获得的利润投入到交换机的自主研发中,找到了一条生路。

1992年,华为开始成产自己的半机械、半数字的入门级产品交换机JK1000,销售额开始突破一亿元;1993年找到国内农村通信市场为突破口,开始了华为的发展之路,逼退了当时在中国称霸的阿尔卡特、朗讯和西门子。

到了1992年前后,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泡沫经济正浓,真正做实业、研究的企业受到了冲击,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转型做赚钱快、相对简单的行业,可是华为

5

却不为所动,华为相信,他们走的路是对的,所以华为走了一条别人不想走的而又充满风险的道路。还是1992年,华为决定研发当时国内不能生产但是又急需的大型线控交换机,于1994年推出了2000门网用大型交换机设备,使得华为在通讯领域取得了第一次重大的突破。这款交换机在往后的竞争中拥有了与其他公司对抗的筹码。

1994年,华为首次在北京参加国际通信展,1995年10月,华为再次参加日内瓦国际电信博览会,同时明确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点。

1996年,华为承接了香港和电信的订单,试水香江,初战告捷,就此在国际化的路上迈出了一步。

1994年,成立不过六年的华为公司在传统的电路交换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

在研究未来电信市场的发展方向的时候。看到了数据业务的巨大发展潜力,并认识到IP技术在电信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公司果断决定开展数据通信产品的研究,并把研究方向定在IP技术方面。

1995年,华为北京研究所组建完成。虽然在创业阶段,他们仅仅只有七八个人,租用

招待所的几个房间作为研发基地,但就以此为基础,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华为北京研究所已经拥有1100余入的研发队伍,成为通过世界c咖四级认证的高水平的以IP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大型研发机构。研发队伍中,96%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近700名硕士,60名博士。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华为公司进行了持续的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仅在北京研究所的研发投入就累计超过26亿元。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华为在数据通信领域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华为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自己在传统电信领域积累起的优势,以开发电信级IP产品的研发理念指导整个产品线的开发,使华为在数据通信领域迅速崛起。1998年推出的QuidwayAS010接入服务器是其成功的典范。华为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特别是与电信运营商的深入。

1996年,华为开始投入3G(第三代移动通讯网络)研发。当时,G s M主导的2G在中国方兴未艾,华为预测电讯业的发展趋势是2G必被3G所取代,于是开始预先作技术储备。 从1997年起,华为开始系统地引入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基于IT的管理体系。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卷4等诸多方面,华为与Hay Group、PWC、FhG等公司展开了深入合作。经过五年多的管理

6

改进与变革,以及以客户需求驱动的开发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实施,华为具备了符合客户利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年底,华为推出自己的商用路由器产品。

1998年,产品数字微蜂窝服务器控制交换机获得了专利。成立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6月通过了CMM4级认证。

1998年,公司管理由原来的单一制向矩阵制转变,研发体系的组织形式,则以项目或者产品分为研发小组,采取由研发小组直接向销售经理负责的小组制;在研发过程中引进集成式研发(IPD),将研发体系与公司业务流程紧密结合;IPD研发体系要求高度信息沟通,并对项目开发进程做详细记录。据不完全统计,IPD使华为整体研发成本降低40%。开发路由器时,通过实施IPD,可以把最前端的产品发展趋势直接固化在后端产品开发计划中,并保障在开发路由器时“一板”成功,大大减少了废品率,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1999年。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了华为印度研究所,目前已有700人的规模,迅速提升了自己的软件开发水平,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达到c删5级认证的企业。 2000年,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

2001年,10 Gbps SDH系统开始在德国的柏林进行商用。根据RHK的统计,华为的光纤系列产品稳居亚太地区市场份额的第1名,并成为国际电信联盟的成员。

2002年6月,华为在得克萨斯州成立全资子公司FutureWei,向当地企业销售宽带和数据产品;通过了uL的TL9000质量管理系统认证;为中国移动部署世界上第一个移动模式WLAN。

2003年1月,美国电讯业巨头思科(Cisco Systems)指控华为侵犯部分Cisco技术专利,这一场跨国知识产权官司,终于让华为浮出水面。这就像一出专门为华为量身定做的品牌形象广告,让此前默默无闻的华为以此为跳板,纵身一跃至全球瞩目的视野之内,从而获得了在国际市场上驰骋的品牌形象。

2003年6月,华为公司正式宣布,华为高端路由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累计销售量已经超过500台,成为世界主要的数据产品供应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我国数据通信产业的真正崛起。

2003年11月,与美国电信设备企业3Com成立合资企业,生产企业数据网络设备。 至2003年底,华为公司在世界各地累计部署了1亿个C遣C08端口,创造了行业记

7

录。

2004年7月,思科华为的知识产权官司以和解告终,Cisco最终撤回了诉状,双方解决了所有的专利纠纷,并承认华为没有侵权行为。3Com合资公司成立半年后销售额突破25亿元。

2004年9月24日,华为公司宣布:华为与西门子在数据通信领域的合作如期进行。按照双方的合作计划,西门子将通过OEM华为产品,为用户推出第二代IP网络时,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机会。

2005年2月,美国最大的专业电信行业媒体Light Reading下属调研公司调查表明,在2005年的整体排名中,华为知名度已经从2003年秋的第18名一跃而到第8名,成为电信行业中设备买方市场中知名度提升最快的公司。

2005年4月28日,英国电信宣布其2l世纪网络供应商名单,华为作为惟一一家中国厂商,与业内几家顶级企业一起入围“八家企业短名单”,并且是同时在两个领域入选的两家供应商之一。

2005年4月国家颁布了手机生产核准制后首批获得许可的公司,华为名列其中。 2005年7月22日。华为对外公布了2005年上半年的销售业绩,其国际业务增长迅猛。数据显示,上半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额3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85%;其中,海外销售达24.7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62%,国际销售额首次超过了国内销售额。标志着华为公司已开始接近成为全球性企业,全球化战略初步成功。在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05年度“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榜”中,在“建设者和巨子”的年度排行榜上,低调的华为总裁任正非榜上有名。

2006年6月16日,华为宣布;华为移动软交换的全球用户量已突破一亿。作为全球移动软交换市场的领导者,华为移动软交换出货量居全球第一。

2006年1月至6月的信产部统计称,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电子百强中有数家通信企业,其中,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59.8亿元,同比增长48%,华为收入增长速度远超过通信行业平均水平。此前的2005年全华为技术销售收入达到4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左右。

2007年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

8

作伙伴;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2008年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2009年在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华为实现合同销售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实际销售收入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1月16日,北欧电信运营商TeliaSonera宣布签署两项4G LTE商用网络合同,中国华为和瑞典爱立信将在欧洲建设LTE移动宽带,这也是全世界首个商用的LTE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2010年,华为超越了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成为全球仅次于爱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全球部署超过80个SingleRAN商用网络,其中28个已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LTE/EPC业务;在英国成立安全认证中心;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加入联合国世界宽带委员会;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度公司创新大奖。

2010年7月8日,美国知名杂志《财富》公布了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华为首次入围。继联想集团之后,华为成为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唯一一家未上市公司。

2010年9月华为C8500作为中国电信首批推出的天翼千元3G智能手机,在百日内的零售销量突破100万台,创下了“百日过百万”的佳绩。作为中国电信重要的合作伙伴,华为公司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用户体验好、品质高、性价比高的系列化终端产品。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电信打造全系列智能手机的背景下,极大地推动了华为智能手机的跨越式增长。

截至2010年底,华为制造的天翼终端产品发货已超过2000万部,已经成为推动CDMA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据赛诺2010年报告显示,凭借与中国电信的深度合作,华

9

华为创新材料

4华为公司创新案例分析4.1华为公司基本情况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ttlr0c3wj8c83h0eor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