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全国大豆高产创新纪录 亩产达453.54公斤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全国大豆高产创新纪录 亩产达453.54公斤

作者:

来源:《中国食品》2020年第20期

全国大豆高产创新纪录 亩产达453.54公斤

10月1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对石河子综合实验站大豆高产田进行现场实收计产。一番认真地核查后,专家们宣布:亩产达453.54公斤,创出全国大豆高产新纪录。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国家一直明确提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以求大豆能丰产丰收。自2015年起,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用“吉育86”等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分别创造了亩产385.8公斤、亩产415.26公斤和亩产418.22公斤的高产纪录,为大豆种植超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石河子综合试验站站长战勇介绍,今年大豆示范田面积为15亩,选用高产大豆品种“吉育86”,采用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超高产栽培模式,在重茬条件下进行模式化管理,既实现了大豆种、管、收机械化集成,节约了劳动成本,培肥地力,又达到了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目标。

战勇说:“我们通過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各级管道以点滴的形式将养分施入根系附近,因而在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均匀度等方面更加精细准确,能较好地满足作物生育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从而使作物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丛花说:“新疆目前大豆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左右,大豆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可提升新疆大豆整体产量水平。新疆南疆地区作物生产主要采用果粮间作模式,各地州迫切需求适宜林下间作的复播矮秆作物。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支持下,近年来南疆大豆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很高,因此推广该技术到南疆,在南疆发展大豆种植潜力巨大。”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表示,大豆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的建立与应用,对提高全国大豆单产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将为新疆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实现大豆高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支撑。相信新疆大豆产业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振兴。(王瑟) 第二批5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确立

近期,中国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确立的第二批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名单公布,针对马铃薯、花生、油茶、淡水养殖和热带水果生产的5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入选,将进一步提高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服务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和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第二批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坚持“突出重点品种、服务关键领域”的原则,秉承“特优区建到哪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就跟到哪里”的思路,分别由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福建气象与农业农村部门相关单位联合申报和组成。其中,内蒙古建成面向马铃薯生产全过程的气象服务体系,构建全区马铃薯智慧农业气象应用数据库,基本建成智慧农业气象业务支撑平台,并在马铃薯长势监测及气象灾害对马铃薯影响精细化评估、产量动态预测、气象智慧型服务等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河南建立花生特色气象指标体系,开展省级区域的花生产量预报,为正阳渤海花生交易中心花生购销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并积极推进花生气象品质认证,提升正阳花生品牌价值。湖南将推动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效结合,以油茶基地为轴,创新林地流转、茶林入股、林地务工、护林补贴、造林养老、茶林观光等“六林”助农精准扶贫模式,助力油茶产业不断发展。湖北建立布局合理的淡水养殖观测站网,建设不同养殖品种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形成水产气象服务技术标准,研发“云+端”智慧水产气象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立足长江中下游、辐射全国的有效带动作用。福建开展热带、亚热带名优果树物候观测、适应性研究以及气候品质认证技术研究,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特色农业的能力和质量。

据悉,中国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从2017年开始共推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以分品种、分区域的方式,实现农业气象服务集约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精准性。目前,以苹果、设施农业、甘蔗、烤烟等为代表的首批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已显现良好效益。其中,甘蔗气象服务中心开发“甘蔗智慧气象APP”农情灾情子系统,实现糖料蔗生长信息的采集和上报,为甘蔗苗情、长势和病虫害及气象灾害的业务应用奠定基础;茶叶气象服务中心开展的安吉白茶精准扶贫气象保障工作得到国务院扶贫办以及当地政府肯定。(刘若馨?王祯晗?周爱春?莫小沛?戴帅汝?黄姿娜?刘志平?李傲?罗倩)

我国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10月8日,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这是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履行自身承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举措。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介绍到,当前,新冠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严重威胁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发展中国家有平等机会获取适合、安全和有效的疫苗是中国一直关注的重点。中方郑重承诺,中国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为此,中方同“实施计划”保持着密切沟通,对加入“实施计划”持积极态度。华春莹说:“尽管中国多支疫苗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具备充足的生产能力,但我们还是决定加入‘实施计划’,目的就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确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同时带动

更多有能力的国家加入并支持‘实施计划’。通过加入‘实施计划’,中方也将同有关国家加强疫苗合作。”(外交部)

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狠抓工作落实,推动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的水平,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53%。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10月10日在全国生猪生产恢复视频调度推进会上表示,要继续巩固和扩大生猪恢复发展的好势头,确保高质量完成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任务。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压紧压实地方属地责任,落实好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细化实化养殖用地、抵押贷款、环评承诺制等政策措施,尽快把各类补助补贴资金兑现到场户;加快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坚持抓大带小,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引导中小户补栏增养。

农业农村部要求,多措并举保障肉类市场供应,积极引导生猪养殖企业出栏肥猪有序上市,完善主产区和主销区供销合作关系,充实冻猪肉储备,多渠道增加猪肉替代产品供给;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严防疫情反弹。同时,要改善养殖设施装备条件,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强良种选育推广,整合优化屠宰产能布局,建设现代化生猪流通体系。(于文静)

中央财政已下发45亿元支持农业生产托管项目

10月11日,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会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在会上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共支出45亿元,在29个省区市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农业生产托管加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生产托管服務面积超过15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达8.6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超6000万户,占全国农业经营户的30%。 张天佐介绍到,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个战略性大产业,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其中一个主要生产方式。目前,“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每年有3亿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是一个问题。农业生产托管是在土地经营权不流转的情况下,将生产环节委托给专业化机构,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有效解决农民“不会干、干不动、不愿干”等问题。农业生产托管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痛点,提升农业经营效率,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应。

全国大豆高产创新纪录 亩产达453.54公斤

全国大豆高产创新纪录亩产达453.54公斤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0年第20期全国大豆高产创新纪录亩产达453.54公斤10月1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对石河子综合实验站大豆高产田进行现场实收计产。一番认真地核查后,专家们宣布:亩产达453.54公斤,创出全国大豆高产新纪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qpht9qbnh1j03v4iv5u208bi780fr00a5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