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

2.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

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

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Cl、NaCl、Na2CO3 B.KNO3、Ca(NO3)2、NH4Cl C.CuSO4、H2SO4、MgCl2 D.AgNO3、NaNO3、HCl

4.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K+、MnO4-、SO42- B.NH4+、Na+、NO3-、Cl- C.K+、Ba2+、NO3-、Cl- D.Mg2+、Fe3+、Cl-、NO3- 5.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

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6.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元素的原子

7.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一定是稀有气体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B点之前滴加BaCl2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C.表示的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OH=Na2SO4+H2O

8.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 物质反应的是 ( )

A.CuSO4溶液 B.CO2 C.CuO D.H2SO4 9.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 + 碱 → 盐 + 水 ②X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A.盐酸 B.一氧化碳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10.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纯碱 B.盐酸 C.氯化钠 D.硫酸铜

11.夏日炎炎,蚊虫猖獗。蚊虫叮咬后会在皮肤中释放蚁酸,蚁酸又名“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刺激皮肤红肿起泡。为缓解症状,适合涂抹的物质是 A.食醋

B.柠檬汁

C.氢氧化钠溶液

D.肥皂水

12.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 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3.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 SO4、NaOH、Ca(OH)2、K2 CO3。请你归纳这五种物质能两两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 ( ) A.4组 B.5组 C.6组 D.7组

14.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钠、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所有的碳酸盐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16.盐酸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B.x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y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y点和z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1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硫酸钠、空气 B.红磷、碳酸钙、冰水混合物 C.黄铜、苏打、牛奶 D.氢气、石油、熟石灰

18.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19.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 )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训练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2.苯甲酸(C6H5COO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qchk8v8za0n19a8hrgx9da6a52gca00gz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