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版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年5月创业园被**省委、省政府列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2013年,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农民创业园。2014年被国家环保局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5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5年被**农学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评为“**省明星乡镇”。2015年,被省政府列入全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1.4项目提出的理由

《**农民创业园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0)明确提出:“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茶、花、菜”产业,加大提质增效力度,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发展安全优质的绿色、有机食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促进可持续发展;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与优势并存的高山茶和花木产业。加快转变理念,从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向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转变,优化提升主导产业和主打品牌”。

为贯彻落实《**农民创业园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0)相关要求,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在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项目建设对**引进农业新品种,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发展闽台农业合作,辐射和带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乡村旅游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在闽台农业合作进入新阶段和**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

11

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乃至**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省、市相关实施意见的出台,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了具体部署,为推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又好又快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借助资源、对台合作(国家级**农民创业园)、交通、政策等优势,建设**省一流的,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辐射周边地区的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积极呼应中央、省、市有关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2 适应国家及地方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新趋势,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品种质量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项目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并结合当地资源特点,确定以精品花卉、优质种苗、蔬菜为主导产业的主要建设示范内容,既适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也符合国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方针。

2.2.3 有利于借鉴和吸收**先进农业科技,提高示范效应 项目区地处**南部海拔760米以上的博平岭山间盆地,与**自然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趋同,借助独特的人缘地缘优势,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12

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合作,把其设施农业、精致农业、集约农业、持久农业、高效农业等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内涵吸收过来,并引进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验,直接进入高起点的发展。不仅符合新世纪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而且还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农业区域应用科技的积累水平。这必将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为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超前的示范样榜。

2.2.4 有利于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生态农业的世纪,要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和生产无公害的健康绿色食品。因此,探索农产品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项目的实施,均采用无害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通过生物与化学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机生物复合肥料和绿色饵料的使用以及节水灌溉和水质调控等先进实用科技的应用,将使示范区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食物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产系统,为当地的农业逐步朝节约、高效、保护环境和无害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2.2.5有利于大幅度增加地方农民收入

本项目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状况,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要素、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有力的措施提升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这为带动农户生产优质农产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动农户按国际标准的要求去生产和加工,使其产品尽快达到国际要求的标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在项目区内形成以花卉标准化生产、优质种苗、蔬菜等农产品无公害产业化生产三大农

13

业技术体系,逐步达到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农药使用、施肥、灌溉及产品检测等技术符合国际规范要求,为农产品出口创汇、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非常必要。

第3章 市场需求分析

3.1 项目市场供需现状及前景分析

3.1.1花卉市场供需现状 (1)国际市场

从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来看,花卉生产具有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由传统花卉向新优花卉发展的趋势,中国由于气候地理等方面的自然环境优势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逐渐成为全球花卉中心,而许多发达国家考虑到花卉在本土的生产力成本继续上升,正寻求机会与花卉生产升本低的国家进行合作经营以降低成本扩大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这正为中国进一步发展花卉生产和贸易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

(2)国内市场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公布的2017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约为112万公顷,比2016年增长9.4%,但同比增幅下滑2.2%;全国花卉销售约1207.7亿元,比2016年增长13.03%,同比增幅下滑约11%;花卉出口表现同样不佳,虽然有3.72%的增幅,但同比也呈现下滑趋势。显然,经过几年快速增长之后,因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国内居民消费开拓乏力,我国花卉产业需向更高质量的种植模式转变。

14

2017年,我国鲜切花类产品(含鲜切花、鲜切叶、鲜切枝)生产一改前几年大幅增长趋势,生产扩容趋于平稳,销售端虽然实现了稳步增长,但增幅有所减小。鲜切花类总种植面积为5.93万公顷,比2016年增长2.5%,总销售量为213亿枝,增幅达13.66%,总销售额为135.41亿元,增长了6.32%。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盆栽植物类(含盆栽植物、盆景、花坛植物三大类)产销双线持续增长,其中种植面积将近9.98万公顷,销售额达到267.72亿元,分别比2016年同类产品增长9.96%和11.05%;总出口额基本持平,约1.05亿美元,比2016年上扬1.6%。种植面积增速仍近10%。可见,花卉市场市场前景广阔且需求量不断上升。

表3-1 2017年全国花卉产品销售情况一览表

类型 销售量 单位 一、鲜切花类 万枝 数量 元) 2129795.5 二、盆栽植物类 万枝 59381.8 1354098.4 10526.2 27907.1 种植面积 销售额 出口额 (公顷) (万元) (万美612715.9 99775.11 2677168.6 三、观赏苗木 万枝 1425844.4 637723.4 6159261.1 205769.6 1018131.5 4817.3 四、食用与药用花卉

万枝 142000346.1 15

186.5

最新版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5月创业园被**省委、省政府列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2013年,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农民创业园。2014年被国家环保局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5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5年被**农学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评为“**省明星乡镇”。2015年,被省政府列入全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m93b4dvqk0mq5e7eayt5nd0e7n2rf017c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