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与水源涵养地,也是我国东北粮仓的天然“保护伞”。森林植被以天然林为主,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林分质量较差。

建设重点: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积极营造公益林,大力发展农田防护林,优化森林结构,构筑东北森林生态屏障。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等商品林,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积极培育水曲柳、胡桃秋、黄菠萝、椴树、栎类、红松等珍贵树种,发展工业原料林、能源林、特色经济林,重构林区产业体系,建设我国用材林资源储备基地。加强城市、乡镇、村屯绿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加大盐渍化草原的治理改良力度,恢复草原植被。

(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包括吉林西部、黑龙江西部、辽宁西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西北部、内蒙古大部和新疆全部。该区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森林植被以灌木林为主,荒漠化草原分布广泛。区内集中了我国所有的沙漠和主要沙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也是我国森林草原主要的高火险区。

建设重点: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通过封山(沙)育林(草)、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种草等方式,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等公益林,支持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建设,

13

有计划地对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对沙化严重牧场实施退牧还草。因地制宜地选择造林树种和植被恢复方式,优先选择沙棘、沙柳、柽柳、白刺、柠条、杨柴、梭梭、花棒、刺槐、沙枣、文冠果、山杏、榆树、胡杨等耐旱树种,科学合理地发展杨树、油松、樟子松等树种,积极实施封山育林,坚持封、飞、造相结合,乔、灌、草合理搭配,尽快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遏制沙化扩展趋势,构筑北方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在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核桃、枣、无花果、苹果、香梨、巴旦杏、枸杞等特色经济林,稳步推进沙产业。在人口聚居地区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巩固和扩大绿洲面积。加快治理退化草原,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

(三)黄土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地区

包括山西大部以及青海东北部、甘肃中东部、内蒙古西南部、宁夏南部、陕西中部、河南西部、河北西北部、北京西北部。该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立地条件差,森林草原植被较少,宜林宜草荒山荒地多,造林绿化潜力大。

建设重点:加强黄河中上游森林和草原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封、飞、造相结合,大力发展刺槐、黄连木、文冠果、栎类、油松、柏树、山桃、山杏等乔木及柠条、沙棘等灌木,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防风固沙林等公益林,发展核桃、苹果、

14

枣、杏、花椒等特色经济林,稳步推进森林经营,采取围栏、补播、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重点实施退牧还草、风沙源草原治理、草业良种等工程,治理退化草原,恢复草原植被,逐步形成完善的林草植被体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提高维护黄河中下游及华北平原生态安全的能力。

(四)华北与长江下游丘陵平原地区

包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全部及北京大部、河北大部、河南中东部、安徽北部、浙江北部。该区大部分地处平原地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林产加工业发展较快,是我国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和木材加工业基地。农田防护林、经济林发展基础较好。草原植被覆盖度较高、天然草原品质较好,草地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人工种草和草产品加工潜力很大。

建设重点:建设和完善沿海基干防护林带、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构筑沿海和平原地区生态屏障。加快水系、荒山和黄河故道沙区造林绿化,大力发展楸树、黄连木、银杏等珍贵树种,稳步推进杨树、泡桐等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加强以核桃、枣、板栗、苹果、桃、樱桃等干鲜果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建设。合理布局木荷等森林防火树种,强化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加强森林经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加快城市森林生态屏障建设,加强乡村绿化,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大力推广人工种草,积极发展草产业,拓展农牧民

15

增收渠道。

(五)南方山地丘陵地区

包括重庆、湖北、贵州、湖南、江西全部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东部、云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浙江中南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该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光、热、水、气条件优越,森林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是我国重要的集体林区和商品林基地。草资源丰富,牧草生长期长,产草量高。目前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垦草问题突出。局部地区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建设重点:在强化公益林保护,提高公益林综合效能的同时,积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强低产林改造,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提高林地生产力,稳步推进各类商品林基地建设。继续推进杉木、松类等用材林和竹林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樟树、楠木、桦木、花榈木、银杏、红豆杉等珍贵树种,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林,积极发展厚朴、杜仲、黄柏、板栗、锥栗、山核桃、核桃、香榧、柑橘、李子等特色经济林。积极营造麻疯树、光皮树、油桐、无患子、山苍子等生物质能源林。合理布局木荷等森林防火树种。江河两岸、湖库周围及石漠化严重地区以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为主,在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同时,实施岩溶地区石漠草地植被恢复工程和草地开发利用工程,合理开发林果和草地资源,发展草地农业和畜牧业,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16

恢复林草植被,构筑长江、珠江中上游生态屏障。

(六)东南沿海及热带地区

包括福建东南部、广东大部、海南及南海诸岛、广西南部、云南思茅以南热带地区。该区属典型的热带、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季雨林区。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十分适合林木生长。

建设重点:建设和完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条件适宜区域恢复红树林,构筑以防护林为主体的东部沿海绿色生态屏障。加强森林抚育经营,优化森林结构,大力发展降香黄檀、紫檀、青檀、格木等红木类及柚木、桂花、红椎、土沉香、铁力木、西南桦等常绿阔叶珍贵树种。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桉树、相思等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稳步建设龙眼、荔枝、芒果、澳洲坚果、腰果、开心果等热带优质林果基地。

(七)西南高山峡谷地区

包括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地区。该区山高谷深,是我国和东南亚几条主要江河的上游区和交汇带。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天然林多、人工林少,大面积原始林主要集中于此。

建设重点:保护和发展原生植被,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在江河两岸、湖库周围、高山陡坡、干热河谷地带,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立地条件适宜区域积极培育云杉、冷杉、红豆

17

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 - 图文 

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与水源涵养地,也是我国东北粮仓的天然“保护伞”。森林植被以天然林为主,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林分质量较差。建设重点: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积极营造公益林,大力发展农田防护林,优化森林结构,构筑东北森林生态屏障。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等商品林,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积极培育水曲柳、胡桃秋、黄菠萝、椴树、栎类、红松等珍贵树种,发展工业原料林、能源林、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lflx3z7sj3j4le875l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