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公共自行车项目推广的政府责任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公共自行车项目推广的政府责任分析

作者:张美凡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7年第01期

[摘 要] 在追求绿色环保的大形势下,公共自行车项目存在的优势使其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政府在推广公共自行车的过程中需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公共自行车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明确自身责任,积极主动承担政府作为推广者、引导者等角色,完善相关政策和基础措施,促进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良好运作可持续。 [关键词] 公共自行车项目;政府责任;准公共产品

[中图分类号] N9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069-05

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的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交通拥挤现象。能源紧张,大气污染,雾霾不断,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威及人们健康。为此,人们要求改善现行交通的弊端,追求低碳、环保、节能、方便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无污染、低能耗的自行车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顺应时代催生和发展了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是为公众服务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服务性,公共性,非盈利性和非排他性。在面对异军突起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时,政府应该主动承担其责任和义务,使城市交通体系良好运行。由于该服务数量庞大、复杂,目前我国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依靠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的模式来运行。随着我国公共自行车项目发展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和责任也越来越大。政府需要明确其在公共自行车项目中的角色以便更好的服务公众。 一、公共自行车的性质

(一)从公共产品到准公共产品的发展

人们对公共性问题的讨论促使了人们对公共产品的研究。1739年,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这方面最早做出了贡献。他在《人性论》中,用“草地排水”和“搭便车”的故事努力说明只有政府才能使人们遵守法则,维护公共利益。1954年,保罗·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书中假设经济中只有私人消费产品和公共消费产品两类。他不仅将公共产品的定义为“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减少的产品”并被沿用至今,而且也是从现代经济学角度研究公共产品的起点。[1]保罗·萨缪尔森使公共产品理论走向科学化的同时也引发激烈的争论,人们怀疑现实是否真有这样的产品。1965 年,詹姆斯·布坎南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第一次用模型研究自愿俱乐部效率性质,对从纯公共产品到纯私人产品之间的连续体上的任意一点经济学上的商品,他将其定义为“俱乐部产品”。俱乐部产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依据拥挤程度的不同或许仅部分非竞争)。通常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而私人产品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即公共产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私人产品恰恰相反,是那些可以分割、可以供不同人消费,并且对他人没有外部收益或的物品。”[2]只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中的一个或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这些特性的公共产品,被称为准公共产品。现实生活中纯公共产品远少于准公共产品。而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主要解释了非公共产品的配置。 (二)公共自行車的性质——准公共产品

公共自行车的目的是倡导绿色出行,缓解交通压力,解决好公共交通“最后1公里”的问题,毋庸置疑,公共自行车具备一定公共性。但是,自行车也会竞争路权,解决公共交通“最后1公里”问题,不止这一种方法,而且自行车是完全市场商品,个人购买自行车的意愿肯定会受到公共自行车投入的影响。因此,公共自行车不能作为纯公共产品投入。

准公共产品范围非常广,处于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之间。其中有一种具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例如学校、公园、医院、公路等。在中国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划分中,社会服务业中的公共设施服务业包括了城市公共交通,而城市公共交通容纳了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等多种方式,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带有公益性。由此可知公共自行车是一种将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具备的准公共产品。

公共自行车具有排他性。首先,租借自行车前必须要办租借卡,其次,租借时间超出一定的范围必须要缴纳一定的租借费,供给成本从中得到一定的补偿;不同的交通工具由于成本不同需要区别定价,所以价格不同的公交车、地铁、公共自行车是价格排他的公共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2]

公共自行车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在公共自行车供给有保障时,市民可以同时享用该服务;当价格不变,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并不会受消费者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影响,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

二、政府鼓励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原因 (一)现实的需要

1.缓解交通压力的迫切需要。据统计,截至2014年11月27日,我国的民用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54亿辆,已位居世界第二。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王富昌曾指出,预估中国汽车保有量到2020年有可能突破2亿辆。城市化水平提高,机动车数量膨胀致使城市交通体系压力巨大的问题将更加突出。现行的交通系统已经不能承受与日俱增的汽车流量。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恶化,尤其是在上下班的时段,更是出现交通拥堵的高峰期。交通拥堵会增加废气的排放和能源的损耗,而自行车可以减少短途开车的需要和不必要的私人汽车出行,从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流通率,缓解交通压力。

2.改善大气污染的需要。大气污染,雾霾严重,环境问题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2014年11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指出,2013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4570.9万吨。其中,一氧化碳3439.7万吨,氮氧化物640.6万吨,碳氢化合物431.2万吨,颗粒物59.4万吨。[3]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是汽车,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机动车排放量的84.7%、91.9%、80.9%、95.5%。其中,汽车排放2912.1万吨,占84.7%;低速汽车排放14.5万吨,占0.4%;摩托车排放513.1万吨,占14.9%。由于碳排放的增加,全球变暖的趋势愈加严重。我国环境保护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成为从1961年以来的第四个暖年,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高0.6℃ (二)公共自行车的优势

1.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汽车虽让人们出行更加舒适便捷,但它排放的尾气也使污染更加严重。这已成为每个城市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交通工具以其污染少、耗能低的优点备受人们欢迎。作为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能有效节省能耗,减少碳排放,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具有短途出行的优势。自行车交通是辅助城市公共交通一种形式。短距离出行时,自行车一般具有绝对优势,能实现门到门的服务,节省费用和时间。比如,现在的新建小区大部分采用人车分流形式,车辆直接停进地下车库,自行车却可以自由进出小区。同时,公共自行车有其停放点和防盗措施,使用公共自行车就解决了人们的私人自行车无处安放、易丢失等问题。

3.可以服务景区、公园和校园。在景区和公园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解决了私人自行车不能随身携带而带来的问题,为想要观光、健身的游客和休闲者服务。当校园占地面积过大时,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设立很好的服务了没有自行车的大学生,解决了他们出行浪费时间的问题。市民或游客使用公共自行车可在服务网点任意借车和还车,手续方便、快捷。 4.利于形成公交接驳换乘的综合公共交通运输体。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以应对城市扩张、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气候异常等为出发点,确定了减少小汽车使用、提高公交和自行车分担率的目标。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主要解决市民中长距离出行需求,公共自行车主要解决市民短距离出行需求。自行车与其他交通工具合作,做到“公交+自行车”的联合运输,实现二者的无缝衔接和优势互补模式,真正做到了“门到门”的服务,减少了人们对于私人汽车的依赖。因此,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利于提高公交出行率,实现多层次一体化公交接驳换乘的公交运输体系。 三、公共自行车项目中的政府责任 (一)政府的职责

公共自行车项目推广的政府责任分析

公共自行车项目推广的政府责任分析作者:张美凡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在追求绿色环保的大形势下,公共自行车项目存在的优势使其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政府在推广公共自行车的过程中需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公共自行车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明确自身责任,积极主动承担政府作为推广者、引导者等角色,完善相关政策和基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kjkl514il7l7tx29ybm0wacw0f2i000ga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