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二中八年级(上)期末
生物试卷
副标题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脆甜的冬枣肉、香香的西瓜籽、营养丰富的花生仁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 )
A. 受精卵、子房壁、胚珠
C. 子房壁、胚珠、受精卵 B. 胚珠、受精卵、子房壁 D. 子房壁、受精卵、胚珠
2. 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B. 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C. 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③ D. 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
3. 梅、兰、竹、菊,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
兰花--象征淡泊的品质;竹--象征刚正不阿的性格,;菊花--象征隐士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 B. “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是因为竹子没有形成层 C. 梅与菊属于双子叶植物,兰与竹属于单子叶植物 D. 花团锦簇的菊花是由许多小花构成的花序
4. 甘薯用途广泛,浑身上下都是宝,其单位面积生长时间内的产量较高,甘薯是许多
地区生产燃料酒精的主要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甘薯的生殖方式一般为无性生殖,植株淀粉含量丰富的器官是根 B. 在利用淀粉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先后用到霉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 C. 甘薯可食用,其成分在人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的最初场所是口腔 D. 烤地瓜香甜可口,地瓜中的淀粉来自根细胞利用无机物合成的
5. 如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第1页,共34页
A. 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 Ⅲ是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 B. 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D. Ⅳ是完全变态发育
6. 图表示新生命的孕育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卵细胞是在①中产生的
B. 精子在②中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C. 胎儿的性别,决定于怀孕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 D. 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7. 现有基因组成分别为TT、Tt、tt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乙的带芽枝条嫁
接到甲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种子种植后的桃树的基因组成 是( ) A. Tt或tt B. 有TT、Tt、tt三种 C. 只有Tt D. 有Tt和tt两种 8. 下面是同学们学习了《生命起源与进化》后总结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
A. 某些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和蕨类植物
B.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C. 研究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推断生物进化的历程 D. 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9. 一颗杨树能不断向上生长,向下生长,和向四周生长依赖于各结构中的分生组织,
分别是( )
①芽原基 ②叶原基 ③分生区 ④生长点 ⑤形成层 ⑥伸长区.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④③⑤ 10. 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第2页,共34页
A. ①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B. ①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C. ③通常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D. 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
11.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女儿的一对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B.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C. 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 D. 性别决定只与性染色体有关,与基因无关
12.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求,在育种,医药等方面应用广泛,下列依据该原理育种
的是( )
A. 袁隆平运用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高产和高耐盐碱海水稻 B. 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C. 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辣椒 D.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进口名贵兰花
13. 下列技术或生命活动中,一般不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的是( )
①“肉土豆”的培育 ②克隆羊的诞生 ③转基因技术
④扦插技术 ⑤“脱毒土豆”的培育 ⑥动物或植物的杂交技术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14. 在用酵母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盆中
检测出三种化合物,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依次代表( )
A.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B.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D.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15. 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蛇和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则这只鹰从这只兔中获得较多能量和B. 若一只鹰捕食一只兔,
物质
C. 在草→鼠→鹰中重金属含量及进化地位最高的是鹰
D. 在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草向鼠传递了草10%-20%的能量 16.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
出来。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第3页,共34页
A. 甲图可用来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B. 乙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图,bc段肺内气压上升,膈顶下降
C. 丙图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
减弱
D. 丁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草、鼠、狐三种生物间的关系,A表示草、B表示鼠
17. 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
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图①:丙→甲→乙→丁 C. 图③:丁→甲→乙→丙 B. 图②:丙→乙→甲→丁
D. 图④:戊→乙→丙→甲→丁
18. 下列对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酒和葡萄酒制作过程都要经过霉菌的糖化和酵母菌的发酵等阶段 B. 制作白酒和葡萄酒等用到的“菌”和香菇一样都是营腐生生活
C. 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盖,并加水密封的唯一原因是为了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D. 制作酸奶过程的实质是乳酸菌在适宜条件下将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
19. 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致使一些致病细菌具有广泛的耐药性,甚至出现了无药
可治的“超级细菌“。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抗生素使具有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 B. 耐药细菌的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的强 C. 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D.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诱导产生了耐药细菌
20. 深圳国家基因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基因库,于2016年9月23日在深圳大鹏湾畔
揭幕,宣告正式运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 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完全相同 D. 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1. 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过程中,能正确反映胚干重变化的是( )
第4页,共34页
A. B. C. D. 22. 在一位健康男性体内,一个精子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一个白细胞、一个血小板、
一个神经元细胞,这五个细胞中最多含有几条Y染色体(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23. 植物园里的几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蕨类植物桫椤感染了植物病毒,为了培育出大
量无病毒的桫椤植株,你认为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用带毒植株的种子培养后代
B. 用带毒植株无明显症状的枝条扦插
C. 用带毒植株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D. 用带毒植株的叶经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24. 玉米是一年生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一直都被
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有关玉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玉米中含有人体所需多种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 玉米属于雌雄同株异花传粉
C. 从严格意义上讲,一粒玉米粒就是一个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来
D. 玉米有普通玉米、水果玉米等品种,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存在差异
25. 科学家的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是
十分必要的,以下属于事实的是( ) A. 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B. 鸟类和哺乳类与爬行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C. 原始大气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D. 太空椒是通过诱发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6. 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
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1)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科研人员将某种控制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转移入马铃薯的细胞内,马铃薯出现富含牛肉蛋白质的特性,极大增加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培育上述马铃薯所用的核心生物技术是______。
(2)与传统主食小麦、水稻、玉米不同,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其______器官。 (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马铃薯发芽的条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马铃薯发芽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 你的假设:______。 制定计划:
①选取一个健壮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且都带芽的两块。然后取两个较大的相同型号的培养瓶,编号为甲、乙,并装入适量的沙质土壤,仅留少许空间。 ②将切好的两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入甲、乙两培养瓶的沙质土壤中,浇上适量的清水,然后拧紧甲瓶的瓶盖,乙瓶瓶口______。
第5页,共34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