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00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再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摘 要:高职教育把高素质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

正确理解这一目标事关重要,“高素质”应该包含 “静态水平”和“动态过程”两个方面的要求,强调“高素质”就是好习惯;“技能型”、“高端技能型”是从广义角度提出的要求,包括“技术”和“能力”两层涵义,“高端”只是技能层级的一种划分。全面理解技术和能力的关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素质;技能型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文件进一步明确地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规定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10年8月,国家颁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纲要深刻指出,教育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发,期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落实纲要精神,抓住“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核心问题?特别是针对国家教育部最近把高职培养目标

首次表述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情况下,如何准确理解原来所讲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现在新提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事关能否真正“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办学目的的大问题。而且只有先行解决这一问题,也才能进一步解决好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问题。

首先,笔者认为,现在所提“高端技能型人才”之前没有了原来的“高素质”作定语,并非不要了“高素质”的要求,而只是对“技能型”的重新定位和更加确切的表述。对于人才培养不能只有技能要求而没有素质要求,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为便于分析,以下特从“高素质”和“技能型、高端技能型”两个方面进行。

一、关于“高素质”人才涵义的理解

从国家原有有关文件中我们能够看出,国家对中职以上的各类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有要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从操作意义上讲,这种不分人才培养层级的同一要求是不科学的,“素质”目标作为一种软指标本身就不好考量,再把高、中、低端人才培养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更增加了基层院校具体实施时的困难和茫然。有待国家能尽快考虑重新给予定义。众所周知,中、高职、本科其学生年龄、生活阅历、学习年限、开设课程、教学要求,以及原有素质基础均大不相同,却都要达到培养成为共同的“高素质”这一目的,在国家没有做出明确分层要求和科学表述之前,这个“高素质”应该怎样认识?

我觉得,经过几年的学校生活,不同级别学校的学生在其毕业时所获得的“素质”不可能是相同的,而且所谓“高素质”也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此表述应该是一个静态的即时水平要求,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求。

从静态水平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素质是由多个不同种类的品质构成,所以本要求在于,构成学生素质的这些品质经过学校教育和学生自己的行为训练都必须具备,最重要的是不能存在缺项,这是从全面性角度提出的保底性的起码规定,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牢固而稳定的基础性素质,从而创

造一个起点,一个为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向更高水平进发的起点。凡是能够站上这一起点的,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有素质”的人。

从动态过程的角度来看,在给予学生全面的基础性素质的前提下,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文化课程学习和文化氛围熏陶,结合专业学习和实际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及各种课外和社会活动(如志愿者活动与义工服务)的开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计划的指导下,逐学期、逐学年有所提高,并不断得到固化,从而让学生在校的几年中始终行进在素质提升的台阶上。凡是能够行进在这一台阶上的,我们称其为正在走向“高素质”的人。

那么,一个成长中的学生,其完整的素质结构到底应该包括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其结构可以用四种品质,三类行为,两大要素,一个“习惯”来概括。

1.关于四种品质

我认为,一个人起码应该是既能做人,又会干事,品德良好,身心健康的人。所以,其最基本的素质应该包括文化、道德、能力、健康等四个方面的品质。

文化为基。因为“文化决定人们的心智,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甚至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1]所以接受文化教育就成了学生获得做人的各类教养从而成长为人的必由之路和必要前提。由此可见,没有经过文化教育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有素质的人。正因为这样,有文化和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就成了人从较低素质向较高素质进步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一个人的文化涵养状况自然就成了他全部素质获得与提升的基础。“崇文”让人成长为人,成为有人性的人,成为与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人,成为会做事的人和能把事做好的人,成为有益于他人的人。

德育为先。“道德品质不单是个人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人的品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核心,一个人如果树立了道德价值标准,那么他就会在表现自己积极性的全部行动中遵守总的方针”。[2]所以,品德在一个人的素质结构中居于中心地位,而且是凝聚全部素质各构成部分的结合剂,是指导一个人构建与提升自己素质的航标,是照亮一个人展示自己素质的火炬,是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高低的尺度。一个有素质的人,一定是

一位非常重视道德修养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才有可能成为高素质的人。努力提高道德认识,积极陶冶道德情感,刻苦锻炼道德意志,逐步确立道德信念,高度重视道德行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素质具备丰满的灵魂。“尚德”让人成为好人,成为善良的人,成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成为可以不断获得幸福的人。

能力为重。就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职业能力说到底是其最为关键的东西。一个人欲予立命,必先安身。就业在一定意义上说,不仅事关学生毕业后能否开始正常的职业生活,更事关学生能否有尊严的生活的大问题。所以,能力在这里便成了学生昂首走向社会,顺利进入职场,及时找到岗位的金色门票。有人说证书是敲门砖,影响进与出,能力是地板砖,决定你能否一路平坦大道走下去。还有人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接受了职业教育却不能就业,那不仅是职业院校的尴尬,更是职业教育的难堪。而要消解这种尴尬与难堪,很好的办法就是,其一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在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中去学习知识,“只有当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时,他们才能把知识化为修养,注入信念,铸进人格,同时也才能真正逐步形成改造生活的社会的能力”。[3]其二要着力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方面下大工夫。“重能”让人成为能干事的人,成为能自立并立业的人,成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并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健康为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心理是人之为正常人的前提,“良好的健康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4]没有什么比人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东西了。一种教育如果它不能给学生以健康与快乐,那它决不是好教育。我们的学校一定要确立学生健康第一的观点。学校通过高度重视健康教育,通过系统的健康课程的实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心强体健、充满朝气的人,成为开心生活、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人。

2.关于三类行为

一个人的素质其构成品质的培育和习得必须有跟这些教养相配套的行为来做保障,而人完整的行为则应该包括学业、职业行为,社会公共行为

和家庭私人行为等三类。当我们的教育在给了学生一系列品质教育的同时,不能不注重学生行为的训练。行为在这里的意义至少有两方面,一是让学生获得上述品质成为可能,离开了“实践”、“做”和“身体力行”,不论是文化想要濡就涵养、品德试图进到修养,还是能力愿望得以培养、健康期待变成素养都是不可能的事;二是这些品质也只有在行为下才能得到固化,方可不断提升。

3.关于两大要素

人的素质中其所包含的四方面品质,融合起来就是人的内在品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品;而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以及实践活动就是人的外在表现,即所谓的行为。“品”与“行”两个方面构成人的现实的素质的两大要素。就一个人而言,其真正的素质是需要人的内在品性作为基础和指导的,更需要人的外在“行为”来实现和表现的。所以人的现实的素质总是“品”与“行”两大要素的统一。

4.关于一个习惯

人的素质说到底就是“一个人的先天禀赋特征与在后天教育及环境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心理品质、文化涵养与行为习惯的总和”,是“人的各种能量和潜力,以及人身心和思想之中具有的能够长期发挥作用并会通过行为稳定表现的综合性的基本品格和倾向”。[5]所以,说一个有素质,其实就是指这个人有比较完整的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罢了。所以素质教育的过程说简单了,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

当然,一个表现出高素质的人,甚至是高尚或伟大的人,那他一定会有高度的文化自觉、高尚的道德修养、高超的职业能力、高端的身心健康,高强的生命张力。这样的人必然会在特殊场合有特殊的表现。如在紧要关头时的镇定自若,在复杂迷局中的明察秋毫,在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在高压之下的举重若轻,在生死考验时的正气凛然,在左右为难时的果断抉择等等。这样的人往往都是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理实结合、学做融会的杰出人物,以他们为榜样,就会指引我们行进在通往“高素质”的大道之上。

那么又应该如何去开展这种“高素质”的教育呢?

其教育的开展可以用“全面的品质教育,完整的行为训练,有效的学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003

再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摘要:高职教育把高素质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正确理解这一目标事关重要,“高素质”应该包含“静态水平”和“动态过程”两个方面的要求,强调“高素质”就是好习惯;“技能型”、“高端技能型”是从广义角度提出的要求,包括“技术”和“能力”两层涵义,“高端”只是技能层级的一种划分。全面理解技术和能力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iy499cwu025ui718i0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