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数学:1.2.3《循环语句》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案例:1.2.3 循环语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特征,掌握循环语句的具体

应用;

(2)利用循环语句表达结局具体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2.过程与方法:借助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借助Scilab语言中的循环语句来设计程序,进一步

体会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用基本算法语句描

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的作用及应用,增进对算法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for 语句与while语句的结构与含义,并会应用

2.难点:应用两种循环语句将具体问题程序化,搞清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由实际问题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复习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的问题: 学生思考引入 1.期末考试后,我们要求求出全班60名同学的回答 数学成绩的总分,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某单位在1000名职工中寻找年龄最小的人参加某项活动,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筛选? 问题1:逐个相加计算得到总分; 问题2:逐个鉴别分析,得到最小值; 概念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有怎样的形成 共同特点?应选用何种结构来实现 共同特点:有规律的重复计算,或者在程序中需要对某些语句进行重复的执行,即对不同的运算对象进行若干次的相同的运算或处理 选用结构方式:循环结构 Scilab程序语言中提供两种循环语句:for循环和while循环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教师予以提示,协助梳理、 点拨指导

- 1 -

概念I 、for循环语句 深化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例1.求1+2+3+?+1000=? (教材P27) 分析:算法思想:可以采用重复计算,而且数字1、2、3、?、1000是有规律的一列数,逐渐循环递增,每次增幅为1 解答:用for循环语句来实现计算 S=0 for i=1:1:1000 S=S+i; end 步骤:这个程序一共四步: 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变量S表示和,并赋给初值0。 第二步开始进入for循环语句,首先设i为循环变量,分别设定其初值、步长、终值。这里初值为1,步长为1(步长是指循环变量i 每次增加的值。步长为1,可以省略不写,若为其他值,则不可省略),终值为1000。 第三步为循环表达式(循环体)。 第四步用“end”控制结束一次循环,开始一次新的循环。 循环体认识:第三步循环表达式“S=S+i”的理解:i=1 S=S+i 是 S=S+1,并把0+1赋值给S,第一次循环结束S为1,此时S记录了第一个数的值,遇到“end”开始第二次循环; i=2 S=S+i 是 S=S+2,并把1+2赋值给S,第二次循环结束S为1+2=3,此时S记录了前两个数的和,遇到“end”开始第三次循环; i=3 S=S+i 是 S=S+3,并把(1+2)+3赋值给S,第三次循环结束S为1+2+3=6,此时S记录的是前三个数的和,遇到“end”开始第四次循环;? 结果输出:把上述程序存到一个文件(“C:/gao/instum.sci”),点击菜单中的“Load into Scilab”就会在Scilab中执行你写的程序: (教材P28——P29)相关内容 总结:for循环语句的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步长;终值 循环体 end 课堂练习:教材P31 练习A 1 II、while循环语句

学生探讨思考,算法思想渗透,教师归纳整理,给出语句结构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猜想,思考、观察、归纳,教师诱导、点评 使学生在具体实例中掌握算法思想、细化 通过步骤分析、归纳、整理、使学生再次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由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 2 -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个例子: 例2 求平方值小于1000的最大整数 分析:算法思想、正数范围、逐个比较,若小于1000,循环继续;若大于等于1000,结束循环,输出结果。 while 语句格式 while 表达式 循环体 end 循环体认识:首先要求对表达式进行判断,如果表达式为真,则执行循环体部分,每次开始执行循环体前,都要判断表达式是否为真。这样重复执行,一直到表达式值为假时,就跳过循环体部分,结束循环。 解答:Scilab的格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 j=1; --> while j*j<1000,j=j+1; end --> j=j-1; --> j j= 31. 在输入完程序的第二行后,击Enter键,再在提示符下输入j,击Enter键后,输出最大的j值 步骤: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变量j表示数值,并赋给初值1; 第二步开始进入while循环语句 循环体:j*j<1000,j=j+1; 解释:j=1时,1*1=1<1000, j=1+1=2;遇到end开始第二次循环; j=2时,2*2=4<1000, j=2+1=3;遇到end开始第三次循环;? 第三步单击Enter键,再在提示符输入j,击Enter键,输出最大j值 课堂练习:教材P31 练习B 2 应用例3 教材P30 例题(略) 举例 课堂练习:练习:P31 A 2,3,4 B 3,4 通过学生思考、解答交流,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发现 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的相互纠错能力。使学生深入了

- 3 -

普遍性问题,应及时提到全体学生面前供大家讨论 归纳引导学生回归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数学思想方小结 法:(1)循环语句:for循环语句, while循环语句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深入理解算法思想的应用 (3)善于用算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 教材 P31 1-2 A 4 ; B 3

w.w.w.k.s.5.u.c.o.m

学生先自觉回忆本节收获并交流,教师板书,并加强归纳整理 解课堂内容。 通过师生合作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抓住本节的重点。

- 4 -

数学:1.2.3《循环语句》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3)

案例:1.2.3循环语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特征,掌握循环语句的具体应用;(2)利用循环语句表达结局具体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2.过程与方法:借助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借助Scilab语言中的循环语句来设计程序,进一步体会算法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ibne0osup2nsft0jg8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