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学龄前儿童问题的处理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亲师合作?

?

?

与老师保持联系:当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有攻击性行为时,家长有被告知的权利。老师要清楚的告知家长,孩子的行为及处理过程,老师和家长要彼此合作讨论出一个适当的、一致性的方法。

在联络簿上多写正面的话:在家长/老师联络簿上及时写下正面的叙述。多鼓励在家里有建设性的行为。

2.拒绝行为?

?

几乎所有学龄前孩童皆会表现出反对及拒絶行为,这种不服从且明显倔强的行为发生在18个月大至2岁之间,在3岁半达到高峰,且通常在5岁半至6岁前减缓。

否定意念应可定义为拒絶遵从他人的要求与帮助,拒绝行为的问题表现在言语上如:“不要,我不做”或“现在我才不做”,在肢体行动上的表现如:推开给予的东西或不发一语的盯着。

典型拒绝行为???

对大人或其它孩童给予的要求无响应。借着“不”的使用直接在言语上拒绝要求。间接的言语拒绝如:在下达不要摸东西的命令后,随即说“我要摸”。

介入拒绝行为的策略??

?????

1.根据孩童的注意程度下达命令2.避免突然打断孩童的活动3.给予改变的口头预警4.给予孩童选择5.下达指令

6.避免力量相对抗7.赞许合作行为

亲师合作?

?

沟通拒绝行为的正面影响:老师可帮助家长了解拒绝行为在孩童发展上的重要性,当孩童将拒绝行为做为宣告独立或达成能力的工具时,拒绝行为便可视为正向表达而非负向表达。

传递快乐:当孩童出现拒绝行为时,老师以如何忽视拒绝行为来做为家长的范本,而非告知家长孩童的拒絶行为,而且可向家长赞赏孩童在校的合作次数。反之,家长可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合作行为,以便老师在恰当的时机鼓励孩子,促进孩子的正向表达。

学龄前儿童问题的处理 - 图文

亲师合作???与老师保持联系:当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有攻击性行为时,家长有被告知的权利。老师要清楚的告知家长,孩子的行为及处理过程,老师和家长要彼此合作讨论出一个适当的、一致性的方法。在联络簿上多写正面的话:在家长/老师联络簿上及时写下正面的叙述。多鼓励在家里有建设性的行为。2.拒绝行为??几乎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ib3y5c6he20sz53254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