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带状疱疹诊疗规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临床症状】 1、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2、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诊断要点】

1. 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

2. 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经1-3天后,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米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内容透明澄清,互不融合。

3. 发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排列。常见于肋神

1

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粘膜。

4. 疼痛沿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放射。老年患者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病程约1-2周,愈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水疱破溃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 5. 少数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的有:

① 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疱。 ② 大疱型带状疱疹,可形成豌豆至樱桃大的水疱。 ③ 出血型带状疱疹,疱内容为血性。

④ 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发生坏疽,结成黑痂不易剥离,愈后留疤痕。

⑤ 播散型带状疱疹,在恶性肿瘤或年老体弱的患者,在局部发疹数日内,全身出现类似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性严重,可致死亡。 【鉴别诊断】

1. 接触性皮炎:本病有接触过敏物病史;常见于暴露部位或接触部位;皮损以红斑、水疱或大疱为主,边界清楚。

2. 单纯疱疹:多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皮损为一群针头到绿豆大小的水疱,一周左右痊愈,但易复发。 【入院标准】

1. 面部:带状疱疹有可能留下疤痕,故一定要及早治疗。若三叉神经的眼支干,可能造成角膜溃疡,导致视力受损。

2. 年老者:超过六十岁,带状疱疹会造成严重且持续数月的神经痛。神经痛是因神经纤维本身发炎而引起间歇性的刺痛。

3. 免疫不全者:例如癌症患者带状疱疹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包括引起肺炎及脑炎。 【治疗】 1.一般治疗

(1)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肥皂等刺激物洗涂患处。 (2)避免易致敏和刺激的食物,如鱼、虾、咖啡、酒类等。 (3)保持局部皮损清洁,对血疱、坏死结痂要清除,注意休息。 2.全身疗法

(1)给予止痛剂及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B12,消炎痛、双氯芬酸纳等。 (2)皮质类固醇激素,多用于老年早期患者,口服强的松,30mg/次,1次/天,可以减轻炎症,阻止对受累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和破坏作用,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形成,但应慎用,以免病毒扩散。

2

(3) 抗病毒药物,首先阿昔洛韦,口服200mg,每四小时一次;或者静滴,一次5~10mg/kg,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7~10日。肾功能不全者可用更昔洛韦或乏昔洛韦。 (4)继发感染者,配合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如克林霉素100ml,静脉滴注,1次/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3.局部外治,以干燥消炎为主,疱疹未破时外搽炉甘石洗剂,或甘草大黄霜;疱疹已破者,酌情以生理盐水湿敷等。

4.理疗,神灯照射可缓解疼痛,提高疗效。 【难点分析】

1、初期症状隐蔽,易误诊:因病毒侵犯神经节而导致炎症反应,病变主要集中

在皮肤上,初期症状较为隐蔽,不易察觉。发疹前可出现低热发烧、乏力等症状而被误诊为其他疾患,从而延误病情。

2、遗留严重神经痛:发疹前,发病期间会伴随剧烈神经痛症状,表现为皮肤区

域自发性刀割样、闪电样疼痛。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在皮疹消退后仍可出现后遗神经痛症状,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

3、诊治周期长,对患者身心影响大:传统单一诊治带状疱疹一般需2-4周,过程中难以避免其他因素诱发病情加重,或因带状疱疹诱发其他疾患。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 皮疹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 好转 皮疹大部分消退,自觉症状减轻。

无效 经治疗1周以上,皮疹及自觉症状均不见好转者。

3

带状疱疹诊疗规范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临床症状】1、典型表现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htht44lya7d82v9y99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