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箫》;编创与活动;聆听《青蛙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生随歌曲《音乐小屋》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师出示箫。若没有实物,可用图片代替)你认识它吗?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来补充。(箫,又名洞箫,吹奏乐器。这种单管竖吹的箫,早在汉代陶俑中已出现。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篴,所称箫者是排箫。唐宋时期的尺八、箫管和竖篴,则是明清时期以至现代箫的前身。为区别横吹之笛,明代将竖吹之篴称为箫。现代箫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上端边沿开吹口,管身中部开六个按音孔,前面五个后面一个,后面下方开出音孔两个,用以调音,其下开助音孔两个,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飘穗。不设膜孔。常见的箫有紫竹洞箫、九节箫和黑漆九节箫。紫竹洞箫,管身较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九节箫,管身上有九个节并刻各种图案或文字雕饰,有的在下端镶骨圈;黑漆九节箫,管身外涂黑漆。这两种九节箫,发音淳厚、音色优美,多用于地方戏曲伴奏。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善于表现乐句悠长、细腻、典雅的乐曲。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器乐合奏及越剧伴奏。琴箫合奏也是常见的演奏形式之一。) 2、网上下载一首箫独奏曲,请学生欣赏。

3、师:箫是人们极喜欢的乐器之一,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听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就叫《箫》

三、学唱歌曲《箫》

1、完整聆听歌曲、随着歌声轻轻拍手,感受节拍、旋律。 提示:歌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听教师范唱。

3、学生随CAI课件轻声哼唱。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在多媒体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唱歌。 6、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创编与活动:

1、看课本43页,随琴唱一唱所出示的唱名。 2、学生分组用这几个音来创编旋律。

a、各组的创编由教师一一弹奏出来,全体学生共同演唱。 b、请同学们为箫写一首小曲子,然后请各组来表演。 五、聆听《青蛙音乐会》

1、静静地聆听全曲。提示: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提示:说一说音乐有什么变化?请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简短地叙述你听到的音乐会。

3、再听音乐,跟着哼唱你喜欢的旋律,背唱一两句给同学听。提示:动脑筋想

16

一想用什么方法参与到青蛙音乐会中。启发学生自制乐器或用人声(学青蛙叫)加入到乐曲中,还要保持音乐的完整。 六、课堂小结

第八课《静静的》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表演本课歌(乐)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

2、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区别听到的音乐。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天鹅》、表演《小小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天鹅》

1、提问导入师:天上飞的有哪些动物?既可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动物又有哪些?谁愿意说说自己心中天鹅的形象?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道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欣赏天鹅、感受天鹅

2、初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并思考三个问题: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各种乐器表现的是什么形象?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

4、讲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188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5、复听乐曲,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放课件观赏绘画音乐《天鹅》。(我们来

17

看看美术大师是怎样理解刚才这首乐曲的)欣赏完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6、再次欣赏,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可随音乐做天鹅的动作,也可用颜色来表示,也可用线条来表现乐曲,还可以画一幅天鹅图。 三、学习歌曲《小小摇篮曲》:

1、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你能不能猜出这首歌曲应该在什么时候唱?(CAI播放歌曲)

2、学生回答后,教师紧接着问为什么是晚上唱的,这样的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3、让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歌曲。引导孩子们或轻轻拍手,或轻轻晃动身体,或闭上眼睛,用不同的方式来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音乐情绪。

4、老师来扮演妈妈,妈妈把这首歌曲唱给宝宝们听好吗?(师范唱) 5、随琴模唱旋律。

6、朗读歌词。提示学生有感情、轻声地朗读。进入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7、听琴填唱歌词,有感情地轻声演唱全曲。虽然是轻声演唱,但每个字词都要交待清楚,而且每一小节第一拍要有强的内在力量,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8、编创动作边唱边四、编创活动:

1、分组试奏自带的铁丝、纸盒、杯子等物品,引导学生分辨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清脆。 2、动脑筋想一想,敲哪几件物品可以为歌曲伴奏,小组讨论如何来为歌曲伴奏。 五、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表演《月光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1、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月亮河边的孩子》。歌曲里的月亮河真的是条河吗?月亮河边的孩子们在做什么?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击,是拍手、拍腿,还是拍手、拍腿、拍腿?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3、再听歌曲,让学生用碰钟、沙球伴奏,参与歌曲的表现。 三、表演《月光光》

1、师:月亮总是和静和美连在一起的。请同学们听听这首歌曲《月光光》。(多媒体播放歌曲)提示:这首歌曲是“静”的吗?为什么? 让学生分析,月光下原本是“静的”,但是人们夜晚纳凉,兴冲冲地夸赞家乡,而客观的“静”被打破了,夜晚变得热闹了。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好演唱的感情,理解“静静的”主题的不同含义。

2、听琴模唱,先听教师弹一遍,学生再轻声跟唱。 3、有感情地读歌词,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4、用听唱法很快学会歌曲。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8

四、编创活动:

1、分组选择好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各组分别上台演示,其他同学演唱歌曲,比一比哪一组的伴奏效果最好,师生共同进行简短的评价。五、音乐游戏:

1、教师轻唱mi sol la 三个音,学生要手指五线谱上迅速的找出来。 2、在游戏中加入re音,边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各音的位置,边随琴唱。 3、让学生按规律在线谱是加入fa si两个音。继续进行游戏。

4、边做柯尔文手势边随琴唱,比一比,谁唱的准,谁的手势准确、漂亮。 5、随老师轻唱《月光光》的歌谱。 五、课堂小结

第九课:飞呀飞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能演唱并准确唱出四个唱名的歌。 3、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形象、编创简单音乐旋律。 教学方法:音乐动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蜜蜂》;表演《小蜜蜂》;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猜个迷语,谁如果猜对了,老师就奖励他,大家有信心猜对吗? 2、学生回答:有。

3、教师谈话:不过老师的迷语可不一般,老师不用嘴巴说,老师要用音乐的方式来播放给大家,你们要认真听,听音乐中表现的是什么小动物。 三、聆听音乐《蜜蜂》

1、CAI播放《蜜蜂》、让学生初听音乐。

19

2、教师问:有猜出来的同学吗?

3、这些同学猜的非常正确。乐曲表现的正是一群小蜜蜂,在空中盘旋起伏,漫天飞舞的小蜜蜂。

4、那让我们再仔细聆听一遍乐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小蜜蜂在空中习翔的,同学们还可以跟着音乐像

小蜜蜂一样的习翔。(复听音乐) 四、表演《小蜜蜂》

1、对于小蜜蜂你还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蜜蜂》。 3、播放课件让学生完整聆听。

4、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楚,尤其在八分音符处的每个字都要交待清楚。还要注意全曲的速度统一,避免起速快,到八分音符处放慢速度。 5、歌曲学会后,引导小组内成员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再跟老师一起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不要求动作的统一) 五、相关文化链接

1、教师谈话:小蜜蜂多可爱呀,正如大家说的,它勤劳、善良、美丽是我们的好朋友。那像这样的小动物你还知道多少呢? 2、小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出示课件,播放3-5种常见的小益虫,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六、创编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是一个用唱名编创旋律的练习活动,拟定是为小蜜蜂的歌填写完整赋予实践活动。 2、分小组编创练习。

3、分小组唱一唱,看哪组编唱的流畅。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特别好,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小蜜蜂,还认识了很多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懂得了要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保护身边的小动物,相信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美的,最后让我们再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歌曲《小蜜蜂》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小乌鸦爱妈妈》;编创与活动;聆听《蝴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1、故事导入

一天,一只小乌鸦从远处飞来,落在开满野花的路边,它既不吵闹,也不玩耍,它要干什么呢?只见它叼起一只大虫子,急急忙忙向来的方向飞去。原来,

20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表演《箫》;编创与活动;聆听《青蛙音乐会》。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生随歌曲《音乐小屋》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二、导入新课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师出示箫。若没有实物,可用图片代替)你认识它吗?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来补充。(箫,又名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hjlm9aect8uhsm07rr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