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填空(带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的汽化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 高 (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 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 吸收 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 表面 进行;沸腾比蒸发 剧烈 ;

(4)蒸发可 吸热 :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 降低 温度;(2) 增大压强 (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 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 内 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 露 ;附在尘埃上形成 雾 ;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 霜 ;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 液化 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 液化 而成的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 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 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 质子 和核外带 负 电的电子组成;

-19

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 1.06×10 ;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 正 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 负 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 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 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转化 ;

八、电流:电荷的 定向 形成电流;电流方向: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 正 极流向 负 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 提供电能 (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 消耗电能 (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 断开 的电路;3、短路:用 导线 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通;

十二、串联和并联

1、把电路元件 依次 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6

各用电器 相互 影响;

2、把电路元件 并排 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 不会 影响;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要与电路图一致;3、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 电流强度 的物理量,符号 I ,单位是 安培 ,符号 A ,还有

6

毫安(mA)、微安(μA)1A= 1000 mA= 1×10 μA

A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 电流 表;符号○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 量程 、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 串 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 量程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 大 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3、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 量程 ;(2)明确 最小分度值 (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 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八年级下册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 电压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 电流 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 电源 ;二是电路是 通路 。

2、电压用字母 U 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 伏特 ,简称 伏 ,符号是 V 。

36

常用单位有千伏(KV)和毫伏(mV)。1KV = 10V=10m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220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 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2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36 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 并 联;B、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 正 接线柱流进, 负 接线柱流出。C、根据被测电路的电压选择适当的 量程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时,先用 大量程 试触)。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 量程 。B、看 分度值 (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 V;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5 V。)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部分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并联,总电压等于每个电源电压 。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E、评价交流(D和E可以合为得出结论)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各部分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相等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 相等 )。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导体 ,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绝缘体 ,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 半导体 ,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 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 欧姆 ,简称

6

欧 ,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 1000 KΩ= 1×10 Ω。

7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 温度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 零 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 超导体 。

5、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叫做 变阻器 。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6、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 接入电路里面电阻丝的长度 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 电流 ,进而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 电压 ,还起保护电路的作用。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控电路 串 联。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 反比 。公式为:I=U/R ,变形公式有:U= IR , R= U/I 。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 不变 的。

4、用电器 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正常工作 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 实际 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 实际 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 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 电流 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6、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R= R1+R2+?Rn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 大 ) 并联:1/R= 1/R1+1/R2+?Rn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 小) n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则R总= nr ;n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则R总= r/n 。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 的变形R=U/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 法。

2、电路图如右图:

3、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滑到 阻值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 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 暗 ,温度越 低 ,因此电阻会略 小 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 36 V,因为根据欧姆定律I=U/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 大 ,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 小 ,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 高压 带电体,不要接触 低压 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 放电 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 避雷针 ,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七、电能

1、电能可从 其他形式 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8

2、电能用 W 表示,常用单位是 千瓦时(kW·h),又叫“度”,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

6

是焦耳(J),简称焦。1kW?h= 3.6×10 J。

3、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几个重要参数:“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 20 A;“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25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 25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 电流做功 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 其他形式的能量 。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 焦耳 (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 八、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 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 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00 W 。电功率的定义为: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W/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 焦耳 (J),时间用 秒 (S);(2)、电功率用 千瓦 (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 小时 (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 一个小时 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UI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 额定 功率。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功率叫 实际 功率,电灯的亮度就取决于灯的 实际 功率。

2222

6、推导公式:P=UI= U/R = IR W=Pt= UIt =IRt= (U/R )t 九、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 正常 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十、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叫电流的 热效应 。利用电来加热的用电器叫电热器。

2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I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 电阻 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 小 。此

2

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I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 小 。所以电厂在输电时 升高 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十一、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I=P/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也就越 大 。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电器;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铅锑合金 (保险丝) ,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的。 十二、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平方 成正比,跟导体的 电阻 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

2

比。公式为:Q= IRt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Q=W,可用

22

电功公式算Q,即Q=W=Pt=UIt= IRt =( U/R)t。 十三、生活用电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 电能表 →总开关→ 保险丝 →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 火线 和 零线 ,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 验电笔 来判别。

9

如果 验电笔 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 并 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 串 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 大 ,熔点 高 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 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 短路 ;二是用电器 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 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 高压带电体 。

7、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 干 路上,保险丝应接在 火 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 火 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要接在 零 线上。 十四、串并联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流:I=I1=I2=??=In(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处处相等 ) 电压:U=U1+U2+??+Un(总电压等于 各部分电压之和 ) 电阻:R=R1+R2+??+Rn(总电阻等于 各电阻之和 )。如果n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则有R =nr

U1R1R1R2

分压作用: = 计算U1、U2可用:U1= U总 U2= U总

U2R2 R1+R2 R1+R2I11W1Q1P1U1R1

比例关系: = = = = =

I21W2Q2P2U2R2

2、并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流:I=I1+I2+??+In(干路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 )

电压:U=U1=U2=??=Un(总电压 等于各支路电压 ) 电阻:1/R=1/R1+1/R2+??+1/Rn(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则有R=r/n

I1R2R2R1

分流作用: = 计算I1、I2可用:I1=I总 I2=I总

I2R1 R1+R2 R1+R2

U11W1Q1P1I1R2

比例关系:电压: = = = = =

U21W2Q2P2I2R1

2

P实U实

3、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计算: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 2

P额U额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 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的灯泡如果接在110V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 25 W。 十五、磁场

1、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 磁极 ,磁体中间磁性最 强 。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 南 极(S),指向北方的叫 北极 极(N)。任一磁体都有 两个 磁极。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 排斥 ,异名磁极互相 吸引 。

3、磁化: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方式有:与磁体接触;与磁体摩擦;通电。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存,叫 硬 磁体(如钢);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叫 软 磁体(如软铁)。

4、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能使磁针 发生偏转 ,叫做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生 力 的作用。

5、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 静止 时 北极 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6、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磁场方便,我们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北 极出来,回到 南 极。

10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填空(带答案)

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f0v3725up8mqar1rxd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