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徽派园林特色的传承及异域结合范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徽派园林特色的传承及异域结合范文

园林是依据山、水等自然因素巧妙地布置建筑物、动、植物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景观格局。它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人们游览憩息的场所。徽派古园林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虽是一个支系,但它涵盖的范围却较广,既包括存在于古徽州土地上的园林,同时也包括存在于徽州地域之外、以徽州文化理念为指导、供客居他乡的徽州人及其他游客聚会或赏玩之用的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园林。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徽派园林范围与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南北园林大融合时期,徽派园林的演变势必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演变的何去何从成为当下解决徽派园林发展方向的关键点。传承与变化是变与不变之间的融合与较量,是继承和发展创新徽派园林风格的最佳方法。

1徽派园林风格的传承

徽派古园林始于南宋,当时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南迁至临安(即今杭州),徽州成了南宋的大后方。随着徽州与当时京城各种交往的日渐频繁,园林意识也渐渐从临安传入。所以徽派古园林在开始时有着较为明显的杭州园林的痕迹。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才逐渐显现出自己的特点,古老的徽州山清水秀,由传统民居聚集而成的徽派村镇或背山临水,或枕山倚水,或依山傍水,与周围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青山绿水,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整个古徽州地区就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1]。

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徽派园林本着“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以徽州文化内涵为基本内容,以徽州地理山水为背景,以徽州动植物和本土建材为建园素材,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调,以幽静怡人为目的,注重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统一。由于徽州地区山水迤逦,丘陵起伏,地少形狭,山高水长,这样的地理状况制约着徽州园林的范围、格局、体式。因此,靠山采形,傍水取势,顺其自然就成了其一大特色。其实质也就是师法自然,内得心源。有的园林坐落在庭院之中,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浑然一体。有的园林虽然建筑不多,但加上当地的松、竹、梅、石的点缀,犹如画龙点睛,无不彰显着徽派园林的风韵。这些优秀的徽派园林风格及其特点是应该传承和发扬的,而现代徽派园林风格不可能抛开历史文化遗产,而应该“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现代文明的洗礼,也带来了商业社会急功近利的恶习。徽州园林原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在逐渐地丧失。可喜的是,随着徽学研究的深入,徽州传统文化得到了世人更大的关注,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合理利用徽州传统文化资源和发扬徽派园林风格是一种历史使命。

2徽派园林的异域融合

由于徽派园林的地域性很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徽派园林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破地域空间的障碍,使其更加广泛地为人们认识和熟悉。在异地空间营造传统的徽派园林,达到让徽派园林在异域空间上生根发芽直至根深叶茂,就是徽派园林风格的传承和异域融合,传承的是徽派园林那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还有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在时间、空间、地域文化等不同的异域条件下,笔者要对徽派园林进行创新和嫁接,使其在文化和精神追求上能更好地与当地各种相异条件融合。

3“黄河情?江南郡”景观设计 3.1基址概况

基址位于郑州市黄河花园口风景区主入口左侧300m处,西邻黄河公路大桥、将军坝遗存等人文历史景观(铁犀牛、将军雕像),东接柳林氧吧区,全区环境质量很好,无污染。植被丰富,濒临黄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区内有一条浓缩黄河走势的起伏地形,与黄河形成“双龙并游”的景观风貌。区内地势高差虽不高,最高处2m左右,但形式丰富,把整个园区大致分成了两大块,一前一后,前开后隐,构成了良好的观格局。

3.2设计构思与手法 3.2.1构思

徽州地区山水秀美,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徽派建筑点缀在享有“山水画廊”之誉的天地间,在如此灵秀的山水间营造建筑,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运用与环境相融合随势造型的艺术手法使之错落有致、层次感强。优美寂静的环境、隐僻典雅的建筑,使徽州地区的景观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2]。由于项目区内自然条件与徽州地区相差甚远,人文条件截然不同以及区位和徽州地区相隔千里的情况下,如何寻找一种最适宜而又不落入俗套的设计方法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如何将徽派建筑风格及园林风格在黄河岸边进行嫁接,且恰当地融糅在本次规划设计当中,来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人与文化共享”,营造一个蕴涵黄河情节且融徽派园林风格于一身的黄河滩上之江南郡。

3.2.2手法

徽派园林大都是因地势而筑,顺乎形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以大自然为衣皈,布局精巧,依山傍水,背山面水。基于此,在此项目中,笔者对场地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挖掘场地本身特征密切结合基地环境,尊重场地地域特征是本规划设计的特色之一,再者运用古

典园林的艺术手法,提取徽派园林中的徽州元素,植入到黄河滩花园口的自然环境之中,形成一个独具特色和具有强烈唯一性的园林景观。而风景园林中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物质和精神层面上[3]。经过研究分析,项目中要传承的主要放在文化的传承和徽派园林“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设计思想上。本项目提到的异域融合主要指地域的变化,在异域上塑造与地域特征相符合的景观。

3.3总体布局及各景区设计特色

本设计是以黄河大景观为背景和依托的,结合景区内现有的景观,主题突出盆景特色为主。本案中的另一特点是尊重场地文化,完整保留场地原有地形,依据地形的游走形式,将整个区域分成3个分区:盆景园、会所服务区、园林艺术之家区(图1)。

3.3.1盆景园

盆景园在整个园区的东北角,紧临黄河,盆景园以粉墙黛瓦的镂空砖墙围合而成,形成了虚实结合亦幻亦真的园林空间。盆景园入口处以徽派景墙作为主体(俗称迎宾墙),墙上集绘画、书法等于一体,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镌刻其上,在白墙黛瓦的映衬下与黄河景观形成很好地呼应,自然景观和人化自然相得益彰。南(徽派园林)北景观的融合,已无时间、地域的界限,俨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虽有人做,宛自天开。入口空间的处理着重在表达一种别样的徽派园林写意之美,而且此处的处理方式与传统的江南园林入口空间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传统的南方园林的入口处多以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人视线。而本方案结合地域特征,利用一徽派景墙作为入口空间的界定,景墙前是一个稍大的广场空间,而景墙的作用相当于传统徽派建筑里的照壁,一是徽派元素的体现,二是起到界定空间的作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与前面不远的黄河景观形成互动,相互呼应。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徽派园林风格的传承与发展已经突破地域界限的信息,可以与黄河滩相得益彰(图2)。与入口空间不同的是,从入口广场进入院内却又是另外一种景象,院内通过植物的搭配,形成两条曲径通幽的园林小径穿行其中,庭院之中又以砖墙、拱形门洞及墙上长方形漏窗相隔,形成了感觉上的前园、中园与后园。如此处理,使得整个庭院处于一种“隔与不隔,界与未界”之间[1],给庭院增添了幽深之美。庭院中所置的石几、石鱼盆和假山、盆景与花卉,更是给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感觉。再加上徽派园林中常用的素材———松、竹、梅、石的点缀,犹如画龙点睛,意味悠长,无不彰显着徽派园林的风韵。

3.3.2会所服务区

在园区的西南象限营造约5000m2的会所,集娱乐休闲,住宿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粉墙黛

瓦的建筑风貌,鳞次栉比的马头墙,层次丰富的徽派建筑群给整个园区空间增添了浓厚的徽派园林风格气氛,使得徽派园林更好地转换嫁接在异域空间里。由几何形的点线面构成的内庭院,包含了中国式的狡黠。因为只有深入到庭院的内部,才会陡然惊讶,徽派庭院之深,不是普通的尺度所能衡量。因为在这样的庭院里,除了世俗的精明,还有儒家的伦理,还有那种把艺术的元素融汇到日常生活里去的那份情怀。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4-5]。然而在此会所建筑并非依葫芦画瓢似的摹写,依然是结合项目所处的时空环境,对建筑进行了变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很好地融合,在文化精神方面也有很好地融合。在以会所建筑为主的周边环境景观中,运用古典园林借景,写意的手法来凸显现代景观价值,用自然的手法营造人性化的场所。

3.3.3园林艺术之家区

该区以小的单体农家建筑为主,风格亦以徽派建筑最有特色的部分,并使其与现代居住空间的功能相结合。在整体规划的空间上采用小尺度,单层数、高密度的处理方式,营造出自由村落式的景观格局,体现出古村落自然生成的韵味。在建筑空间上传承徽派建筑独门独院的院落式布局,目的是为郑州市民和周边居民提供一个精巧玲珑,清幽典雅的度假休闲的场所。该园区自然位置优越,环境宜人,人们来此休闲娱乐皆可得到一举多得游览效果。在园区休闲的同时,黄河波澜壮阔的景观尽收眼底,而且各个单体建筑的庭院布局亦是独树一帜,不仅强调景观的视觉美,形式美,而且注重人们在此休闲时的可参与性。

4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日益风靡以及国际景观设计思潮趋于大同的背景下,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态的愿望更加急切。“黄河情?江南郡”的景观设计通过对场地记忆挖掘,对徽派园林的文化和“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人本思想的传承,在黄河滩上营造出功能多样、景观优美、徽文化特色明显的园林景观,达到了徽派园林在异域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融合,同时具有明显的生态意义。

徽派园林特色的传承及异域结合范文

徽派园林特色的传承及异域结合范文园林是依据山、水等自然因素巧妙地布置建筑物、动、植物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景观格局。它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人们游览憩息的场所。徽派古园林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虽是一个支系,但它涵盖的范围却较广,既包括存在于古徽州土地上的园林,同时也包括存在于徽州地域之外、以徽州文化理念为指导、供客居他乡的徽州人及其他游客聚会或赏玩之用的具有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c0nw4u5dc44p5c1brm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