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化学必修一优质教案(人教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11 -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讲]汤沸腾后,水蒸汽遇温度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那么这是一个什么过程,我们在化学中应怎么称呼?大家想一想蒸馏是不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果是,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 [过]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 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萃取 [板书](二) 蒸馏和萃取(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过]首先,让我们利用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制取蒸 馏水的实验来学习蒸馏的过程 [板书]1、蒸馏 [引入]我们引用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不是。因为自来水厂使用了消毒剂氯对水进行了消毒。使水中含有Cl 。我们可以利用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讲]有明显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呢?能否向上一堂课中使用化学方法,加入试剂反应除去? (不能。加入试剂后会引入新的杂质,达不到我们实验目的。要想得到―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纯净水。可以使用加热将水变为水蒸汽,然后再冷凝为纯净的液态蒸馏水。) [小结]实验室就是使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投] (1)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 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蒸馏 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 其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 (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 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胶管 [实验演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投](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 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 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溶液不可蒸干。 [讲]锥形瓶中的液体就是蒸馏水,我们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蒸馏水加入硝酸银溶液 [投影小结实验] - 12 -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实验1-3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 2、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如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总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 mL 液体,停止加热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 [思考] 1、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 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加硝酸银溶液于蒸馏水中,无沉淀 现象 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不溶解 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到100℃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蒸馏水 思考与讨论研究,强化蒸馏的操作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 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 (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 4、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出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 [投](4)蒸馏的使用范围: 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思考]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 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可以用汽油擦洗,这就是萃取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的一种分离方法,叫做萃取与分液。 [板书]2、萃取 [过]我们先来认识这个新的仪器:分液漏斗。 [展示仪器]分液漏斗的组成,分液漏斗的活塞、盖子同漏斗本身是配套的。使用漏斗前要检验漏斗是否漏水。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 [投](1)定义: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 13 -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讲解+实验演示]我们通过实验来解释萃取的定义,我们知道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碘水呈黄棕色。碘是溶质,水是溶剂。取10ml饱和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接着,按照萃取的定义,我们要用另一种溶剂加把溶质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这另外一种溶剂的选择要符合一些条件, [投](2)萃取剂的选择: 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讲解+实验演示]那么,我们根据这些条件可以选择了四氯化碳,由于碘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加入4ml就可以了,进行振荡。请大家注意振荡的操作: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注意放气怎么(强调放气的重要性)。振荡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讲解]静置后,大家发现漏斗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下层为紫红色,这一层为碘的四氯化碳的溶液。上层溶液颜色变淡了,证明碘水中的碘已经被萃取到四氯化碳中了,达到了碘和水分离的目的,这就是萃取。 [引导]大家想想,萃取后,如何分离?比如汤上面的油层是怎样弄走的? (勺子舀,吸管吸,。。。。。) [讲]我们试想一下,可不可以想办法使汤使下面流走,让油刚好留在容器中。容器下面有通道,汤从下面流走,在汤刚好流完时,关闭通道,这样汤和油不就分开了吗,这正好符合分液漏斗的结构。 [板书]3、分液 [讲解+实验演示]最后一步,就是把四氯化碳层和水层分开,这就是分液。 首先,打开盖子(塞子),为什么?(平衡大气压)将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漏斗下端口靠烧杯壁。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为什么?(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 [投影总结] (1)定义: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开的操作 [板书]萃取与分液的步骤: 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加入溶液,加入萃取剂,振荡 c.静置分层 d.分液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大家要掌握的是萃取剂的选择(三个条件),以及掌握萃取与分液的操作步骤。(四个步骤)

- 14 -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课题: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教 学 目 的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重 点 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授课班级 课 时 1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是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 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1、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2、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地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1、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难 点 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4.N、NA与n的关系: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的单位---摩尔(mole) 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 n,单位为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A,单位为mol-1,数值约为6.02*1023 mol-1 3、注意:使用mol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m112m1N? ?n A1=mCNAmC121 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离子)质量。 5、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2)、公式:M=m- 单位 g·mol1 n6、有关摩尔质量的相关计算 例1:24.5 g H2SO4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解:H2SO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M(H2SO4 )=98 g·mol1。 -n(H2SO4 )=m(H2SO4)24.5 g==0.25mol。答:略 -1M(H2SO4)98 g?mol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 引发学习兴[引言]我们在初中时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 15 -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趣,引出把微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板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讲]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其符号为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缺一不可,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符号mol ,简称摩。 [投]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长度 时间 质量 温度 发光强度 电流 物质的量 [板书] 一、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的单位---摩尔(mole) 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 n,单位为摩尔(mol)。 [过渡]从物质的量设立的目的上看,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这个集体的组成者是粒子,这种集体有大有小,也就是集体内的粒子数目有多有少。因此,物质的量是专门用于计算粒子数目的物理量。那么物质的是的1个单位即1mol表示的粒子数目是多少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5页上内容,理解物质的量在粒子数目上的大小关系 [问]1mol粒子的数目大约是多少? (约为6.02*1023个) [问]6.02*1023这个数值是以什么为依据得出的? (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依据得出来的) [问]C原子特指什么结构的碳原子? (C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是0.012kg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个 [讲]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也叫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他对6.02*1023这个数据的测得有着很大的贡献,故用他的名字来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以示纪念。 化学上,我们用NA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单位mol-1,它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其数值近似6.02*1023个等于。 [板书]2、阿伏加德罗常数: 12231212小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以便于方便生活,方便科学研究,方便相互交流 物理量的符号 l(L) t m T I(Iv) I n 单位名称及符号 米(m) 秒(s) 千克(kg) 开尔文(K) 坎德拉(cd) 安培(A) 摩尔(mol) 学生自学,师生一问一答,检验自学成果 进行化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6.02*1023个 2.408*1024 6.02*1023 A、 × 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高中化学必修一优质教案(人教版) - 图文

-11-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讲]汤沸腾后,水蒸汽遇温度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那么这是一个什么过程,我们在化学中应怎么称呼?大家想一想蒸馏是不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果是,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过]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萃取[板书](二)蒸馏和萃取(distillatio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9yu48lo979nplx1m54t1j03v4ivcy00aq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