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力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做到:

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尊纪守法,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验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1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地运用网络信息信息技术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研究方向

(1)矿山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

主要研究岩土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对围岩工程需现场监测与实验室近似模拟实验相结合,也包括计算机数值分析等研究,为工程施工及优化设计提供依据。1)在地下硬岩矿物开采、岩体地下结构稳定及参数研究方面,提出基于强度折减安全系数与稳定性预测的远程监测预报及治理技术。2)系统研究加卸荷条件下岩体的力学特性、变形及破坏

1

机理。3)基于卸荷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建立岩爆失稳问题的折迭突变模型,提出应力差强度比岩爆判据。 (2)矿山充填力学与地压控制

主要研究矿山充填理论、应用技术与地压控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1)工业废渣充填胶凝材料;(2)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理论与技术;(3)充填体与围岩共同作用理论;(4)大范围多水平开采的围岩稳定理论与控制技术;(5)地压稳定检测预报技术与实验研究。 3)岩土力学与海洋岩土工程

本方向既研究岩土力学基本理论与岩土材料力学特性,也研究具有海洋背景的岩土工程问题。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岩土塑性力学与土体本构模型:广义塑性力学的完善与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与土工试验结合,实现砂土虚拟数值试验,揭示砂土变形微观机理;颗粒物质力学与模拟土体本构特性的超塑性理论结合,土体变形细观机理与宏观本构特性描述的深入研究;海洋土力学与土体本构模型。2)海洋岩土工程:以海底石油与可燃冰的开采为背景,开展海洋能源土力学特性、海底滑坡的触发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的研究;以海岸和近海工程为背景,开展港口、海底隧道、海洋平台等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与流固耦合数值仿真。3)岩土力学数值方法:开展大型有限元软件(如ABAQUS、ANASYS、FLAC2D/2D等)与离散元软件(如PFC2D/3D等)的应用与二次开发研究。 (4)复杂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

复杂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是目前应用力学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本学科方向注重一般力学的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主要以含有摩擦、接触、碰撞等非光滑因素的复杂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该系统

2

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是步行机器人、车辆、机械及生物体运动等运动仿真与控制的关键理论难点。本方向开展的研究工作:(1)多体系统动力学;(2)基于现代数学方法的动力学与控制;(3)含间隙的机构动力学等等。 (5)材料结构强度分析

本研究方向以实际工程材料与结构为对象,以机械、土木、物理类及化学数学等专业为学科背景,开展材料及结构的宏观、细观力学行为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本方向开展的工作有:1)工程材料的断裂力学理论与实验分析,主要有非线性断裂及损伤模型分析,实验电镜观察,光电测试与数值计算程序(ANSYS,MatLab,ABAQUS等)的应用等。2)钢铁海水应力腐蚀及寿命的微观宏观机理研究,包括流体与固体的耦合问题分析,海水腐蚀与加载的实验宏观与微细观测,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等。3)先进材料,如纳米或生物材料、碳纤维、聚合物及钢纤维等,加固强韧化材料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有理论模型建立与加载观测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等。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2~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课程设置表)

五、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

1.研究生应在寒、暑假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可由院、系统一组织,也可由研究生独立进行。社会实践采用社会调查、义务在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服务、科技扶贫、社区服务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结束后应写出总结报

3

告,由学院评定成绩,交研究生处备案。

2.教学实践是面向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其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全日制研究生要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其工作量约折合讲课20课时。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助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本专科生课程论文、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不计学分。

3.工程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工程设计、生产工艺或工程管理有初步的锻炼。工程实践的时间应折合为2-3周。内容包括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设计实验装备、工程设计或工程类科研,成绩由教研室评定。社会实践所有研究生均需参加,教学实践和工程实践研究生可只参加其一。一般要求硕士论文偏于理论的研究生参加工程实践,而硕士论文偏于应用的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从而使研究生得到较全面的锻炼。上述环节共记1学分,但完不成者不能授予学位。 六、学术活动

规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至少听5次学术报告,包括研究生论文选题及答辩会,并至少作报告1次。研究生在写出选题报告前须在导师指导下阅读一定数量的资料,并提交一份书面文献综述材料。

七、论文工作安排(包括论文开题、论文中期检查及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为全面的基本训练及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文献阅读、课题调研、选题报告、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

1.论文的准备工作宜尽早开始。一般应在研究生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

4

选题范围;第三学期,研究生必须完成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其中书面报告的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发展动态、论文研究要求、研究方案、实验手段及时间安排等。由学院安排做口头报告和组织讨论,审核通过后,制定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明确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进度安排等。若在执行中有较大变动或调整,必须经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处备案。

2.论文工作期间,学院和教研室要会同导师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

3.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4.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1) 论文的基本观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或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 论文内容能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 论文工作应表明作者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见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5.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按《青岛理工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组织答辩,通过者送交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并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1.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导师应按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提交教研室(研究室)审查,经主管院长

5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力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做到: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尊纪守法,积极为社会主义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9qj40vtzp47le14lopx1jxus0hkxz00vu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