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天津市东堼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

学习课题 时间在流逝 学 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习 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 目 标 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重点 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 难点 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 大时钟一个,学生自带钟表(小组)。 一、引入: 1、带领阅读单元导语。 2、揭题:时间在流逝。(板书课题) 二、现在几点了: 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讨论估计的方 法。) 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4、要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 教 5、请看看钟表,现在几点了?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 学 过 三、1分钟有多长? 程 1、师出示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A、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师看时间。 B、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讨论下,然后拿出时 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 3、汇报交流体验方法和结果。 4、我们体验了 1 分钟有多长,那如果让我们估计 10 分钟持续的时间,或 者是1小时持续的时间,你打算用那些方法? 四、过去多少时间了? 1、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2、在学生估计后,师出示正确时间进行对照,让学生发现有时自己的估计居然这么不准确。 3、引导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4、讨论: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 5、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五、延伸: 1、完全依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呢? 2、完成作业本作业。 板书设计: 时间在流逝?? 体验: 一分钟有多长? 时间有快慢吗?

天津市东堼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

学习课题 太阳钟 学 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习 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目 标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重点 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难点 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 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一、引入: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 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 充分交流) 2、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用太阳来计时: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如:一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 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教 如: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阅读课本P52资料等等。 学 过 三、用光影来计时: 程 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 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 3、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 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 4、如有录象片段,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 5、讨论: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 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 7、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 8、师提供太阳钟套材,小组合作组装。 天津市东堼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

学习课题 用水测量时间 学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习 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目 标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重点 滴漏实验 难点 滴漏实验 教学准备 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一、引入: 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 二、古代的水钟: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4、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 么问题? 教 三、滴漏实验: 学 过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程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 多少时间?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四、延伸: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 板书设计: 用水测量时间 古代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 滴漏实验:流100毫升水需要( ), 推测:流10毫升水需要( ),流50毫升水需要( ),流300毫升水需要( )。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图文 

天津市东堼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学习课题时间在流逝学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习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目标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重点感受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9jth8yfaj0wk4t3w2i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